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瑜
[摘 要]繪本色彩鮮艷,文字少,主要用圖畫來表達故事情節。而幼兒識字量少,正處于形象思維高峰階段,所以繪本是幼兒最喜愛,也是最常見的閱讀材料,作為幼兒教師,我們要充分利用并結合繪本閱讀助推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關鍵詞]繪本閱讀;幼兒教育;良好行為習慣
一、繪本閱讀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影響和作用
1.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幼兒進行簡單閱讀,指導幼兒閱讀要從前往后、一頁一頁翻看,在觀看圖片的基礎上要開展豐富的聯想,借助文字信息充分理解繪本內描述的故事。老師要科學選擇對應的繪本,并促使幼兒在每本繪本的閱讀中獲取相應的知識。比如在閱讀《愛插嘴的小黃鴨》時,可以引導幼兒理解學習需要一心一意,這無疑是培養幼兒學習良好習慣的有效途徑。
2.培養幼兒良好的鍛煉習慣。比如在閱讀繪本《蝴蝶找花》時,老師可以引導幼兒進行全面閱讀,然后組織幼兒進行分組扮演,讓兩個幼兒分別扮演蝴蝶和花兒,然后在音樂的伴奏下進行舞蹈、奔跑、唱歌等多種活動,并將這些活動進行合理搭配,達到良好的鍛煉效果。這個過程通過唱歌,可以鍛煉幼兒的呼吸系統以及心肺功能,舞蹈可以鍛煉幼兒的肢體及其靈活性、協調性等。老師可以通過這個活動引導幼兒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并引導幼兒愛上運動,促使幼兒進行自主運動,最終有效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
3.應用繪本閱讀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當前很多幼兒普遍存在的一個缺點就是喜歡挑食,喜歡營養價值較低的快餐如漢堡、薯條多過常規食品如大米、蔬菜等。很多幼兒長期保持不良的飲食習慣,進而導致他們出現肥胖、超重等問題,這也使得他們身體的免疫力下降,容易患病。為了應對這一問題,老師可以選擇具有教育意義的繪本閱讀資料,然后組織幼兒進行統一閱讀,鼓勵幼兒發現自己飲食習慣存在的問題,并積極進行改正。比如可以為幼兒準備《漢堡男孩》這本繪本,書中的男孩由于長期食用漢堡,而忽視蔬菜、水果的積極作用,最終他變身成為一只大漢堡,其它的動物如狗、牛等都追著他要吃他,這時小男孩才慌了。這個故事可以引導幼兒充分認識不吃水果蔬菜的壞處,可以幫助幼兒認識到只有合理搭配飲食才能保持身體健康。老師可以在幼兒完成閱讀后,針對幼兒存在的飲食不良習慣進行教育,促使幼兒認識到垃圾食物的危害,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飲食意識和習慣。還可以組織幼兒進行小組討論,鼓勵幼兒在組內分享自己的飲食習慣以及由此帶來的或好或壞的后果。還可以有請幼兒分享自我的飲食習慣,并引導班上幼兒對健康的飲食習慣進行學習吸收,對不良的飲食習慣進行改正。
4.應用繪本閱讀培養幼兒良好的溝通習慣。幼兒的成長離不開集體,幼兒的長期發展離不開社會,因此要引導幼兒學習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習慣,形成良好的溝通習慣。相關專家指出,幼兒的溝通交流一般都是在一個具體的環境中完成的,交流與活動存進緊密聯系。因此老師可以通過繪本為幼兒建立一個輕松自由的交流環境,并鼓勵幼兒在對應的環境中大膽講出自己的意見,并與其它幼兒開展溝通交流,通過這個過程來鍛煉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最終提高幼兒的社交能力。比如老師可以組織幼兒閱讀《沒長耳朵的小老虎》,通過書中小老虎沒有仔細傾聽他人講話而導致辦錯事情的故事,引導幼兒充分認識到在于他人進行溝通交流時,首先必須認真傾聽他人講話,并準確理解他人話中的含義。這個過程就可以幫助幼兒形成與他人溝通交流的良好習慣。此外老師還可以在教室角落為幼兒設置對應的閱讀角,并為幼兒提供豐富多彩的繪本閱讀內容,并鼓勵幼兒進行自主閱讀和學習,鼓勵幼兒在閱讀后分享自己的感悟,組織幼兒對某些繪本閱讀內容進行討論,促使幼兒在討論中進一步加深對繪本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最終促使幼兒在繪本閱讀過程中不斷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打下基礎。
二、利用繪本閱讀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措施
1.創設閱讀環境。良好的閱讀環境能夠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幼兒在自由寬松的閱讀環境下閱讀和學習知識,能夠促進幼兒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幼兒教育者應該為幼兒營造一種溫馨的閱讀環境,比如在活動室中懸掛一些假花藤和小彩燈,在地面上鋪設地毯和圓形(防止幼兒磕碰)的小桌子、小椅子,將圖書放在桌子上,幼兒自己選擇自己想要閱讀的圖書,幼兒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能夠放松心態,融入到閱讀環境中去。教育者應該實時為幼兒更新閱讀的材料,豐富的閱讀材料能夠提高幼兒的閱讀興趣,幼兒長期閱讀特定的書目會對閱讀失去興趣,覺得讀書是一件很無聊的事情,影響幼兒的成長。教育者可以與家長溝通之后,由幼兒將家中自己喜歡的圖書帶來到幼兒園中,幼兒通過互換圖書能夠養成樂于分享的習慣。幼兒在閱讀其他幼兒喜歡的圖書過程中,還能與其他幼兒交流自己的閱讀心得,促進幼兒人際交往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
2.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幼兒教育者可以通過組織小組活動、戶外活動和集體教學活動等形式,調動幼兒的閱讀興趣,使幼兒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和自己感興趣的閱讀材料。
例如在《三只羊》的繪本教學中,教育者可以先進行集體活動,讓幼兒了解整篇文章的內容,然后讓幼兒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故事講述或者角色扮演,鍛煉幼兒的記憶力,提高幼兒的表達能力。在閱讀活動中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使幼兒能夠對圖書和圖畫產生探究欲望。在閱讀活動中,教育者帶著幼兒去閱讀室內,告訴幼兒在公共場所應該保持安靜,不然會打擾到別人。教會幼兒使用規則來約束自己的行為,避免幼兒在進入閱讀室看到圖書出現哄搶行為。
3.注重幼兒的情感體驗。繪本閱讀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培養幼兒的行為習慣,教會幼兒禮貌、謙讓、愛護環境和尊師重道等等。教育者在引領幼兒閱讀過程中需要注重幼兒的情感體驗,關注幼兒的內心變化,對幼兒進行實時的引導和教育。比如有的幼兒閱讀了“匹諾曹”之后,知道撒謊是不好的,但是在生活中還是會對老師和家長撒謊,因為幼兒沒有將故事書中的人物與自己的生活聯系在一起,當教育者問幼兒有沒有亂扔果皮時,幼兒撒謊說沒扔,教育者將可以借鑒故事書中的情節,告訴撒謊的幼兒說謊話是變丑,鼻子會變長等。幼兒就明白亂扔果皮和撒謊是不好的,會受到懲罰。教育者應該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在閱讀活動中給予幼兒肯定和贊美,糾正幼兒的過失,強化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三、結語
幼兒對未知的事物總是充滿好奇,教育者在對幼兒進行早期閱讀教育的時候需要調動幼兒的興趣愛好,發揮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繪本閱讀中含有豐富的人文主義和幽默的教學內容,幼兒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不僅學到了各方面的知識,還養成了很好的學習習慣,為將來的學習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曉麗.以繪本閱讀助推小班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J].新課程·小學,2016,(1):5-5.
[2]蘆婷婷,鄧文池.影響因素視角下的圖書館兒童繪本閱讀推廣探析[J].圖書館建設,2017,(3):55-60.
[3]李雙蓓.幼兒園繪本閱讀促進幼兒美育發展策略的研究——根植于生活品閱讀[J].新課程·上旬,2017,(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