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銀珍
【摘要】財務管理是企業集團管理的核心,但是由于PPP模式涉及領域眾多,體系繁雜,相關的政策、規定散見于國務院及各部位規定的法規、部門規章及規范性文件之中,財務管理仍然面臨一系列的風險。本文基于PPP模式下,對財務風險進行了一些探討,并提出了一些管控措施,以期能夠為國內企業建設PPP模式下財務風險管控提供一些經驗和借鑒。
【關鍵詞】PPP模式;財務風險;管控措施
1 PPP模式概述
PPP模式中,政府與社會主體建立起一種共同體關系,從而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全程合作,旨在以特許經營權方式,將部分政府責任轉移給社會主體(企業),能減小社會主體的投資風險,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PPP模式具有融合、優勢互補的效應,能夠提升公共服務效率,增強經濟增長內生動力。
2 PPP模式下財務風險分析
PPP模式設計的初衷是以合理的代價將風險轉移給另一合作方,一般來說,由于風險因素的識別與掌控會隨著項目的推進和環境的變化而出現意外的變動,因此,風險分配不是完全固化的。這時候就需要參與方承擔風險能力和意愿以及相應的厲害關系,并給為了實現風險的再分配,需要通過談判來調整條款。從最終結果來看,其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風險:
2.1 國家政策變更風險
隨著全球經濟不斷地發展,市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對于經濟建設的相關政策來說,政府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而很大程度上,PPP模式下,在投資建設過程中,其與政府聯合投資項目類型勢必會受到政府相關政策的影響。而項目的預期投資收益,在一系列政策變動中也會產生一定的變化。目前,我國推出了全新的供給側改革政策,但在投資過程中,政府政策雖然能夠有效的考慮的這一方面因素,但是其變化是不可改變的,應盡量將對預期收益的影響降到最低。
2.2 不可抗力風險
在具體的PPP項目投資過程中嗎,不可抗力的風險非常嚴重,主要來自于自然災害、民眾的反抗以及國家政府方面的風險,更甚至于是致命的。可以說,在項目投資建設過程中,戰爭、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以及民眾、政府的一系列制約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否則會導致投資失敗,帶來投資建設方面的巨大失誤。
2.3 項目融資的財務風險
目前對于企業積極投身于PPP項目的投資建設來說,我國PPP模式投資項目是大勢所趨,處于大力推廣的階段。而為了獲得長期的、穩定的投資回報,技術實力強或資金雄厚的企業,需要加強對外投資。在投資項目管理過程中,這使得項目的發展不再具有財務可行性,可能存在項目管理失控的問題,導致投資項目失敗。
2.4 運營收益達不到預期風險
由于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在PPP項目運營過程中,極有可能存在很大的投資風險,導致投資項目不能達到預期效益。如:收益估算與實際相比存在很大的偏差。同時,同類投資項目的相繼出現,也不能達到預期收益目標,導致投資風險的出現,甚至還會導致投資收益為零,直接導致投資失敗等嚴重后果。
2.5 政府的信用風險
在PPP模式下,政府的信用問題是需要特備強調的,其是與政府共同投資的項目來行,因此在投資過程中,有時也會出現政府信用缺失的情況。如:在招商過程中,過于強調投資方的利好條件,但是卻不能有效兌現;不能按照合同條款履行相應的責任和義務;個別政府官員對工程建設項目,會利用其現有的權利進行一定的干預等等,都會影響項目建設的順利有序進行,導致政府信用風險的產生。
3 PPP模式下財務風險管控的有效措施
3.1 通過多元化的投資方式,盡量減少投資風險
首先,對于投資風險的控制來說,基于PPP模式下,要對投資風險進行有效的評價,充分考慮其投資的可行性,尤其是要科學、完善的評估項目的財務風險,確定是投資的可行性,使其符合一定的投資標準。其次,盡量有了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不同的行業中,盡量采取分散性投資的方式,全面實施多元化的投資方式,盡可能地實現各個行業全面開花。并且,為了減少風險,要與相關的保險機構實施強強合作,避免一些高風險的PPP投資項目失敗。另外,在PPP模式下的投資建設過程中,要實現與政府的聯合投資模式,盡可能與政府機構共同出資,選擇相對有實力的合作伙伴,從而有效的實現風險共擔模式,與之形成一定的利益一體化,從而減少投資風險。最后,為了通過科學的分析方法以及分析途徑,在進行PPP項目的投資建設之前,充分地考量和分析各種影響因素,并各方參與主體要共同協商相應問題與風險,共同面對,尤其要充分分析政府信用、國家政策和自然環境、環保等問題,將風險降到最低。
3.2 科學管理投入資金,做好PPP項目投入資金的預算管控工作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為了全面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要進一步強化投入資金的科學管理。在PPP項目的投資建設階段中,為了盡量減少由于工程工期問題而導致的資金浪費問題,需要有效的管理工程的施工進度。同時,還要科學有效的抓好經營以及管理工作,提高運營效率,盡快實現企業投入資金的回籠,盡最大努力提高項目收益。為了減少自己的浪費,要盡最大力度將資本的利用率提高到最高點,優化投入資金的資本結構。另外,在預算管控過程中,要進一步做好對于PPP項目投入資金的而預算管控工作,制定科學的資金投入規劃。并且為了實現資金投入的科學分配,對于借款以及債券等要進行科學的統籌與規劃,確保資金鏈條不出現任何突發問題,能夠正常允準,從而有效地提高投入資金的利用率。
3.3 建立并完善風險管控體系,將PPP項目的內控工作落到實處
首先,為了切實有效地確保項目內控機制的有效發揮,在PPP模式下,要將其內控工作落到實處,建立并完善PPP項目投資的風險管控體系。同時要從企業經濟收益的實際問題出發,樹立一定的風險管控意識,針對項目投資風險作出一定的科學判斷,全面分析PPP投資項目水平。另外,通過有效的系統控制,完善項目風險控制系統,將風險管理方法與企業的內部控制方法全面科學的結合在一起,從而避免影響企業投資收益的各種風險問題,建立起完善、科學、齊備的風險控制系統,確保PPP投資項目收益的最大化。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很大程度上,對于推進市政大工程以及公用工程來說,隨著我國城市現代化建設不斷地發展,PPP投資項目投資、建設和運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在投資過程中,需要充分可靠風險應對可能產生影響的各種因素,盡量降低風險的影響程度,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給予進一步改進與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