桑蕓婧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數學生活化的特點越來越明顯。數學教學來源于人類生活的實際需要。生活是教學的根基,但是,生活教育理論從盧梭、杜威、陶行知等教育家那里談論至今,始終未與具體的學科相結合,尤其是跟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數學。當前許多的數學教師對回歸生活的數學教學理論認識不足,很難與學生的數學學習相掛鉤。數學教學如果脫離學生的生活世界,就會阻礙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從回歸生活的數學教學的概念出發,描述了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現狀,據此提出回歸生活的數學教學的策略,追尋回歸生活的數學教學的發展,切實防止簡單移植的現象,談談如何更好地處理具體知識內容的學習與日常生活的聯系。
關鍵詞:數學思想;生活化;中小學數學教學
數學屬于一門基礎性的學科,產生于實際生產生活的需要,并隨著生產生活進一步的需要而發展,最終又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服務。在人類日常生活的角角落落、方方面面都有數學的應用,如銀行的存款貸款利息結算、買衣服打折、手機哪種付費方式比較劃算等等都需要具備一些基本的數學素質。因此,數學課程改革提出:中小學數學教學應該考慮學生現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設計一些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的教學情境,或給學生安排一些實際活動,讓學生從中獲得必需的數學知識,基本的數學方法,培養解決問題的基本技能。
一、中小學數學引入生活情境
數學對于中小學生而言本身是抽象難以理解的,教師的刻板教學往往更是枯燥無味,學生閱讀數學語言時,會覺得非常困難,無法理解背后隱藏的實際意義。所以,教師應當采取適當的方式通過生活化的語言表達數學。教師在講解新課時,可以盡量先脫離書本,用生活化的語言組織講解概念,如講到長方形的周長與面積單元時,只讓學生帶一些簡易的方形紙片摸一摸,量一量。這種做法雖然有助于知識的掌握,但只是處在稍淺的層次。實際教學中會發現學生對周長和面積的知識點很容易混淆,歸根結底還是小學生對周長和面積并沒有感性的認識,只是機械地記憶公式,所以在練習中如果將周長面積換個說法,許多學生便會無所適從。教學中我們應該將抽象的概念與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了解知識背景,經歷知識的發展過程,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來,運用已有的知識、方法、經驗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
二、擺脫“偽生活化”教學
生活化是一種教學手段,利用其輔助教學,可以使教師教得容易,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學得也容易,生活化是為教學服務的,一旦變成牽強跟風就會拖累教學,使數學教學形式化。數學教學要生活化又要不失嚴密性、邏輯性,這樣的教學才能煥發出生命活力。我們經常在一些公開課、匯報課可以看到為了設計出有新意的情境而費盡心思,生編硬造,沒有科學道理,有的甚至嚴重到會誤導學生。學生并不能從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怎么可能產生學習興趣。不是所有的內容都可以生活化,也沒必要每節課都創設現實生活情境,而應該看教學內容是否需要是否適合決定,基本原則是要對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有幫助。
三、改變傳統授課方式,建立新型課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假如學生對其感興趣,那么即使教師不進行講授,學生還是會自己對其進行研究,到時教師再加以指導,這樣不僅節省了教師的時間,也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能力,是新課程改革最終要實現的目的。例如低年級課程中“元角分”是一個知識難點,許多小學生不容易理解的原因就是生活中接觸錢的機會太少了,沒有錢的概念。那么學習本單元時可以讓學生先在父母的陪伴下逛逛超市菜場,獨自買東西付錢。或者在班級開展一次小活動,讓孩子們互相買賣一些學習用品,通過自己的生活實踐感受錢的意義和大小,增加了感性的認識,接下來老師在教這一單元時,學生會更有興趣更輕松地接受元角分的概念,同時老師可以鼓勵學生課后幫父母算賬、付錢等等,讓孩子體會到數學應用價值,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計算家里的茶幾、餐桌和電視機的面積,和父母超市購物時,可以計算一下所有費用或者所找零錢等等,這些事情都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通過不斷的思考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和創新意識,以便更加全面地發展自身。
數學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了基礎,直接影響著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所以,提高對數學教學的重視,在教學中應用生活情境教學,通過生活中的實例,可以引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易于接受,同時還能使學生領悟到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無所不用。回歸生活的數學教學,是在確立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在尊重數學學科的內在邏輯體系上,溝通起數學和生活、書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聯系,從而激發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興趣,進而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的事物,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生活中的問題的教學過程。
參考文獻:
[1]吳曉紅.什么是數學教育生活化[J].東北師大學報,2005(4).
[2]林燕娟.“生活化”數學教學的嘗試[J].江蘇教育,2004(1).
[3]張軍.從生活入手,構建生活化的數學課堂教學[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4).
[4]曹一鳴.數學教學中的“生活化”與“數學化”[J].中國教育學刊,2006(2).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