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林濤
【摘 要】微課是現代化教學中長篇大論的終結者,其短小精悍的微視頻,可提煉出教學中的重點元素,讓學生快速抓住當堂課的重點,秉持正確的思維方向不斷去探索真知灼見,小學數學中錯綜復雜的字符演練,對于心智啟蒙階段的學生來說難免感到力不從心,傳統的板書教學難以將數學的原理闡述清楚,教師慣于占用大部分的課堂時間滔滔不絕的口頭講授,為讓學生對于知識的領會更深,重復性的針對一個數學重點詳解,但取得的教學效果差強人意,學生也在這樣的教學形式下,難以有自主發揮的機會,對數學的理解始終停留在淺層面,不利于自身素質的提高,還需小學數學教師充分發揮出微課的功效,改善教學的弊端。
【關鍵詞】微課 小學數學 教學 運用
隨著科技的更新換代,多媒體設備引進課堂已經成為眾所周知的變革內容,微課在科技的推動下,成為一種新型的數學變量闡述形式,其形象化的直觀演示,將數學抽象的知識內容二次轉化為具體的事物,學生有機會根據圖文并茂的數理描述發散思維,結合熟知的內容獲得新鮮的咨詢,同時微課涵蓋的內容較為豐富,基于教材的本身拓展相關的知識體系也較為便捷,可促使學生以宏觀的角度掌握數學,從而達到思維延伸、舉一反三,教師應了解微課的應用方式,在數學課堂的恰當環節將微課合理的糅合進來,推動數學教學的有序變革。
一、輔助運用,消除混淆思維
微課是一種課堂的輔助教學方式,雖然微課的導入使得數學的課堂更富趣味性,但是小學數學教師應明確微課的應用途徑,以免顧此失彼的再次造成課堂單調性,在數學教學的恰當契機下,利用微課消弭學生對數學的逆反心理或者在數學理解中的混淆思維,及時幫助學生排憂解難,微課的應用應根據學生的基礎水平與喜好標準進行,改變固步自封的教材內容臆測推斷滲透,免于課堂效果不如預期完美,在課堂教學環節遵循“學生主體”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反饋調動微課推進課堂的進展。例如,在教學“長方體與正方體”這一課時,組織學生課前分組討論課本教材并觀看微課中對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畫法與說明,讓學生對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有基本的了解與認識,同時也能掌握系統的文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容易受到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影響,尤其是在面積的算法過程中往往會漏掉除正面以外的其他五面,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加深和鞏固對這一塊的印象與操作,并以微課的形式重組與再現長方形與長方體、正方形與正方體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幫助教師更好、更快地完成教學任務。
二、課前運用,打好課堂基礎
課前是一個以“預習”為主的學習環節,對于新的知識點,學生多少都會存在一些疑問,而傳統那種以單純看書進行預習的方式,則更會使學生找不出數學教材中的重難點所在,甚至還會使學生對預習產生“無從下手”的感受。而微課則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快速而準確的把握新課中的重難點、解決學生對新知識產生的疑惑。例如,在進行“幾何旋轉”的預習時,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立足于生活,給學生安排收集生活中旋轉的圖片的預習任務,并讓學生通過網絡進行共享。之后,教師要將幾何旋轉這一課中的重難點進行篩選整合,再將學生收集的能使用的資料進行整理,制作成微視頻,讓學生借此來對幾何旋轉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進而到達全面有效的預習目的。課前微課的教學重點應當是幫助學生打好基礎、解決疑惑,使學生獲取正確的新知識。
三、疑惑運用,解決重點問題
傳統教學中,教學的重難點也是教師最頭痛的問題。教師往往設計大量的環節或者練習讓學生學,而微課可針對難點問題以直觀的形式呈現,讓學生陜速接受。例如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中,角的大小是學生理解的一個重難點。數學書中有一個邊更長的角,和一個邊更短的角,提問:“哪個角大?”大部分學生都認為是邊更長的角就大。在學生還沒學如何度量角的情況下,學生難以比較。于是我利用自制微課,通過投影播放,把兩個角進行重疊,學生很容易就發現兩個角是一樣大的。很快得出結論: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系。再利用投影,演示兩邊的張口越來越大,讓學生發現并得出結論:角的大小與兩邊的張口有關,張口越大角越大,張口越小角越小。就這樣,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化難為易,掌握了這部分難點知識。微課是針對某個知識點而制作的,適合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深度學習,對于沒有掌握該知識點的學生,課后通過微課學習,進而掌握該知識點。對于已經掌握該知識點的學生,課后通過微課學習進行鞏固。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去學習其它優秀教師的微課、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有條件的學生也制作微課,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
四、課后運用,深入探索原理
課后學習不僅是一個以“復習鞏固”為主的環節,同時它更是一個幫助學生實現升華的重要環節,為此,教師應當要充分的利用起學生的課后時間,借助微課,使學生課上學到的知識更加的系統化、結構化、深刻化。例如,在學生學習完“公頃與平方千米”后,教師就可以制作相關的微視頻,讓學生在課后觀看。在視頻中,教師可以先提出問題:如何知道我國某些地區的面積?之后再進行具體的解答和實際操作,以此來使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掌握具體的解決方法。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新知識,教師還可以給學生適當的布置一些課后任務,讓學生在實際的動手操作中掌握技能、內化知識、發展思維。當然,在微課教學的最后階段――課后運用,教師還能夠創新一下教學方式,邀請家長陪同學生一起觀看教學的微視頻,在提高學生數學素養、拓展學生學習視野的同時,拉近學生與家長之間的關系,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樣不僅有利于增進學生與家長之間的感情,同時還有助于實現家長與學生之間的相互理解,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真正的發揮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價值。
五、結束語
微課是一種新興的教學資源,但在實際研究過程中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微課,也不能為了追求形式而忽略質量,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才能使微課更好地服務小學數學教學。
參考文獻
[1]梁培斌.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12:50-52.
[2]谷傳文.微課資源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5,18:68-70.
[3]玄建華.淺談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山東教育,2015,Z1:89.
[4]陳雪丹.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5,9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