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申
【摘要】本文先對銅精礦進口的現狀進行簡析,然后在供需關系和加工費等相關基礎上,對影響銅精礦進口定價的一些問題因素進行詳細分析與闡述。
【關鍵詞】銅精礦 進口定價 影響因素
最近幾年我國經濟一直在往上增長,是目前國際上經濟發展最快的一個國家。銅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材料,其同樣也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在國家工業產業發展之下,我國對銅原料的購買已經占據了整個全球產量的40%。我國當前面臨著銅礦資源短缺以及儲量少等情況,這就導致了我國在銅精礦上對國際市場十分依賴,這也就讓我國銅精礦進口定價比較偏高,同時也對我國銅企業的發展形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對銅精礦的進口現狀與影響定價的問題因素進行研究,有一定現實意義。
一、我國銅精礦進口現狀
銅是一種最基礎且重要的原材料,其被廣泛使用在電子、機械制造以及建筑等多個領域中。除了銀之外,在其他所有的金屬中,銅具有著最佳的導電性能這樣就讓全球每年在銅的消耗量上最大。我國每年的銅消耗量也不容小覷,是國際上的銅生產與進口大國。由于我國的銅資源較少,所以每年都要通過進口來對國內資源的缺陷進行補充。經過相關的實踐調查,在2013年到2014年的時候,由于銅的市場價格比較高,很多礦山企業的積極性較強,所以產能都得到了充分釋放,這樣全球銅礦產量快速上漲。而在2015年的時候銅在國際市場中的價格有所下跌,部分生產商業開始逐漸的減產,這讓一些銅生產國產量下滑,但是受到全球生產能力的擴張,銅精礦還是處于繼續增長的狀態。就全球范圍上看,銅精礦供應比較過剩。但是在我國內情況上看,由于礦產資源的儲量較少,所以銅精礦依舊比較短缺,每年依舊需要進行大量的進口。尤其是最近幾年中,國內銅精礦消費量逐步上漲,即便是在全球銅精礦過剩之下,我國銅精礦短缺的現狀依舊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就很有必要對銅精礦進口定價的相關因素和問題進行分析,這樣才能夠做好資源購買的計劃以及國內企業的發展路徑的規劃,以此保障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
二、影響銅精礦進口定價的一些問題因素
(一)供需關系
銅精礦的進口定價很大部分在于銅精礦全球供應量與國內的實際需求,供需力對比直接決定了銅精礦的買方市場與賣方市場,這樣也決定了誰在價格談判中占有主要地位。目前銅精礦的需求主要是在中、日、印等國家,在銅精礦需求量不斷上升的情況下,我國的銅精礦自給量只是其中的23%,而剩余的部分依舊需要依靠進口。而銅精礦資源主要是在南美、非洲以及澳大利亞等地區,依據全球的貿易結構看,銅精礦出口的集中度很高,主要是在智利與秘魯等地。就需求上來看,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加大了對銅的需求量,是國際上銅消費的主要國家,這也讓歐美地區的國家銅消費占比逐漸減少。在供給上來看,因為全球銅礦品味降低以及大銅礦的減少,在未來發展中全球銅精礦供應依舊會緊張。在這種供需不平衡的狀態下,進口銅精礦的主要權還是在供應商手中,這樣也就讓我國在進口定價上存在的劣勢,同時也對進口定價形成了一定的影響。
(二)加工費
銅精礦加工費,主要是指礦產商與貿易商向冶煉廠支付的加工費,也就是將銅精礦加工成為精銅的費用。這其中的加工費價格就會對進口銅精礦的采購價形成會直接影響,在通常情況之下,加工費與銅價格是正比關系。銅精礦供應過剩,國際銅價就會大幅上升。而隨著國際銅礦資源的逐漸緊缺,一些供應商國家出現的環境與礦山罷工等問題,這些都導致了銅精礦的供應量不足,這樣就讓銅加工費用會出現急速下降的現象。最近幾年中因為礦商的強勢地位,銅冶煉加工費也在逐漸的降低。在銅精礦供應不足以及冶煉產能擴展的矛盾未解決之前,在往后的幾年中,銅精礦加工費用會處于低位,這也會對會對銅精礦進口定價形成影響。
(三)匯率和對沖基金
除了上述的兩個主要影響因素之外,還有匯率等相關因素。目前國際上依舊是將美元作為標價,所以美元匯率變化能夠對銅價形成一定的影響。從一些歷史數據上看,美元匯率與銅價的趨勢呈現的是一種負相關系,美元上漲期也是銅價調整期,而美元下跌期是銅價上漲周期。除此之外對沖基金也是其中的影響因素,也對銅價的漲幅有著關鍵的作用。基金在銅價變化中相對敏感,所以在市場變化之前,會提前根據銅價上漲或下降來買入或售出,這些問題都會對銅精礦進口定價形成一定影響。
面對這些影響因素問題,國家需要通過對民營企業的的鼓勵,使其在國際資本市場上融資,同時也需要激勵企業參與到海外資源并購中,在銅精礦市場中占據一定的話語權。除此之外還要通過期貨的方式減少與避免銅價大幅波動形成的影響,以此來引進進口定價合理的銅精礦。
三、結束語
作為工業生產必需的一種原材料,銅精礦在我國的需求量一直在增加。由于國內銅資源的緊缺,所以一直對進口比較依賴,而進口定價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發展和國民經濟的發展。通過對影響定價的供需關系以及加工費等問題進行分析,這樣可以對銅精礦的整個生產到售賣過程進行了解,進而制定合理的進口購買方案。
參考文獻:
[1]王中奎,徐愛華.世界銅精礦供需狀況分析[J].世界有色金屬,2010.
[]郭頌.銅精礦決定銅利潤[J].中國金屬通報,2011,(34).
[3]宋修明.煉銅企業管理探索與實踐[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12.
[4]徐凌云.銅精礦貿易結構對中國銅精礦市場的影響[J].科技和產業,2011.
[5]顧金泉.進口銅精礦短缺問題不可小覷[J].中國檢驗檢疫,2011.
[6]逢猛,李春棠.淺析銅精礦加工費TC/RC [J].資源再生,2010,(3).
[7]成海榮.破解中國銅精礦市場難題[J].中國有色金屬,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