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寧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中職院校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不僅影響著校園文化構建,也影響著學生身心是否可以健康成長。加之受到新媒體環境的影響,中職院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既存在一定機遇,也遇到了一些阻礙。因此,中職院校應該正視新媒體環境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保證其在發展過程中與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精髓相結合,這樣才能保證中職院校思想政治教學體系構建的更加完善。
[關鍵詞]新媒體;思想政治教學;影響
一、新媒體對思想政治教學的積極影響
1.豐富了思想政治教學內容
隨著我國思想政治教學改革不斷深入推進,社會發展對思想政治教學也產生了新的需求。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中職思想政治教學必然要與新媒體相結合,這樣才能滿足當前社會發展對的需求。在新媒體的影響,當前思想政治在教學過程中擁有了更多素材,并且打破了傳統信息獲取的渠道,保證了教學內容傳輸的穩定性與便捷性,從而保證了教學資源的豐富性,從而保證了教學內容的動態性,促進了思想政治教學立體化發展。
2.創新了思想政治教學內容
經過研究可以發現,我國傳統中職思想政治教學方式比較單一,教師往往采取單向灌輸的教學模式,主要是教師在課堂上利用有限的教學資源來講授,但往往與學生之間缺少有效的溝通。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失去了課堂上的主動性,導致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教師所傳傳授的知識,從而大大降低學生學習的靈活性。但這種教學模式明顯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因此在當今思政教學過程中要與新媒體相結合,從而創新思政教學手段,保證教學方式的多元化發展。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中有了更多的選擇,不僅可以利用網絡開展遠程教學,也可以利用微信、QQ及微博等設置課下教學平臺,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打破了學生學習的局限,更重要的是要增進了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也促進了教學信息的傳播與資源的合理配置,更為重要的是為教師提供了更加廣闊的教學載體,實現了傳統教學與新媒體的完美融合,大大提高了思政教學的效率。
3.提高了學生對思想政治的接受性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學生需要與教師之間坦誠交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直擊學生的內心,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但由于中職院校的學生往往沒有過多的社會經驗,且三觀還沒有完全形成,因而在與教師交流的過程中會產生害羞與膽怯的心理,這樣很容易影響學生的思想觀念,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的有效性。但在新媒體教學環境之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網絡化教學方式,利用網絡的虛擬性,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加公平且私密的交流平臺。這樣學生可以在這個平臺上自由的表達自己的看法,從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更大的安全感,這對于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有著重要的作用,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二、新媒體對思想政治教學的消極影響
雖然新媒體時代的發展為我國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但我們仍然要正視新媒體為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消極影響,這樣才能將新媒體的內在價值充分發揮出來。
1.新媒體信息內容比較復雜
針對當前新媒體環境進行研究,不僅信息傳播速度非常便捷,更重要的是其傳播的內容非常廣泛,且信息更新速度非常快速,在這樣的發展環境下,教師與學生要想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必然要在大量的信息中進行挑選,大大增加了信息挑選的難度,從而導致出現錯誤的判斷,從而影響教學的正確性。更重要的一點是,在新媒體環境中,學生與教師都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與此同時也可以使信息的傳播者,這樣更增加了信息篩選的難度。更重要的是現在網絡上的很多信息內容并不正確且健康的,很多低俗的文化也在影響著思想政治教學的有效性。正是因為網絡上存在大量的不健康的內容,這對還處于成長階段的學生們有著很消極的影響,正是受這些不健康內容的影響,大大增加了當前思政教學的難度,從而導致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無法順利的開展。
2.新媒體虛擬平臺降低了學生的主體性
雖然互聯網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學習及交流方式,并且在這種方式的影響之下,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從而大大的推動了社會的發展與創新。但受到虛擬網絡平臺的影響,很多學生的主體性逐漸被削弱,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在虛擬的平臺之上可以自由而表達自己的看法,并且不承擔任何的責任。由于中職教學階段的學生還沒有形成穩定的三觀,學生很容易在虛擬的平臺之上形成不良的思想品格,從而對自己的身份認識不夠透徹,導致學生對自身定位出現偏差,從而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現在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過分沉溺于網絡,從而導致學生在網絡之中迷失自我,甚至降低學生在現實中與他人的有效溝通。長此以往,學生會對網絡產生過度的依賴,從而脫離現實生活發展的軌道。正是因為網絡發展的這種虛擬性,才導致思政教學的效果達不到社會發展的要求,從而培養出的人才也無法與社會發展趨勢相符合,阻礙學生個人能力的提高。
三、結語
由此可見,受新媒體時代發展的影響,我們要正確看待其對思想政治教育所產生的影響,首先,教師就應該創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并及時為學生指出網絡學習的關鍵點。其次,教師應該在思政課堂上為學生指明低俗網絡文化的危害,讓學生掌握網絡學習的正確方向,避免在新媒體環境中出現迷失自我的情況。最后,教師在思政教學中要積極運用這些先進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手段,這樣既可以豐富思政教學內容,又可以保證學生在發展的過程中明確網絡文化的利弊,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幫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找到思政學習的內在規律,從而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促進中職思政教學體系構建的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于伶義.新媒體對當代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6(12).
[2]王素連.淺談新媒體網絡環境下中職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國新通信,2016(2).
[3]王也.基于五大發展理念的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思路[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