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基森
[摘 要]在義務教育中, 美術教育是審美教育的主渠道。1988年國家教委為發展中小學教育頒發了《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總體規劃》,為目前中小學美術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帶來了契機。美術教育在教學過程中一直處于不被重視的尷尬地位,隨著教學改革的開展,占據“美”這一元素的美術教學必須加強改革創新,是培養學生對于“美”的概念理解的重要渠道,尤其是農村美術教育,落后的資源和條件使其成為美術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審美教育;美術基礎;措施;創新
我國大部分的農村初中美術教學依舊停留在陳舊的教師講授課本臨摹的基礎階段。為了適應新農村建設和教育現代化的發展,必須加強農村初中美術課堂的有效教學手段,爭取讓農村學生與城市教學齊頭并進。美術課的目標是以審美教育為主線,以學生的智力和才能培養為核心。審美教育以掌握美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為內容。初中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初步形成的階段,在此時期,初中美術教學應抓住學生特點,進行正確的審美觀念的灌輸,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和對“美”的理解。而當今我國初中美術教學依舊存在很大的缺點和問題。尤其是在教學資源相對稀缺的農村,教學設備不足、基本沒有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美術教室、畫室或者是美術陳列室,很多學校甚至連最基本的專職美術教師都沒有。因此,本文就我國農村初中美術教學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入手,探討加強農村初中美術有效教學的具體措施。
一、初中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教學設備落后,教學手段單一
現階段,初中教學設備由于條件相對落后,無法完善,導致了農村初中美術教學無法及時更新教學手段,缺少廣闊的多媒體網絡教學資源支持。造成學生每天面對書本和美術教師,提不起美術學習積極性,不能很好地開闊美術視野。
2.不良觀念的影響根深蒂固
受“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不害怕 ”觀念的影響,家長和學生都把美術當成副科,不重視美術科的學習,尤其是農村家長,往往認為孩子學美術是耽誤了學習又浪費了錢財,只有文化課才能學到知識,因而不支持孩子學習美術,挫傷了孩子學習美術的積極性。
3.費用巨大,成效緩慢,阻礙了學習興趣
學美術本身就是高消費,筆墨紙硯,開支較大,上一級的美術學院,學費也比較高昂,令許多家長難以承受,而且美術不能很快就看到效益,令家長和學生失去了信心。
二、加強初中美術愉快教學的有效措施
1.全方位強調美術的重要性
要讓全社會認識到,生活的全部就是美術。大到建筑物的風格、公園花草樹木的布局,小到衣服款式的設計、圖案的選擇,都與美術息息相關。可以說生活到處都是美術。只有認識到美術的重要性,才能提高參與美術活動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2.徹底轉變教育觀念,積極探索新的學習內容和方法
新課改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以模塊式的課程結構,實行學分管理,為學生提供了自主選擇和個性發展的可能性。新課改理念改變了教師的教育觀念之后,教師要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積極的探索與嘗試,充分體現了課程的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滿足了學生的發展需要。從傳統的灌輸走向師生的互動,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
3.運用多媒體活躍課堂氣氛
多媒體教學是現在在初中美術教學里重要的一種手段,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作品的意義、風格、特征,從而能培養正確的審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多媒體教學是課堂教學中一種嶄新的教學模式,更容易把課堂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
4.利用多種多樣的方法讓學生善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設疑,其另一作用在于讓學生學會質疑。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充分肯定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并耐心予以解答,并應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并鼓勵學生質疑,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教師應在教學中強化學生的提問意識。
5.把繪畫與自然生活聯系在一起
生活中有很多東西可以利用充當美術作品的原材料,例如利用廢舊的飲料瓶可以制作小手工,利用廢舊的書、報等制作服裝,既美觀又環保,就看你有沒有細心去發現利用,藝術來源于生活同時又高于生活。另外我們還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資源,不僅可以把自然界的花草帶到課堂上,同時也可把同學們帶到大自然中去觀察、感受、體驗,才有更深刻的體會,更深層地去鑒賞、理解作品,例如春季里我們可以帶同學們走出課堂到郊區去感受春天的氣息,教師同時現場講解,既生動又有趣,大自然是最好的課堂,天然的教具,最鮮活的事例。
6.培養學生獨立創作能力,注重求新求異
繪畫是一種創作活動。學生每天都在看周圍世界,如果不加以指點,他可能并不注意物體的表象,如果我們教師適當加以引導,豐富學生對周圍事物的感性認識,這樣對學生繪畫的創造會有更大的幫助。學生的繪畫造型具有游戲性、隨意性、象征性和裝飾性。學生在掌握了基本的線條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大膽對物體進行創作,用不同的線排列組合,學會對物體進行裝飾。例如:孩子從家里帶來一只小蝸牛,引起極大的興趣,我便與孩子一起觀察蝸牛貝殼上的花紋,并啟發學生用各種線裝飾小蝸牛的背殼,學生因為對這活生生的動物有極大的興趣,不僅創造了不同花紋的背殼,而且還添加了其他景色,豐富了畫面。可見,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學生才能創造出內容豐富、生動活潑的藝術作品。
三、結語
總之,需要讓學生通過美術課放松心情,提高對美的感受和表現能力,提高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富于激情地進行美術的學習,并不斷地嘗試挑戰自我,這將對他們今后的生活質量的提高會起到重要的作用。而教師也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感受到了學生的創造力,感嘆著年輕的力量,促使教學充滿了設計,設計充滿了智慧。在教育現代化快速發展的當代社會,對全面發展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
參考文獻:
[1]張慶。鄉村中小學美術教學探索[J]。成功:教育,2010年版.
[2]林紹良。《生活世界是課堂教學的源泉》載自《中國美術教育》2003.3.
[3]金娣。王剛編著《教育評價與測量》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
[4]張俊紅。淺談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