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晨
摘要:本文從馬賽克作為建筑裝飾的形式、數字技術的形式和藝術的形式三個方面在中國環境下的演變進行探討;馬賽克作為一種表現形式伴隨這中國社會的發展不斷演變,并且馬賽克表現形式的應用改變了社會生活。
關鍵詞:馬賽克;馬賽克語義;藝術形式
一、現代馬賽克作為裝飾藝術的再度盛行
當進入到21世紀,中國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尤其是2005-2014年中國房地產爆炸式增長,促進了家裝行業的發展,同樣促使馬賽克作為室內裝飾的形式再次流行。
馬賽克再次在中國再度盛行的原因,一方面離不開技術材料的發展,新材料和新的生產工藝,使馬賽克墻面裝飾越來越多樣化;但是不同于上個世紀80-90年代的流行,馬賽克更多的是裝飾風格出現在家庭和寫字樓的辦公環境室內中,并且更加強調材料的質感、肌理、形狀的組合和顏色的復雜多樣,而且可以根據用戶喜歡進行個性化定制;
另一方面,80后一代已經步入社會、成家立業、馬賽克的風格形式作為其童年時代的價值符號,更容易被接受。并且,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和國民素質教育的提高,80后受過良好的教育,對外來文化的包容性更高,并且帶有一定的文人審美情趣和對生活品質的追求。
這種人口特點促進了馬賽克裝飾與西方現代藝術的結合—例如,馬賽克裝飾墻與大碗島的星期天、梵高的星空相結合,出現在家庭和公共環境之中。
二、馬賽克作為數字技術的形式在中國的發展
馬賽克的表現形式與新印象派的點彩技法如出一轍,運用色光的原理用單純的原色相互組合,在人眼的視網膜上形成復雜的顏色,最終視覺信號傳輸給大腦,大腦對圖像進行加工和還原。例如修拉的《大碗島的一個星期日下午》;這一基于色光原理的繪畫理論和格式塔心理學的視覺原理的應用,間接的影響了未來彩色顯示器的出現。
馬賽克完成了從簡單的色彩圖形到數字顯示技術的應用的進化,并且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們具備了通過電子設備對視覺圖像進行加工再造的能力,此時,我們所指的馬賽克是低分辨率下的像素矩陣。
三、馬賽克作為藝術表現形式在中國的發展
(一)馬賽克鑲嵌藝術的特點
在現代藝術之前,馬賽克鑲嵌藝術經常作為宗教藝術的畫作而存在,畫面精美細膩,容易保存,是宗教傳播的理想載體;流傳入中國后,馬賽克作為鑲嵌藝術作品和公共空間裝飾而存在。馬賽克鑲嵌藝術廣泛應用于現代的額建筑墻面裝飾,其質地堅硬、色彩斑斕、拼貼的趣味性等,都有特殊的美感,加之其防水、防潮、耐候力極強的特性,無疑是用于制作壁畫的理想材料。
然而近些年來,馬賽克鑲嵌畫變得愈發世俗化,題材更加迎合大眾審美,存在的環境愈發集中在衛浴裝修等領域。
因此,有部分藝術家認為馬賽克鑲嵌藝術應該徹頭徹尾的遠離衛生間等這種大眾化的公眾場合,成為貴族化和小眾化的產物,而筆者認為馬賽克裝飾應該回歸藝術的本身——對美的表達和追求、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和載體來表達。
正如首屆舉辦的馬賽克藝術的作品展覽的主題——鑲嵌中國藝術展覽,如何讓所有的公民意識到馬賽克不光是一種建筑材料,也可以是制作藝術品的絕好的材料,這是通過展覽一系列的創作所達成的目標。通過人的拼嵌鑲嵌,通過人對色彩的選擇、對材料形狀的選擇,馬賽克材料能夠達到無限價值的藝術效果,所以馬賽克是以材料存在的一種藝術形式,真正讓它變成藝術品的是藝術家同廠家的雙方合作的一種創造,這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
(二)馬賽克現代藝術的新形式
在現代藝術創作中馬賽克也有新的形式的應用,借助電腦軟件用許多圖像拼貼,最終整體形成一幅巨大的肖像的藝術創作。
另外,近年來公共空間的裝飾越來越多的出現新的馬賽克作品,例如四川美院虎溪校區外墻裝飾、香港地鐵里的墻體裝飾、望京地鐵站的壁畫裝飾等。
當下,霧霾持續侵襲著北京的天空,設計師結合地鐵整體的風格,選擇馬賽克拼接的手法進行了創作,給人的感覺,似乎是只有在地鐵望京站的巨幅馬賽克壁畫里,才能看到一絲藍天的希望。
四、結語
馬賽克作為一種表現形式伴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不斷演變,本文從建筑裝飾形式的變化,到數字技術形式的變化,到藝術表現形式的變化,這些都講述了馬賽克,不光作為一種建筑材料,更多的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在中國發展的變化。
而到現代,隨著馬賽克鑲嵌畫的大眾化和世俗化,其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不斷出現在大眾的視野當中,潛移默化地影響的大眾的審美以及對馬賽克藝術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