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靜
(江蘇省南京市南部新城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江蘇 南京 210022)
從國內外建設發展較為成功的高鐵樞紐經濟區看,高鐵樞紐經濟區主要依托的要素包括:良好區位、交通樞紐、科學的城市功能和產業發展定位、高品質公共空間以及低碳智慧理念技術植入等方面。本文選取以下4個地區作為經驗借鑒。
憑借臨近高鐵樞紐的區位優勢和自身便利的交通條件,采取科學的發展模式,成為較為成功的樞紐經濟區。其經驗主要有:良好的區位條件,位于日本東海道新干線東京都經濟圈。便利的交通條件,有2條鐵路線通過,兼具貨運和客運功能,與地鐵站短程轉駁。產業分區發展,高輪區域內有大量酒店、高層住宅及文化設施,配套博物館、禮品店和咖啡館等;港南區域則發展成工業區,設高檔寫字樓、商場、批發市場。公共空間宜人,品川站塑造了嶄新的城市中心形象,成為新的景點,高輪公園、公共廣場的設計增加了城市親和力。
隨著巴黎至里爾高速鐵路建成,“歐洲里爾”大型城市新中心項目啟動,推傳統工業城市向現代化綜合性區域中心城市轉型。其經驗主要有:獨特的區位條件,里爾是歐洲高速鐵路網絡中連接歐洲中心城市的交通樞紐。多種交通方式組合,提高疏散效率,增強可達性。城市綜合功能融合,在商業中心復合體上設置酒店、辦公、住宅等,還規劃有大型會演、辦公、文娛、會展等多種功能,增加了城市活力。注重城市新形象與公共空間的創造,增加城市親和力。
按照國際化標準,復合發展交通樞紐功能。其經驗主要有:功能定位明確,是目前國內乃至世界最大的綜合交通樞紐,同時擁有中國博覽會會展綜合體項目,建成后將是世界最具規模和競爭力的會展中心。功能定位為上海國際貿易中心標志性平臺和以國際貿易為主要特色的現代化商務區。發展理念先進,打造智慧、低碳虹橋。注重商務社區發展,強化多遠功能混合,充滿活力。
經驗主要有:核心位置距離廣州東站3公里。多功能融合,增加城市活力。地標性建筑提升形象。政府主導保證項目順利進行。產業規劃清晰,現代服務業主導。
南京高鐵樞紐經濟區地處南京主城東南,跨秦淮、雨花臺、江寧三個區,主要由搬遷后的大校場機場地區和高鐵南站地區組成,約19.8km2,其中大校場機場地區約10km2、高鐵南站地區約6km2,外圍地區約3.8km2。
南京是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是長三角唯一的特大城市,是“一帶一路”的節點城市,城市開放及樞紐作用日益顯現。高鐵南京南站是亞洲大型高鐵樞紐,對擴大南京的經濟輻射范圍,增進城市之間的互動關系,推動城市與區域的協作分工,集聚高端要素,從而進一步鞏固南京的區域中心城市地位作用顯著。與此同時,臨近高鐵南站的大校場地區多年來因軍用機場限高發展受限,2017年機場順利搬遷,釋放了主城范圍內可供規模化規劃、開發的土地資源,聯動南站地區,形成了南京發展高鐵樞紐經濟區、建設城市新中心的重要區域。
該區域將憑借發展機遇和自身基礎成為南京產業發展、功能布局和內涵品質的發展核心之一。具體表現為:發展樞紐經濟,實現區域協同發展。建設智慧城市,推動區域轉型升級。科學功能分區,強化資源整合稟賦。傳承歷史人文,彰顯區域承載的明代和民國文化底蘊。
目前,核心區形成“一個中心、兩條廊道、三大功能區域”的功能空間布局。區域緊扣“樞紐+智慧”兩大支撐,形成“樞紐經濟平臺、人文綠都窗口、智慧城市典范”的發展戰略定位。總體發展目標包括服務樞紐、智慧典范、文化高地、活力新城。產業規劃打造以商務商貿業為主導、文化創意產業及健康休閑產業為亮點的,具有樞紐經濟特色的現代服務業體系。
重點對標先進,打造全面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最新要求的集中示范區。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的指示精神,推動中芬低碳生態城市、省綠建集成示范等一批試點,踐行海綿城市、緊湊城市、綜合管廊、能源集中供給、存量資源再利用、建筑拆改最小化、智慧城市信息系統等低碳、智慧理念,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在以人為本、海綿城市、產城融合等方面全面創新試點,建設“城市新中心、文化新地標、產業新高地”。
總體按照“3年拉開框架、5年初見形象,8-10年基本建成,10-15年全面繁榮”的建設時序,在盡快完成征收拆遷掃尾的基礎上,發揮“EPC總承包+全過程代建+全過程設計咨詢”模式的優勢,全面拉開、加快實施地區路網、橋梁、地下空間、綜合管廊、綠地公園等基礎設施。優化布局、抓緊推動文體中心、鄰里中心、醫療、教育等配套服務設施建設。
借鑒依托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打造高端商務中心、城市門戶和綜合性城市新中心的經驗,重點打造輻射長三角北翼的現代服務業聚集區。依托南站綜合樞紐集疏運系統,發展以總部經濟為核心,以會展業和專業服務業為主干的高端商務商貿,充分利用中芬低碳生態合作契機,突出低碳生態、智慧發展領域的特色展陳,發展知識產權交易服務和科技金融創新服務,推動新一代智慧、生態技術在此集成融合展示。建設南京文化創意產業的高地。發展文創和圖書、工業、建筑、多媒體等專業設計服務,塑造城市文化客廳,打造文化與生產融合的長三角北翼設計引擎。樹立區域型健康休閑目的地。培育健康休閑、旅游消費、主題游樂等服務產業,豐富功能配套與產業體系。
綜上,本文在分析國內外高鐵樞紐經濟區發展有關成功經驗基礎上,就南京高鐵樞紐經濟區給出了一些工作建議,此外可結合實際適時配套一些政策、資金扶持,同步強化宣傳引導及有關營商保障,推動該區域建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