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麗冰
【摘 要】小學語文單元教學是廣大語文教師在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后最終探索出的全新教學模式,相較于以往的單篇教學模式,單元整體教學更加注重每篇課文之間的內部邏輯關系,有利于幫助學生建立系統(tǒng)的語文知識網絡結構體系,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學習能力。本文充分考慮了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學習偏好,結合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了實現(xiàn)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有效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 單元整體教學 策略
語文是一門重要的人文學科,不僅在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直接決定了學生總成績的高低,而且能夠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有利于其他學科的學習。新課程改革順利推行后,不少小學已經開始推行小學語文單元教學的教學策略,教師在課前根據(jù)每篇課文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進行簡單歸類,對教材課文進行大膽的取舍,突出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這種教學模式一經推出取得了不錯的教學反響,能夠切實解決傳統(tǒng)語文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但是,由于缺少相關方面的教學經驗,所以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存在不少的問題,學生語文成績還沒有得到明顯提高。
一、樹立整體教學觀念
新教學形勢下,教師應該積極樹立整體教學觀念,在整體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素養(yǎng)的前提下,堅持讀寫結合、精講巧練的教學原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突出教學重難點,把零散的教材制定篇目有機結合起來,幫助學生建立起一個比較系統(tǒng)的語文知識網絡框架。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語文學習最終目標絕對不僅僅是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教師應該更加注重學生的語文知識實際運用能力,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的語文知識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教師的整體教學觀念不僅僅表現(xiàn)在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等方面的整體性,更重要的是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語文學習整體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里的語文學習整體能力既包括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還包括學生自學、復習、小組合作等其他方面的學習能力。這些能力并不是相互獨立的,它們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彼此影響,以聽說讀寫為例,聽應該是最基礎的語文學習能力,學生首先能夠基本分辨每個漢字的讀音才能進行下一階段的學習,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然有不少教師違背了這一教學規(guī)律,忽略了聽的教學重要性,導致學生的語文基礎不扎實,影響了后一階段的語文學習。
二、做到教學目標全局觀
教師只有明確了教學目標,樹立了比較系統(tǒng)全面的教學目標,才能如期完成教學任務,取得不錯的教學成果。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學習經驗還比較少,因此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目標主要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應用能力,促進學生語文學科素養(yǎng)的協(xié)調發(fā)展,各教材編者以這一總教學目標為主要參考依據(jù),層層細分為各個單元的小塊教學目標,引領學生逐漸積累語文學習經驗,在一個接一個的單元學習過程中提高語文學習能力,最終達到總體學習目標。因此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首先應該仔細揣摩教材編寫者的編寫意圖,弄清楚本單元的主要教學目標以及這一教學目標在整體教學目標中扮演的角色。針對不同的年級,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制定相對應的語文學習計劃,從識字和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這五個階段來劃分,每一個學習階段的學習目標都是上一個學習階段目標的延伸。
三、引導學生進行單元整體預習
預習能夠幫助學生整體了解未來所要學習的內容,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明確自己可能存在的學習薄弱點,在接下來的聽課過程中更有側重點。在單元整體教學過程中,每一個單元之間一定有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教師可以以單元整體預習代替之前的節(jié)節(jié)預習,這種預習方法不僅能夠減輕學生的學習任務,還有利于學生建立單元整體知識網絡框架,明確單元整體學習目標,發(fā)現(xiàn)單元制定篇目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對文章中心有更加準確的把握。另外,在新課改推行的教學背景下,教師可以引入小組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首先根據(jù)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把學生簡單地分為幾個不同的學習小組,然后要求各小組進行分組預習,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切實改進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教學弊端,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提出自己不同的地方,小組成員共同解決問題,大大提高語文預習效率。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利用小組交流合作的模式進行單元整體預習,可以幫助學生意識到預習對語文學習的重要性,為今后的語文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帶領學生進行單元整體回顧
在每教完一個單元后,教師應該及時帶領學生進行單元整體回顧,及時解決學生在上一單元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下一單元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單元整體回顧”給學生提供了單元學習成果的展示平臺,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主要以語文園地為基礎,深入探索語文學習規(guī)律,幫助學生積累語文學習經驗。學生可以在綜合性語文學習活動中綜合運用上一單元所學習到的語文知識,提高自己的知識實際運用能力,及時發(fā)現(xiàn)上一學習階段的學習漏洞,避免它對下一階段的學習產生負面影響。單元整體教學對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篇和組重新進行了整合,使之更加規(guī)范科學,幫助學生明確語文學習目標,最大程度地減少了學生的語文學習盲目性,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整體感知能力。
傳統(tǒng)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下,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較低,課堂參與程度低下,學習效果不明顯。單元整體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它成功解決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大部分弊端,符合新課程編排的特點,幫助學生建立系統(tǒng)全面的語文知識網絡結構體系,培養(yǎng)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但也正因為這一教學模式具有很強的創(chuàng)新性,所以教師缺少相關的教學經驗,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不少的問題,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有待進一步提高,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敏銳地發(fā)現(xiàn)學生普遍存在的知識薄弱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單元整體教學,嘗試站在學生的角度上設置教學計劃,強化教學效果,讓學生更加適應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萬素花,陳曉麗.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實施[J].教學與管理,2016,6(15).
[2]王琳.小學語文單元整體的教學的實施研究[J].教學研究,2014,11(3).
[3]朱燕琴.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研究[J].語文教學研究,2015,2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