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波
【摘 要】生物課是當代的重大科學課題,然而卻又是至今依舊了解甚少的最基本的生物學問題。我們從初中開始接觸這門學科,高中學生對生物課并不陌生。這門學科有著更加難懂的知識概念,而且所要考察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更高,所以教學方式很重要,一味的沿用傳統的教學手段,課堂氛圍會很沉重,而且學生容易滋生抵觸心理,生物教學質量就難以提高。本文主要就是研究生動趣味性的高中生物教學帶來的作用,進而探討相關的措施來提升高中的生物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 生物教學 生動有趣
一、引言
當前的教學方式應該更加注重學生學習習慣與能力的培養,以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為核心。讓生物課生動有趣主要就是幫助學生不受書本的約束,通過實踐去理解,去檢驗真理,幫助學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識與技能,能夠快速的將書本知識運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中。這樣一來,學生會自覺主動的學習,寓教于樂,并且學以致用,通過虛實結合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書本知識,同時豐富了學習的體驗感,增長了見識,也是素質教育環境下的一種嘗試。
二、高中生物課程生動趣味的意義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人們越發對于教育的重視,也知道了傳統的教學課堂中,光是沿用落后的教學觀念以及手段,是無法幫助學生去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的,而且生物課程又是一門能夠幫助學生培養思維邏輯能力的重要課程,如果光是將書本上的知識、概念、定理、公式以及解題過程給學生強行地進行灌輸,學生很難去理解生物方面抽象的問題,光是死記硬背的學習生物是非常有困難的,而且在傳統的教學課堂中,老師就是一味地進行教材的朗讀,而學生被動學習,導致很多抵觸學習的心理會被滋生,不注意師生間的互動交流,整個教學課堂的氣氛也比較沉重,這對于學生學習生物是非常不利的。
現階段下,教師積極的融入體驗式教學,在課堂中創設不一樣的學習情境,開展合作討論,并且通過實驗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從而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幫助學生能夠在適當的場景中自然的去吸收知識和技能,潛移默化中學習到生物的相關概念以及思維邏輯,可以更好地幫助他們智能的開發與發展。當然趣味性的教學也是我們每一個學生所青睞的一種學習氛圍,學習過程本是學生為主體,老師發揮引導作用,才能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趣味生動的教學,使得抽象的知識可以更生動形象,生物課堂就會充斥歡笑與輕松,這種環境下,學生的學習熱情會有質的提升,師生關系也能更加緊密。
三、如何讓高中生物課程生動趣味
1.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高中生因為學業壓力大,所以會對于一些新穎的事物充滿興趣,在生物教材中,教師積極地將書本知識和故事場景進行融合,創設出一些比較有趣生動的故事情境,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這種氛圍下的教學課堂,不但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互動,而且能夠極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讓他們在這些有趣的場景中獲得能力的提升以及知識的融會貫通。另外就是創設活動情境,教師引導學生去利用學習的工具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組合和觀察,培養他們的空間邏輯能力,分析問題并解決疑問,在他們的腦海中形成流程化的概念,通過活動去體驗學習的樂趣,解決問題也能帶給他們一定成功的喜悅。像這種身臨其境的教學方式,能夠加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便于理解抽象的生物概念。
2.合作式學習,培養團隊意識
生物課程學習更注重同學之間的協作精神,實驗探索也需要團隊合作,也要講究場合和周邊的環境。所以我們要創立能夠使團隊協作得到良好發展的環境,環境大致情況如下:
第一,不能過于封閉,這主要是為了同學之間,同學與老師之間能夠更好的交流。
第二,環境不能被條條框框所固定,也就是說環境應當是開放的。實踐教學的工具可以是手機、計算機等科技含量較高的電子產品,這樣更便于他們的信息交流。
合作學習的目的就是幫助學生培養合作意識,能夠通過這種形式來使得學生互幫互助,增進交流溝通。因此教師需要全面的分析每個學生的特征,在開展這些合作學習的活動時,要不停地走動,鼓勵一些內向的學生踴躍的去發言,并且給予適當的表揚,促進整體的能力提升。并且科學合理的開展合作討論活動,基于實際的教材內容,以達到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和合作意識提高的目的為核心,提出一些有難度并且有意義的問題,通過合作學習,鼓勵學生應用多樣化的解題方式以及思路去思考問題,這樣一來不僅能提高整體的參與度,也能實現他們各方面能力全面提高的目標。
3.生活化教學
生物源于生活,為了能夠實現高中生物教學的生活化,就需要老師去思考書本上的知識內容如何更好地貼近生活,要努力地去把生物的知識點和實際的生活內容緊密的聯系起來,并且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去想象自己的生活經驗,讓他們真實的感受生物的生活化。也只有這樣才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便于理解和掌握書本知識,融會貫通,解決實際問題。除此之外,生物教師也要優化教學場景,解決現階段下單一的舉例子教教材的現狀,組織學生一起發揮想象,結合生物知識與生活,利用現實生活中的素材來展開教學,幫助學生去發掘生物的魅力,以此提高興趣愛好。
針對課程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了解學生的前續和后續課程,分層次按知識點進行課堂講授。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理論聯系實際,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及先進的軟件進行仿真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互動式教學,加深理解,提高教學效果。
四、結論
綜上所述,高中生物的學習對于很多邏輯思維能力與想象力欠缺的學生來說,難度很大,教學方式陳舊傳統,不但無法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嚴重的可能會喪失學習生物的興趣,收獲不會太大,所以讓生物課變得生動有趣,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知識概念的理解自然順理成章,學習效率提高了,學生也能實現全面的發展。高中學習生物的關鍵還在于高中生是否有學習生物的興趣。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注重學生身心的感受,結合高中生年齡段的特點,努力的形成一種能夠使學生產生積極學習態度、不斷提高中生各項能力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杜春艷.淺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生活化[J].快樂閱讀:下旬刊,2013(12)
[2]李成貴.情境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5(17)
[3]苑嵐沁.高中生物課堂中的趣味性策略[J].學生之友(高中版),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