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貴明
摘要:我國中小民營企業雖規模小,但數量大,分布廣,經營活,增長快,是經濟發展的生力軍,就業的主渠道。但隨著經濟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和我國經濟下行壓力雙重影響下,所面臨的經濟形勢越來越復雜。
由于中小民營企業本身存在種種缺陷,特別是在財務管理方面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對正常運行和發展帶來了不良影響,阻礙自身的發展與壯大。
針對中小民營企業在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應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并加以解決,才能使其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有更好更快的發展。
關鍵詞:中小民營企業;財務管理;存在問題;解決對策
一、中小民營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
隨著國內宏觀經濟發展速度下行,經濟增長緩慢,而中小民營企業卻異軍突起,已經成為經濟增長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國家鼓勵中小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及以降低企業稅負目的稅收征收制度改革等措施,給持續低迷的宏觀經濟注入強勁的復蘇動力,推動了經濟繁榮、擴大了勞動就業,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但由于中小民營企業大都是自營或合伙經營,經營決策機制不完善,“家族式”管理痕跡重,因此經濟管理方式不太規范也不太科學。中小民營企業難以做大做強的主客觀原因很多,其中財務管理問題就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而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中小民營企業財務管理水平,能高質量地進行財務核算,使財務數據更加真實可靠;能及時發現生產經營管理中的弊端、漏洞和不足,避免日常經營管理的盲目性;還能為生產經營的預算、執行、決策等提供數據支撐,促進企業的平穩健康發展。
二、中小民營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融資困難,渠道狹窄,成本較高
中小民營企業目前籌資渠道主要包括自身積累、親友借貸、合伙集資等,總之籌集資金渠道單一,不靈活,籌集數額有限。當項目有大額流動資金需求時,中小民營企業就普遍面臨著融資難、擔保難等突出的問題。雖然近幾年來政府部門不斷利用宏觀調整來優化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但是就目前的現狀來看,中小企業依然很難從銀行獲得足夠的發展資金。從規避風險角度考慮,銀行是寧愿“錦上添花”卻不肯“雪中送炭”,不愿意支持經營規模小、資產抵押低、擔保不足的中小民營企業,而偏偏科技型、創新型和服務型的中小民營企業都是重技術,輕資產。同時也缺乏專門為民營企業貸款服務的金融中介機構,雖說互聯網融資平臺近年來發展迅速,但魚目混珠,負面新聞層出不窮,真假難辨。即使能成功融資的網絡平臺,融資額度少,期限短,實際使用成本卻很高。
流動資金的短缺導致企業發展出現瓶頸,嚴重制約了發展迅速的一批中小民營企業,甚至有部分因資金鏈斷裂已經消失在市場競爭大潮中。
(二)財務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財務管理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中小民營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很多中小民營企業根本沒有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也有的雖規章制度較全,但實際執行中形同虛設,因事而異,因人而異,沒有得到真正的貫徹執行。
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導致財務管理工作很被動,內部監督形同虛設,財務風險高。如債務債權沒有進行帳齡分析,壞帳風險大;費用支出缺乏計劃與監督,報銷手續不規范;印鑒、支票、發票和網銀密碼等管理不嚴格,遺失、被盜、舞弊等風險大;資產管理混亂,折舊提取、費用攤銷等隨意性大,不符合標準;收支記錄不全,報表數據不實等。
(三)缺乏專業人才,從業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中小民營企業管理模式多為“家族式”,財務基礎差,沒有人才優勢。很多沒有單獨設置財會部門,也有部分即使設置財會部門,也存在著職責不清、分工不明確等問題。
一些在崗財會人員,缺少專業財務會計從業經驗,也有很多企業出于多方面的考慮,安排自己的親戚擔任會計,甚至一人兼任數職,許多不兼容崗位一肩挑,而不考慮其文化水平有限、專業勝任能力不具備等,更不用說具有初、中級會計職稱了。因此導致經濟業務內容記錄不完整、不真實,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無法做到核算準確和清晰明了。
(四)核算主體不清晰,違規問題嚴重
很多中小民營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合二為一,造成老板個人財產與企業財產不分,家庭開支與企業開支不分,企業產權不明晰,管理方式不規范等很多問題,嚴重制約了日常財務管理工作。特別是中小民營企業老板將資金交給自己的親朋來管理,授權審批不嚴現象層出不窮,挪用、貪污等舞弊現象比比皆是。
還有很多中小民營企業收入采用不開發票的不記賬、虛增費用成本等方法,以此來調節企業營業利潤,達到少交增值稅、所得稅及相關地方性稅收的目的。
(五)會計信息化程度不高
會計信息化是會計與信息技術的結合,是信息社會對企業財務信息管理提出的一個新要求,是大數據網絡化時代的發展趨勢。目前中小民營企業會計信息化從總體上來說程度不高,即使已用會計軟件進行電算化記帳的中小民營企業,只停留在計算機代替手工記賬的初級階段,沒有充分發揮財務信息對于生產經營的監督、控制、決策和分析的重要作用,更沒有深刻剖析各項數據背后的原因,沒有發揮網絡大數據應有的功能。
同時中小民營企業也缺乏會計電算化專業人才,即使軟件供應商提供的培訓也只停留在操作應用層次,沒有進行深層次的挖掘軟件應用功能,特別是利用數據進行橫向縱向比較分析更是空白,沒有深入進行針對性的專業培訓。
三、解決中小民營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對策
(一)提高信用意識,多渠道解決融資難題
政府部門應發揮“橋梁”的連接作用,聯合行業協會、銀行以及其他金融組織,在目前人民銀行的征信系統的基礎上,共同建立分行業的中小企業信用體系,開通公眾可查閱的公開信用網絡平臺,用來評定各行業中小企業的信用現狀和同類可比企業的信用現狀。能緩解融資過程中信息不對稱,消除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信用風險的顧慮。
國家通過宏觀調控,出臺政策進行適當的引導,政府應設立中小民營企業扶持基金,支持創新型、科技型中小民營企業的發展。加快建立中小民營企業信用擔保中心,并與其他服務相互結合,為中小民營企業融資提供形式多樣的服務。現在全國各地雖有創新和探索,但步伐還是明顯跟不上形勢的發展。如目前江蘇省科技成果轉化風險補償專項資金貸款的“蘇科貸”項目,就是由省、地科技部門聯合商業銀行以低息貸款的方式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發展的一種政策性貸款;“蘇微貸”項目是江蘇省農行與各級市財政共同建立政府風險補償資金的基礎上,對中小微企業采取以財政風險補償基金為主要擔保形式,并視風險高低情況再追加其他有效擔保方式的一種貸款業務等;近年來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企業,只要符合國家農業發展產業政策,申報項目符合國家要求,特別是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組織、家庭農場,每年都有專門惠農財政資金無償扶持,而且逐年還呈上升趨勢。
政府部門應為中小民營企業融資提供安全的融資環境,利用大數據分析手段,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和網上實名舉報機制,做到防患于未然。一旦監控到異常情況或收到舉報線索,網絡監管機構聯同相關執法部門及時進行調查取證,并能及時公布調查結果,同時建立和健全法律制度的保障,做到有法可依,并加大網絡詐騙的打擊力度。防在先,罰在后,不能僅以罰代防。
總之想擺脫融資困境,中小民營企業應從自身做起,“打鐵還需自身硬”,積極主動拓寬融資渠道,規范程序操作,而不能盲目相信社會上魚龍混雜融資道路,許多血淋淋的教訓告訴我們,騙子正是利用人們急于獲取資金的心理,逐步實施詐騙計劃,環環相扣,從而在融資泥濘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二)完善財管制度,嚴格執行財經法規
中小民營企業應學習大企業先進管理模式,認真落實有關財經法規,遵循針對性強并可操作的原則,根據本企業生產經營特點和業務流程,制定符合本企業實際的財務管理制度。
通過健全的規章制度,促進財管工作的規范化,并嚴格執行制度,真正做到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公開公正,不講私情,從上而下,一視同仁。并在實際執行過程中不斷調整,不斷完善,不斷成熟。
(三)狠抓財務隊伍建設,做好財務人員的選拔和培訓工作
隨著大數據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也給財務工作帶來變革,但最關鍵的因素還是人。中小民營企業要狠抓財務隊伍建設,定期進行財經法規和職業道德教育,采取人人上一堂專業知識培訓課或工作經驗分享交流等形式,不斷提高財務人員的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建立年度考核機制,并通過定期不定期輪崗學習煅煉,能熟悉掌握企業整個業務流程。對一些優秀人才進行重點培養,通過“師徒結對”等形式進行“一對一”培養,利用通過“請進來”和“送出去”等后續教育辦法,做到既有針對性又有計劃性。在挖掘培養內部人才的同時,也要引進“新鮮血液”,做好人才儲備。大膽使用素質高、責任心強的財務人員,在工資待遇、職位晉升、業績考核上公正透明,并保持財務人員的穩定性,增強其為企業長期服務的積極性。
同時加強財務人員在崗繼續教育工作,加大財經法規、職業道德、業務技能等方面培訓力度,熟悉國家政策變化,及時更新財會知識。不管新會計法如何修訂,財務從業人員應具備從事會計工作所必須的專業能力,并鼓勵其主動進行后期進修,對完成初級、中級、高級職稱會計資格考試,特別是通過注冊會計師考試的財務人員均給予適當級別的獎勵,如報銷學習費用、提升工資待遇等措施,激發財務人員的學習熱情,既能提高業務水平,也能做到財務知識與時俱進。真正做到規范會計核算,依法辦理各類納稅業務;真正做到“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準則、不做假帳”??傊攧杖藛T應努力學習、積極實踐、勇于探索,努力成為具有多維度思維和綜合型能力的復合型、戰略型財會人才。
中小民營企業的老板應深刻認識到財務管理的重要性,要多學習一些財會金融方面知識,并能在實際工作充分肯定并支持財務管理工作,有助于提高企業整體的財務管理水平。
(四)穩步推進會計信息化建設的步伐
會計軟件是電算化的核心,電算化又是會計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民營企業本身生產經營規模小,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來選擇會計軟件,尤其注意會計軟件的適用性。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大內部控制的力度,嚴格按照權限操作,防止密碼泄漏并按規定及時更換密碼,防止舞弊行為的發生。同時也要重視紙質和電子檔案的存檔、保管工作,防止數據被丟失或病毒惡意破壞。
在大數據背景下的新時代,特別是人工智能上線后,通過互聯網把各職能部門的信息流串起來,把財務監督科學地滲透到生產經營各環節、全過程,能做到實時監控和分析,根據權限范圍隨時可調閱,產供銷信息一覽無遺,并能將各種經濟信息有機地結合起來,真正實現財務規劃與預測、財務決策、財務預算、財務控制和財務分析功能,綜合判斷企業存在的問題和發展趨勢。
具備財會專業知識又精通計算機的復合型人才更是企業急需的,企業可對內部員工進行針對性專業知識培訓,采用“請進來”、“送出去”的辦法,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更能高效快速地提高復合型人才的質量和數量。
(五)加大對中小民營企業的扶持和監督力度
政府應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出臺扶持中小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大幅度為中小民營企業減負。如從2013年至今實行月銷售不超過3萬元或季度銷售不超過9萬元的小微企業免交增值稅政策;2016年5月推行的營改增政策,實行以來大幅度降低原營業稅征收企業的稅負,截止2017年9月底累計減稅達10639億元等;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小微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由30萬提升至50萬元,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50萬元(含50萬元)的小微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等。國家通過宏觀調控不斷夯實中小民營企業經濟基礎實力,為中小民營企業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為了提高中小民營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還應不定期的組織中小民營企業老板和財務從業人員進行培訓,將每年稅務政策變化情況通過多渠道、多方式傳達到每一位納稅人手中,特別是與納稅人密切相關的一些政策措施變化,請一些“接地氣”的專家學者授課,提高培訓的質量,尤其注重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不要流于形式。
鼓勵中小民營企業組織形式創新,引導符合條件的中小民營企業向現代化公司制度的轉變,促進中小民營企業財務管理的更加規范、合規、健全。
工商、稅務等政府部門應加強對中小民營企業的業務輔導、監督檢查,防止中小民營企業財務管理主體不明確,防止費用列支不透明,防止偷稅漏稅等。
四、結語
總之,隨著中小民營企業面臨的經濟形勢越來越復雜,一定要根據企業的自身情況練好“內功”,財務管理工作的好壞直接決定中小民營企業財務的管理水平,只有提供及時、有效、真實的財務信息,才能進行正確、高效的投資決策,促進中小民營企業的各項管理工作能夠有序順利地開展。維護好企業家個人和企業信用記錄,切實解決融資難題,才能打開企業發展的瓶頸,才能持續健康的快速成長。
加緊向現代化公司制度轉變,爭先創優,抓住機會做大做強。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及經濟全球化進程,以便在經濟全球化的市場競爭大潮中脫穎而出,獨占鰲頭。
參考文獻:
[1]李洪維,韓云霄.滄州市小微企業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4.10.
[2]程勇.淺析小微企業財務會計問題[J].中國集體經濟,2016.07.
[3]唐文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及其對策[J].大眾科技,2013.06.
[4]楊軍.淺談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現狀與對策[J].財經界,2011(7):145~147.
[5]孫木非.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原因及其對策[J].科技和生產,2012(1):116.
[6]甘宗平.我國中小民營企業現狀及發展策略的思考[J].經濟師,2012,2:24-25.
[7]蔡海涵.中小民營企業財務管理問題探究[J].商情,2012,3:83-84.
[8]尹全勝.我國中小民營企業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J].中國商貿,2012,12:247-248.
[9]岳曉艷.我國中小民營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3.08.
(作者單位:句容市植保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