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禮平
【摘要】誠信要求做人誠實守信,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所培養的人的優良品德之一,當代大學生誠信缺失問題尤為突出,嚴重影響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本文通過分析當今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從學生工作角度提出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對策建議,以期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為國家培養合格人才。
【關鍵詞】學生工作 誠信缺失 誠信教育 對策
筆者從事高校輔導員工作七年,從學生工作實踐中探析出大學生誠信方面出現很多問題,并積極尋找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并且通過學生工作實踐探索出一系列的誠信教育對策。
一、大學生誠信缺失的表現及原因分析
(一)考試作弊與抄襲作業
考試作弊己成為高校的一個常見現象,從事輔導員工作七年,處理了很多次學生考試作弊的事件,其中包括普通的期末考試與國家級的英語四六級和計算機等級考試。其作弊形式包括夾帶資料,用手機上網搜索考試答案,找人代考,拷貝考試答案等。考試作弊的原因主要是想考試及格能夠獲得學分,或是取得高分獲得獎助學金,或是拿到等級證書,追溯其主要原因還是高校對大學生的誠信教育缺失。
抄襲作業也是大學生誠信缺失的一個方面,很多大學生認為,大學不同于中小學,完成作業只是為了平時成績,而不是為了把一個問題弄懂,據筆者與學生談話中了解,有很多同學現在都不是自己完成作業,等班上愿意做作業的同學把作業完成了以后,拿來“借鑒”一下,有科任老師反映,此類抄襲現象嚴重,連錯誤的答案都是一樣。
(二)獎助學金評定及助學貸款
國家對大學生的資助力度越來越大,然而許多大學生為了評獎助學金而弄虛作假,綜合素質加分不實事求是填寫,虛報參與活動,制作假的獲獎證明材料等。獎助學金的用途是幫助大學生更好的完成學業,但通過了解,現在很多的大學生把獎助學金用在購物,吃喝玩樂上面,用于學習上面的錢不多。
隨著國家提出生源地助學貸款政策以來,幫助了許多因為繳不上學費的大學生完成了學業,然而畢業生拖欠助學貸款的事件屢屢發生,這就導致社會對大學生的誠信問題越來越質疑,這也是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不足之處。
(三)拖欠學費
學校計財處每學期都要列出各學院欠繳學費和其它費用的同學名單及金額,輔導員找這些同學談話,了解其欠費的原因,有些同學故意欺瞞老師,說是家里并沒有拿費用給他們,但輔導員通過給家長打電話了解,他們是把錢已經打在學生的銀行卡里了,有很多同學都說把錢花了或是把錢用在投資掙外塊了,這些現象也是大學生誠信缺失的一個方面。究其原因,大學生的責任意義不強,大學生的義務認識不足。
(四)日常生活中的誠信缺失
有學生反映,現在有很多學生向其他同學借錢或是借物不歸還,這就導致同學之間信任感缺失,影響班級團結與學生之間的友誼建立。當今大學生的責任意識薄弱,承諾別人的事情辦不到,并且愛找各種借口為自己開脫。
(五)畢業生就業誠信問題
自從高校擴招以來,大學生就業難就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有部分大學生為了找一份好的工作,不惜弄虛作假,偽造假證書,假文憑及假的社會實踐經歷。大學生在擇業過程中的違約行為經常發生,包括不賠償違約金,不履行違約責任等。此類行為嚴重影響到學校的聲譽及社會就業單位對學校的認可度。
二、大學生誠信教育對策探析
(一)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
高校應從新生入校開始,就建立大學生的誠信檔案,學校可制定誠信檔案記錄表,新生入學教育的時候填寫好基本信息交與輔導員保管并記錄。在校期間,如學生是否有考試作弊,如有,就詳細記錄考試作弊的時間,地點及類型;是否有拖欠學費及其它費用,如有,寫清楚原因;是否有違約行為,如有,寫清楚違約原因;是否有助學貸款,如有,填寫貸款金額。
此類檔案在畢業的時候列入畢業生人事檔案中,這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約束大學生在校的不誠信行為,在新生入學教育時,著重強調此類檔案的意義,并告誡大學生,這類檔案關乎個人以后在社會中的發展,一定要引起重視。
(二)開設大學生誠信教育通識課程
高校可以把大學生誠信教育作為一門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課程來實施,大學生必須取得相應的學分才能畢業,這也是大學生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類課程可以由各院系書記或是輔導員教授,開設時間為大學第一學期,這樣可以系統的傳授誠信的概念及含義,以及誠信行為如何實施,不誠信的后果如何等等。在課程教授過程中,通過案例分析以及課堂討論使學生知道誠信的重要性。
(三)定期開展誠信教育專題講座或活動
在新生期間實施了誠信教育通識課程,以后每學年學校應有計劃開展誠信教育專題講座或是活動,更加強化誠信的重要性,加強誠信教育的宣傳力度。學校可以組織誠信主題征文,誠信標語打造,誠信漫畫繪制或是組織各班級開展誠信教育主題班會評比,這樣可以提高大學生對誠信的認知度,從而減少大學生誠信缺失的行為表現。
(四)重視畢業生就業過程中的誠信教育
現在大學生違約行為越來越普遍,嚴重影響了就業單位對學校教育的認同度,因此,學校應在畢業年級開展就業誠信教育,引導大學生正確對待擇業過程中的違約行為,同時加強大學生的責任意識,在此過程中,引導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是非常重要的,避免盲目的攀比心理而導致的違約行為。
三、結語
以上筆者從學生工作角度探析了大學生誠信缺失問題的主要表現及原因,通過工作實踐探索出誠信教育的對策,以期改善高校大學生誠信缺失問題,以此來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更多合格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劉艷華.新形式下我國大學生誠信缺失問題及對策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3).
[2]刑鳳霞.當代大學生的誠信危機及其對策初探[J].新西部,2017,(2).
[3]張國偉,張霞.大學生作弊普遍化成因分析及高校教育管理對策[J].高教學刊,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