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鑫
摘要:推動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政府行使“社會管理”職能的題中應有之義。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讓全體人民過上好日子。要堅持建機制、補短板、兜底線,保障群眾基本生活,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中國專業體育運動員作為中國公民中的一個群體,其退役后的社會保障問題,理應屬于“一個完整的社會保障安全網”應該覆蓋之列。但長期以來,由于諸多原因,我國對專業體育運動員退役后的社會保障問題缺乏足夠的重視,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健全和完善我國專業體育運動員退役后的社會保障體系問題。
關鍵詞:運動員;社會保障;現狀;問題;建議
我國的分散管理體制使運動員社會保險管理陷于混亂,運動員社會保障體系被人為的割據,管理過程中相互沖突,缺乏必要的監督,工作效率低下。我們必須結合我國目前的的國情,借鑒集中管理和集散街和管理模式的合理因素,建立適合我國自身發展的運動員社會保障管理體系。
一、加快“體教結合”進程
“體教結合”培養模式是運動員可以充分利用高效的教學資源,實現資源互補,全面促進運動的發展,促進運動水平與文化素質共同提高,提升運動員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體教結合”的建立與完善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競技體育應逐步加快轉向體育和教育結合的發展道路。借助高校的優勢培養出高素質高水平的運動員,是我國競技體育發展所期望的結果,是我國經濟體與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解決退役運動員安置難得最根本的有效辦法。
二、完善運動員社會保障制度的設計
通過完善社會保障制度設計,提高制度變遷的適應效率。一方面,確保制度內在機制具有一定靈活性,建立適應運動員生命周期特征的保險繳費、管理、給付等實施機制,滿足運動員的多元化需求,各保障項目之間相互銜接,適應運動員職業高風險特點,有效減少運動生涯的不確定,降低風險。另一方面,運動員退役再就業日益多元化,制度設計又要適應保障制度碎裂化、區域發展不平衡的路徑依賴特征,與全國社會保障政策之間保持一致性和連續性,保證運動員退役后社會保障關系的轉移接續順利進行,實現城鄉之間、行業之間、區域之間的無縫銜接,形成全國統一的運動員社會保障制度。
三、解決運動員社會保障歷史遺留問題
中國運動員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是由政府推進的強制性制度變遷,政府有責任承擔由此產生的變遷成本,彌補部分運動員由于“非帕雷托改變”帶來的利益損失。可以通過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發行永久債券或福利彩票融資,從體育比賽的門票收入中收取一定比例作為保障資金,還可以通過開發固定資產,對外不常開放體育場館及設施,梯六部分作為專項資金等多種方式,多渠道籌集資金,對已退役的給予適度的貨幣化補償,實現與國家社會保障制度相銜接,對于在訓的社會保障賬戶進行補繳,化解歷史遺留的運動員保障債務問題。
四、切實做好運動員職業輔導及培訓工作,為運動員退役就業打下扎實的基礎
運動員的退役就業早在幾年前就成為運動員社會保障工作的大問題,一直未得到圓滿解決,其根本原因是運動員綜合素質低,社會競爭能力差。做好運動員就業前的職業技能培訓、職業生涯規劃與指導和就業咨詢與服務等,不僅能使運動員掌握一門在社會立足的技能,提高運動員的就業競爭力,也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運動員就業難的問題。
五、緊密結合運動員自身特點,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傷殘、醫療保險制度
在傷殘、醫療保險方面建設,要符合體育職業特點的要求,從基本上解除運動員的后顧之憂。目前,我國社會醫療保險體系正處去完善的階段,農村人口的參保意識得到強化,醫療保險報銷比例也逐步提高,但運動員的社會保障體系的傷殘、醫療保險難以跟上社會醫療保險的步伐,不具備明顯的特殊性。借助全民社會保障的改革,結合體育職業的特點,建立符合運動員參與訓練與比賽實際需要的傷殘、醫療保險體系。
六、完善運動員社會保障法律體系
運動員社會保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加強法制建設,在我國醞釀出臺《社會保障法》之后,專門制定關于運動員社會保障的法規,規范國家、地方、單位和運動員個主題的權利和責任,使運動員的權益切實得到法律保障,建立行業管理機構,監督檢查社會保障基金的征收、管理、經營和使用,保證社會保障關系的建立與轉移銜接,增強運動員對保障工作的信任,推動社會保障制度有效實施,保證制度的可靠性、穩定性和協調性,將運動員社會保障制度納入規范化、法制化的軌道,解決中國運動員“退役致貧”“傷殘難醫”“社保難續”的問題,規避競技體育制度風險和運動員人力資本投資風險。
七、充分考慮各個項目的實際情況區別對待
我國運動員的保障無論在職業化程度高的足球、籃球項目還是在職業化程度低的田徑、體操、游泳等項目都有一套保障體系,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比重失調的問題,特別是普遍存在社會統籌保障和商業保障兩個方面保障無力的問題。所以,我們在對運動員保障體系進行重構的過程中,有必要遵循區別對待的原則,充分考慮各個項目的開展現狀及發展趨勢,對項目依據其職業化程度高低進行分類,然后針對性地對各類項目制定改革方案。
八、結論
健全與完善運動員社會保障體系,旨在解除運動員對在訓練和比賽過程中產生意外事故、退役后生活保障的后顧之憂,充分維護運動員的合法權益,與我國提出的以人為本、重視民生與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相符合。重構與完善運動員社會保障體系,是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和彌補現有體系存在的不足,對我國競技體育的可持續、健康、快速地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近年來,體育政府部門在優秀運動員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方面也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一些省、區、市還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具體措施,尤其是在運動員的醫療保險方面與商業保險公司合作,在險種的選擇、保險的范圍、保險的程序、理賠的標準等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經驗。這些都可為建立全國范圍內的優秀運動員的社會保障制度提供經驗借鑒。再者,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也為建立優秀運動員的社會保障制度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