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篇論文以黑龍江外國語學院英語系為例,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內英語實踐教學活動,建設校內實訓基地,助力產教融合式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關鍵詞:實踐;課程;實訓
黑龍江外國語學院是黑龍江省唯一一所語言類民辦高校,以外語教學見長,以培養涉外型應用型人才為己任,不斷探索,不斷創新,堅持外語立校,與國際教育接軌,學院國際化特色日益顯著,形成了突出培養應用型人才和開放式國際化辦學特色。黑龍江外國語學院英語系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要服務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互聯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戰略,服務龍江發展,服務龍江陸海絲路帶建設,落實《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教發[2015]7號)。黑龍江外國語學院自覺按照轉型發展要求來調整辦學思路,謀劃學院發展大計,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實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
一、構建英語專業通識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就業模塊課程的課程+校內外實習實踐的設置模式
英語專業以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為基礎,開設就業模塊課程及校企合作課程,構建英語專業通識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就業分流課程+校內外實習實踐的設置模式。課程以英語語言文學、英語口筆譯、出國留學、涉外文秘、英語教育、旅游酒店等不同就業分流為導向,以大連東軟集團、小米公司、亞馬遜、英語培訓教育機構、中小學、翻譯公司、對外貿易公司為學生實習實踐基地并以赴海外帶薪實習、交流學習為實訓項目,培養具有較強的英語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國際視野的專業技能型英語人才。
二、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內英語實踐教學活動,建設校內實訓基地,助力產教融合式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英語系為學生開設了形式多樣的英語實踐教學活動,設有英語系新聞中心、英語報刊雜志社、學生翻譯工作坊、莎士比亞戲劇團、等一系列學生工作室和學生社團來開展英語學習實踐活動,各類活動均以開展以學生為中心、中外教課上課下密切配合指導的實踐教學活動。
1.英語系新聞中心
英語系新聞中心2014年自成立以來,成為了英語系學生校內實習實踐最活躍、涉及學生參與度最廣、實踐性最強、最受廣大師生喜愛的學生實習實踐平臺。積極為英語系對外宣傳工作做出貢獻,其中指導老師20余名,學生成員百余名,分為秘書部、新聞部、編輯部、翻譯部、播音部、技術部,各司其職,分工明確。在指導教師的帶領下分別負責英語系官方網站、微博、微信三大平臺的建設。以2016年發布中英雙語原創新聞375個,現場采訪60個,微信平臺總訪問量達到239970,主要專題題如下:
英語地帶外語強化訓練專題、英語系工作坊活動專題、英語系競賽活動、明星就業專題、專業知識、時政熱點學習分享專欄、名師課堂專題、優秀微課專題、專業建設教學簡報專題、龍外故事專欄。每一個新聞專題的發布都是指導教師和新聞中心工作者無數次絞盡腦汁,最后妙筆生花的展現在每個讀者眼前。
2.雜志工作社
英語系雜志工作坊主要致力于學院唯一英文雜志Star Signs的出版和發行(校內),體現學院“外語立校”的理念,營造外語文化氛圍,為學生提供英語展示的平臺。雜志工作坊每年度將完成2冊Star Signs雜志的制做和發行,完善Star Signs官方微信平臺,提高雜志的知名度,面向全院進行宣傳,面向全院征稿,廣招英文寫作人才。與此同時,每學期組織模擬聯合國會議1次,參與國內模聯比賽和外研杯辯論賽,China Open等國際級賽事。
3.翻譯工作坊
翻譯工作坊作為英語系翻譯專業培養口筆譯人才的搖籃,每年翻譯專業六十名學生全員參與,其他專業優先選拔的原則建立英語系校內實踐基地,基地配有專業指導教師12名,同時服務面向社會、學院等各個層面開展翻譯口筆譯實踐活動并積極和“哈爾濱興文翻譯公司”“風旗翻譯公司”“昊珺翻譯公司”合作,為提供學生真實的翻譯實踐機會,提高學生翻譯能力。工作坊校內實踐項目:重大新聞稿件、校刊、校徽標志等。校外實踐項目:參加2016亞布力世界單板滑雪比賽志愿者口譯、參與黑龍江省文化廳項目鄂倫村故事翻譯(91篇)、2016、2017哈爾濱國際時裝周口譯服務工作,2017年哈爾濱輪滑世界馬拉松賽志愿服務等。翻譯工作坊師生們多次參與服務地方旅游翻譯實訓、會務接待實訓等。
4.莎士比亞戲劇團
莎士比亞戲劇團著眼于對學生人文綜合素質的培養,培養學生在實踐中勇于開拓、敢于創新的精神,提高學生英語語言素養,培養人文情懷。劇團每年納新約80人,由英語語言文化教研室六名教師作為劇團指導教師,外籍教師英國文學博士D.R Joseph帶領本團隊。劇團設有演員部、宣傳部、外聯部、正音部、服裝道具部、采編部、舞蹈部和技術部,突破莎劇的范疇,排演了年《蝴蝶夫人》《歌劇魅影》以及《貓》等一系列世界名劇,并且2016承接了兩場有償演出。
三、特色課程之英語地帶——英語強化訓練項目
English Zone——英語地帶項目是黑龍江外國語學院在2015年首次次大膽嘗試。本著更好地體現“外語立校”特色、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和英語思維能力、突破學生開口關和提高英語學習興趣的初衷,結合調研考查“李陽瘋狂英語訓練營項目”和“北京美中教育機構TIP全封閉沉浸式英語培訓”經驗,根據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即重視差異與多元的后現代精神,通過強調人的感官開發與直覺學習而使人的發展找到了正確的立足點,通過強調身體動覺智能而開啟了人的自主性,我院進行了創新與突破,針對2015級新生全面實施英語地帶英語強化項目。我們采用TBI任務型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中心,將現代感十足的、動感十足、地道的英語元素揉進學生的英語學習過程,為期十四天的英語集訓將傳統的高校入學第一課進行了改革和豐富,使新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得到強化。
在對項目的實施進行了細致、嚴謹的調研后,我院對該項目進行了全面的部署和計劃。經過幾個月的項目籌備、項目研討、項目方案制定、專家論證后形成了“English Zone”英語強化項目。同時,項目執行者致力于結合我院大批教師在英國、美國、加拿大等海外學習和工作經歷,堅持科學的教學理念,以任務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以實踐為主導的教學方法,全力為學生們量身定制、打造一個“全英”氛圍,通過一系列戶外、戶內實訓活動,如“Pronunciation Roller-Coaster”英語語音過山車、“Speak English Aloud”英語大聲說、“The Voice of HIU”龍外好聲音、“Pot luck”英語戶外百樂餐、“Film Corner”英語電影角、“Ballroom Dancing”國標舞、“Trivia Night”英語“夜驗”等諸多豐富多彩、原汁原味、具有國際范的活動,掀起了全院學習英語的風暴,點燃了全院師生學習英語的熱情。與此同時,“三級考核”“千人誦讀”“國標舞競賽”“英語之聲合唱大賽”“新生語音訓練匯報會——即開學典禮”等一系列環環相扣的成果驗收活動,為學生們打造了一個多聽、多說、多練英語的活潑輕松的英語學習氣氛,也為學生們提供一個學以致用的機會和展現自己的舞臺。
黑龍江外國語學院將繼續踐行“給社會和學生最需要的”這一宗旨,不斷加快發展和改革的步伐,為建設高水平、有特色、國際化的應用型本科院校,為培養更多更優秀的涉外領域專門人才而努力奮進。
參考文獻
[1]劉煥陽,韓延倫.地方本科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及其體系建設[J].教育研究,2012(12):68.
[2]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3]蔡成龍,潘寶劍.任務型教學模式下的英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J].河池學院學報,2013(6):63.
作者簡介
郭玉鑫(1980—),女,黑龍江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本文2016年第八批外語教育基金項目:基于哈爾濱國際冰雪節與冰雪賽事的實踐翻譯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研究編號:ZGWYJYJJ2016B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