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麗莉
【摘 要】在現代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強調學生的識字教育。因為小學語文教學就是為學生的成長發展打下基礎,因此語文教學就必須要強調學生的基礎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在小學階段,識字教育是基礎中的基礎,因為只有做好識字工作,學生才能夠進行其他方面的內容的學習,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強調識字教育,通過識字教育,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打下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 識字教育 教學方法 思考建議
在現代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識字教學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因為只有做好識字教學,才能夠保證學生有進行其他方面的知識的學習的能力,而如何才能夠做好識字教育呢?我認為小學階段,語文教學必須要強調基礎性,因為小學階段的教育就是為學生日后的成長和發展打基礎,在進行識字小學的時候,教師同樣需要強調教育的基礎性,只有做好基礎性的教育,才能夠解決好在學生在日后的學習和發展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識字教育需要根據實際教學情況以及教學的內容,靈活地調整教學的方式,在實踐的過程中找到教學的最有效的模式。
一、理清識字教學重點,綻放識字教學魅力
識字教學對于小學生來說是非常關鍵的,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教學環節,識字教學的質量直接關系著小學生今后的識字量,甚至影響學生的語文水平。在教學的過程中,陌生字肯定會有很多,難易程度也是不一樣的,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教師不加以整理,盲目教授的話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負擔,因此教師需要對教學的內容進行合理規劃。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引入能夠有效的幫助教師解決這一問題,在教學準備階段,教師就可以以制作課件的形式來進行重難點的歸納總結,識字教學的難點對于小學生來說主要就是字形上比較復雜的學習起來比較困難,小學生在學習寫字的初級階段主要就是靠著模仿將文字寫下來,過于復雜的形式會讓學生產生畏懼的心理,這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演示功能,將復雜的漢字拆分開來,讓學生從簡單到復雜的逐層學習,形成一個過渡,這樣一來學生不會覺得漢字學習困難,同時也能夠有效的提升教學效率。
比如,在學習“磨”這個字的時候,學生對這種半包圍結構的字還不是很了解,所以會覺得比較困難,這時教師可以在課間以“多字合一”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先顯示“廣、林、石”這些字,這些簡單的字是學生之前就學習過的,對于這些字肯定是不陌生的,然后利用多媒體將這些字組成一個字,也就是“磨”,將復雜的字拆分開來,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同時對字體結構也會更加了解。
二、創新識字教學,綻放識字教學魅力
1.借助拼音,認讀生字
拼音是小學生認字的關鍵,在隨文識字教學方法的運用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借助課文中的拼音對生字進行認讀;課文的拼音標注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主要特點,學生可以自己根據拼音進行拼讀,掌握沒有學過的生字,并且能夠很準確地讀出讀音;教師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生字的習慣,讓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得到增強;待學生對生字的掌握和記憶都得到強化之后,教師可以對學生掌握生字的情況進行檢測,讓學生可以在沒有拼音的輔助下認識漢字,促進學生詞匯量的增加。
2.結合課文語境,理解字義
學生對生字的掌握程度與課文的教學效率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只有掌握了生字,學生才能更加順利地讀通課文,了解課文中更深刻的內容;所以隨文識字教學方法應該結合課文語境,讓學生更好地認讀生字,比如,在《柳樹醒了》這一課的學習中,第一段的內容包含了三個生字,學生通過大聲的朗讀體會這一段內容的語境,體會作者運用的擬人手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字義。
3.隨文記字形
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識字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師要運用隨文識字教學法對生字的字形進行分析,讓學生掌握更多不同的識字方法,提升小學識字教學的效率。首先教師應該激發學生對漢字的學習興趣,在學習課文的時候把漢字的教學進行分散,降低識字的難度,鼓勵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生字;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春雨的色彩》這一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先讓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并標出不認識的生字,然后教師讓學生自己討論記住生字的好辦法,比如偏旁識字、形近字比較、形象記憶法等,加強學生對本文生字的記憶。
4.形近字組詞法
這是小學階段考試中學用到的題型之一,在識記時將形近的兩個字同時講出來,進行區別,組詞理解,會讓學生的頭腦中形成有效的記憶,再結合具體的字講清字源字理,埋下根深蒂固的種子。
5.加一加,減一減
此種方法與上文中提到過的形聲字的方法可以混合運用,還可以是換偏旁,或者加一筆、減一筆等,不再一一舉例子。
小學識字的方法多種多樣,這里只列舉了常用的與大家一起分享。識字是為更好地實現《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的其他目標做準備,因此,不是識了記了就結束了,更重要的是在不同的語境中運用,真正地理解字意,學會運用。當然復習是鞏固識字教學,提高識字率的有效措施。
總之,新課標中增加了低年級的識字量,旨在使兒童識字提速,盡早開始閱讀,這對學生獲取信息、豐富知識、形成良好心理品質具有重要的意義。要想落實這一原則,就要轉變觀念,利用多種識字策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在生活中自主識字,并通過自主的閱讀,鞏固識字效果。
參考文獻
[1]錢玄同.中國文字形體變遷新論[N].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月刊,1919(1).
[2]熊杰.關于小學低段識字教學的思考[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