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雯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新城區留守兒童的數量在急劇上升,由于情感上的缺失導致了許許多多的問題。在新課程改革的大潮下,筆者嘗試運用繪本閱讀結合教學的新方法對新城區留守兒童進行情感治療。本文將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研究闡述:新城區留守兒童情感困境與成因與繪本閱讀治療法;用多姿多彩的繪本閱讀打開他們心靈的窗口,幫助新城區留守兒童獲得更積極的情感體驗。
【關鍵詞】情感教育 繪本閱讀 留守兒童
一、引言
隨著新時代的發展,在許多一線城市的邊緣出現了新一代的城區,它們擁有著年輕的力量,被稱為“新城區”,在“新城區”里相當一部分的人開啟了“出差模式”往返于各大城市,各個國家之間,從而也出現了一類新的弱勢群體——“新城區留守兒童”。與農村留守兒童不同的是,這里的孩子因為長期“出差在外”的父母,他們通常被交給祖母祖父等長一輩親人教養,享受著優渥的物質條件的同時,也獨自忍受著精神情感上的缺失,通過一些異樣的方式來發泄自己內心的苦悶或者封閉心門憂郁難耐。
在新的素質教育大背景下,因地制宜,幫助這一類孩子脫離情感困境也成為了教師必須解決的問題,為了培養新城區留守兒童進行情感治療并且結合語文教學我曾嘗試過許多方法,通過教學實踐,尋找到一種新型的治療方法——“繪本閱讀治療法”。通過繪本閱讀,打開孩子心扉,繪本閱讀一方面幫助新城區留守兒童建立自我意識減輕其在精神上的痛苦,另一方面還能成為新城區留守兒童心靈上的依托,帶來更多積極健康的情感體驗來彌補其在感情上的缺失。關于新城區留守兒童情感現狀和“繪本閱讀法”,我的研究如下:
二、新城區留守兒童情感問題與成因
1.家庭因素
在家庭成因中造成這個問題一方面是親情的缺失,另一方面是長輩的文化程度受到了限制。較之成績或老師的贊賞,小學階段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支持與關愛,這是他們生活的情感基礎,在情感基礎上一旦出現缺失或完整的情況就極有可能影響到他們的成長和日常生活出現許多問題行為,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某種障礙或者心理疾病,例如自閉癥、憂郁癥等等。另一方面爺爺奶奶等長輩也受到了身體情況和文化程度的影響,對于孩子較為驕縱,喜歡從物質上滿足卻難以跟上時代,走進孩子內心,并且缺乏好的教育方法,對于新城區留守兒童的問題行為他們大多都束手無策。這些都導致這些留守兒童在學校不學無術,在家里肆意妄為。遭受挫折之后柔弱無助,寂寞空虛,對父母充滿怨恨,叛逆,對今后的健康成長非常不利。
2.學校因素
城區留守兒童其實在學校是一個平凡又特殊的群體,一方面他們都其他的孩子都一樣擁有健康的身體和正常的學習能力,但是在另一方面,心理上城區留守兒童是存在一定的缺失和畸形的,也不容易被教師注意到,常常被忽略,很難及時給予心理輔導和關懷,這導致他們越發的孤僻,或者為了得到心理情感上的滿足做出一些過激行為來吸引老師的關注。發現問題后由于受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的制約,學校無法為他們提供心理輔導等服務,導致情況愈發嚴重,孩子產生自卑、早熟、厭世、憂郁等不良情緒。
3.社會因素
新城區的留守兒童年齡小,家庭條件優越,由于長期的情感缺失導致的種種后果,形成叛逆的性格就很容易受到社會不良習氣的影響,可能流連于網吧、KTV、私人影院等不適合兒童的場所,甚者引發未成年犯罪問題。而社會上關于娛樂場所等管理機制還未完善,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三、繪本閱讀治療法
1.“打開心靈窗口”故事情感治療
“故事閱讀治療”是通過把一系列故事素材系統運用在治療兒童心靈傷痛上的古老藝術。而繪本是結合圖畫和文字來敘述完整故事的一種新型的閱讀素材,它簡練生動、精致豐富,擁有不同的色彩和豐富的情感內容,又緊密聯系著兒童的生活實際,能深深觸動兒童心靈。通過一系列“治愈繪本”的閱讀,例如:《世界停在你吻我的時候》《你還愛我嗎?》《爸爸的胡子想我嗎?》《團圓》,繪本閱讀不僅可以觸動孩子們親情上的那根弦,給情感缺失的孩子們帶來久違的家庭溫暖還可以對新城區留守兒童進行一種情感性的心理暗示,走進其內心,消除它們的不信任感和孤獨感。
2.“樹立心靈榜樣”正面角色代入
通過對繪本故事的詮釋,孩子們會在繪本故事中尋找到自己喜愛或者向往的角色,對于繪本中的角色有一定的情感認識,能根據社會道德規則和心中的是非觀念對角色進行情感分類,出現喜愛和厭惡等評價。在這一心理基礎上利用一些正向品質的角色“樹立心靈榜樣”對新城區留守兒童進行道德價值引導可以糾正或者減少一些問題行為的發生,也在其心中創造了一個虛擬的同伴,代入到他們的生活中成為其心理和行為的指南針。
3.“促進心靈成長”積極情感體驗
情感教育是小學低年級階段德育的重要內容,是以關注教育過程中幼兒的態度、情感、情緒為重心,以促進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為目的的教育過程。繪本閱讀能夠通過精彩的故事情節和圖畫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給孩子帶來豐富的情感體驗,讓其跟隨著角色在情節發展中獲得積極的情緒情感體驗。作為一種載體和途徑,繪本閱讀促進兒童心靈上的自我成長,在繪本的世界中,他們加深對世界、他人、自我的認識,體會到生活的樂趣和父母的艱難,從而走出感情的桎梏,變得積極樂觀。
四、小結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童話故事—這是兒童思維活動、高尚情操和志向的生機勃勃的源泉。”新城區留守兒童是容易被大眾忽略又急需要關懷的弱勢群體。因此,在教育中我們需要尋找一種最貼近其心靈的方式來填補他們在感情上的缺失,通過繪本閱讀這一創新的治療方法,不僅能夠創造一個美好溫馨的故事世界來撫慰其在心靈上的傷痛,還能拓展其思維,讓他們進一步感受和理解繪本作品中的情緒情感,培養正面積極的心理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