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良斌 朱雙榮
【摘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如何適應新時代的要求,開啟新征程,展現新氣象,實現新作為,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首當其沖,責無旁貨。面對新的機遇與挑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首先要有自己的“精氣神”。
【關鍵詞】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精氣神”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新時代不僅意味著“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也意味著馬克思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而鮮活的生命力,還意味著黨的意識形態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的發展階段面臨著新挑戰,高校思政課要迎接新挑戰,開啟新征程,展現新氣象,實現新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首當其沖,責無旁貸。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承載新的歷史使命,講出自己的“精氣神”
一、“精”就是底氣,要充滿自信
2016年5.17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座談會上提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十九大又一次強調,這一課題是哲學社會科學老師們的歷史責任。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哲學社會科學的強大,文化自信的核心部分就是哲學社會科學。民族復興需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必須做強哲學社會科學。如何形成中國特色、中國氣派、中國觀點。思想建設,任務艱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但我們要有信心,我們自己的資源,我們自己的偉大實踐,我們所取得的偉大成功,尤其是十八大以來,我們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業績,越來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成就取得背后是我們的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的自信,我們有充分的資本自信。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我們進一步去挖掘而后形成我們自己的理論和國際話語權。
講課要有底氣,作為一名思政教師必須要把這些成就講給我們的學生。同時深入挖掘理論本身,尤其是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的深入研究。只要每一名思政教師真學、真懂、真信、真用,有了底氣,我們就能挺起腰桿子,自覺擔負起以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神圣職責,給學生以積極的正能量。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要求我們每一名高校思政教師都要充分意識到自身責任與擔當,要通過深入細致的學習來指導科研與教學。要求我們樹立三個立場:即研究立場貫徹人民至上;實踐立場避免空談;辯證立場全面聯系,不孤立地看待問題。學生開闊了眼界,學會了觀察世界的方法,志向更加高遠,“四個自信”就會更加堅定。
二、“氣”就是生氣,要充滿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特別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全黨要關心和愛護青年,為他們實現人生出彩搭建舞臺。廣大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時代的弄潮兒,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
大學生事關國家和民族前途,掌握了青年就等于掌握了未來。當今世界,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著極其嚴峻的挑戰。互聯網走進千家萬戶,新科技革命方興未艾,人們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深度、廣度和效率均超過了以往任何時代。同時,隨著我國社會生產力飛速發展,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利益分配、就業方式的日益多樣化,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在這種時代背景之下,大學生的活動范圍明顯拓寬,活動能力顯著增強,思想和心理在轉型期社會文化、社會意識的震蕩和重建中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呈現出復雜、多元的特點和積極面與消極面共生的現象。
面對這些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與教學又該何去何從?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名高校思政課教師要深入學生、深入社會、要了解青年,重視青年的實際需要和國家社會的發展需要,從實際出發,積極探索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思政課不應該是簡單空洞的說教,一定將高和低結合好,著眼點要高,著力點要低,避免將口號性的東西掛在嘴邊。所以思政課教師一定要積極探索研究實際問題,要“有的放矢”要“言之有物”要緊緊依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系列理論創新,真正使思政課人耳、人腦、人心,讓思政課真正成為有“靈魂”的教育。
三、“神”就是虎氣,要充滿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這同樣適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教育教學上的創新,這同樣是我們的動力支撐。
講課要有虎氣,就是要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方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要在大膽“闖”大膽“試”中尋求新路子。要充分利用網絡優勢,實現教育方式、方法的轉變。充分發揮線上和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優勢。在網絡時代下,思政課教師必須要積極轉變觀念,切實提高意識形態陣地的攻防能力,用正確、積極、健康的思想文化去奪取“網上思政”的主動權,并且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的實效性和針對性。要大膽吸收借鑒兄弟院校的好經驗、好做法:如微視頻、情景劇、課堂訪談、鏈式教學等等,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讓我們的課堂永遠年輕,永遠充滿動力。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站立在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五千多年中華民族漫長奮斗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十三億多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無比廣闊的時代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身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努力,讓自己充滿“精氣神”讓思政課充滿“精氣神”讓我們的學生充滿“精氣神”,讓我們一道“精氣神”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