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梅
摘要:伴隨著日益深刻的新課程改革,各學科的教育工作者愈加感覺到責任的重大,并針對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和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就開展快樂教學采取了積極有效的教學措施。初中地理教師緊跟新課程標準的發展步伐,認識進行快樂教學的必要性,結合地理課時相對比較少的現狀,分析地理課堂存在的各種問題,認真對待教與學的任務,著手尋找快樂教學實施的教學途徑,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引導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地理知識,理解和運用地理教材內容。
關鍵詞:初中地理 課堂教學 快樂教學
《義務教育階段初中地理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在尊重學生心理發展特征和規律的前提下,改變傳統課堂中以學生被動式地接受知識為主的教學模式,構建和促成以生為本的課堂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主體性,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快樂起來。初中地理為了切實貫徹新課程標準的相關內容,積極地轉變教學觀念,意識到地理課堂教學任務的艱巨性,創新課堂教學方法,運用提升學生樂趣的教學方式,巧妙地引入快樂教學法,全方位調動學生的學習地理知識的欲望,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興趣,切實提高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探究素養,幫助學生養成終生學習的良好習慣,構建高效、愉悅的地理課堂,讓學生在地理知識的學習中感受到快樂,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那么,在實際的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開展快樂教學呢?
一、想盡一切快樂的辦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對知識有強烈需求的集中體現。初中地理教師如何讓學生對課堂充滿興趣呢?我個人認為最主要的就是找到快樂的源泉,發現學生的快樂的根源,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感受到不一樣的快樂,真正融入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的興趣得到激發和調動。比如我在講解《長江》這節課時,先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段李雙江演唱的《長江之歌》的視頻,引導學生一起跟著音樂詠唱,看到學生們熱情洋溢地演唱歌曲,我開始帶領著學生快樂地學習本節課的重難點知識,分析長江的地理位置、地形特點以及涉及到的區域,深入地了解長江對我國經濟所產生的積極影響,認識到長江的重要性。這樣的講課方式更能為學生帶來快樂,引導學生與其他同學共同分享收獲的喜悅,感受別有一番滋味的課堂氛圍,從而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絞盡腦汁地融入快樂因素,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
傳統的初中地理課堂,教師總是習慣性地主宰課堂,一個人在課堂上有滋有味地講解,往往有的時候一張地圖,就可能讓學生看一星期,而一支粉筆就能成為課堂使用的主要工具,這樣的教學模式是學生深深厭煩的,更是學生不愿主動參與的,學生不歡迎、沒樂趣,改變勢在必行。初中地理教師在新課程標準的引領下,積極地融入多種快樂因素,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開開心心地參與課堂活動,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比如:我在向學生傳授《中國的疆域》這節課時,為了讓課堂有新意、有突破,我先在黑板上描繪出我國的行政輪廓圖,然后讓學生在事先準備好的白紙上進行臨摹,同時清楚地標記出與我國緊鄰的國家和海域,學生的興致極高,掌握的也比較快,達到學習的最高境界。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更愿意去接受地理知識,更能激發學生對地理課堂的參與熱情,讓初中地理課堂更充滿快樂的光芒和色彩。
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快樂手段,促使學生的激情空前高漲
快樂無處不在,處處可現。初中地理教師要善于利用可以利用的教學手段,增強課堂的快樂性,讓學生在快樂的環境中成長、進步,主動學習地理知識,感受地理知識的深奧之處。比如,可以借助先進的多媒體開展教學活動,在課件中展示中國地圖、世界地圖,認識經緯度,讓地理學科更形象、更具體、更直觀;再比如,可以開展多樣化的小組活動,讓學生談一談曾經旅游過的地方與地理知識之間的關系,充分體現學科特色,讓學生掌握豐富的地理知識,以拓展學生的視野。以“中國山區面積廣大”這一節為例子,為了讓學生理解山區開發資源的優勢和劣勢,我結合教材知識設計一場以小組為中心的辯論會,讓正方站在開發的利的角度與反方進行有理有據的爭論,雙方的參與者爭得面紅耳赤,課堂的氛圍空前高漲,所陳述的觀點和材料更具說服力,更加全面,概括性更強。經過這場辯論會后,學生的地理知識更加豐富了,在課堂上更快樂了,真正將學生帶入一個樂而忘返、其樂融融的學習場景之中。
綜上所述,以上方式是新課程改革下,初中地理教師開展快樂教學的有效手段,在此過程中,需要把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看作是一場開心、快樂的游戲,教師除了借助上述方式之外,還可結合教材內容,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構建輕松、自在、快樂的學習氛圍,融入愉快的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探知欲望,切實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最終獲取最大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趙新新.“導學案”快樂課堂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4.
[2]朱文斌.提高初中地理課堂快樂教學實效性的思考[J].技術地理教學,2012,(01).
(作者單位:山東省寧陽第二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