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瑞武 陳太玉 王 宇
(中國人民銀行海口中心支行,海南 海口 570105)
2017年,海南保險市場運行總體穩健,保險公司業務收入平穩增長,保險覆蓋面擴大,保險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功能有效發揮。2017年末,全省有法人保險公司1家,保險省級分公司24家,其中:財產險公司12家,人身險公司12家。專業保險中介機構166家,較上年增加48家;兼業保險代理機構1640家,較上年減少104家。保險從業人數較上年增長3.06%,保險業營銷人員同比增長31.33%。2017年,海南保險業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64.83億元,同比增長23.74%。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累計59.75億元,同比上漲20.13%;人身險保費收入累計105.08億元,同比上漲25.89%。各保險公司賠付支出累計49.08億元,同比下降0.32%。其中:財產險公司賠付支出28.29億元,同比增長2.07%;人身險公司賠付支出20.79億元,同比下降3.4%。截至2017年末,海南保險深度3.69%,同比提高0.4個百分點;保險密度1778.86元/人,同比提高326.43元/人。
2017年,海南財產險公司大部分業務穩步增長,車險、家財險、企財險、責任險、保證險和農業保險等主要險種的保費收入規模增長較快。截至2017年末,車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6.7%,家財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238.07%,企財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2.35%;責任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7.6%;特殊風險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31.93%;保證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64.09%;農業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24.55%。人身險業務實現快速增長,壽險滿期給付支出規模下降。截至2017年末,海南壽險業務保費收入87.18億元,同比增長27.87%;意外傷害險保費收入2.73億元,同比增長15.06%;健康險保費收入15.17億元,同比增長17.43%。2017年,壽險公司滿期給付支出同比下降0.64%,全行業未發生滿期給付與退保群體性事件。
2017年,海南農業保險經濟補償作用增強,產品創新能力有所提高,農業保險服務領域逐步擴大。截至年末,海南農業保險為73.02萬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資金同比增長12.72%,農業保險受益農戶超過20萬戶次。農業保險改革力度加大,推動農業保險產品創新步伐加快。2017年6月,海南省政府出臺《2017年海南省農業保險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創新險種保費補貼政策,全年新開發并簽單的險種達到14個,累計開辦險種43個。在特色農險產品開發方面,全國首張天然橡膠期貨價格保險保單在國家貧困縣白沙縣南開鄉正式簽發,隨后在臨高、瓊中、五指山、保亭和樂東5市縣開始試點,累計為6146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近2億元,觸發賠付支出數百萬元。
2017年,海南財產險業務發展總體情況良好,全行業保費收入穩健增長,各險種業務發展勢頭較強,財產險公司實現扭虧為盈。但是,車險業務保費收入占比較高的老問題和財產險公司費用率較高的情況仍需重視。截至2017年末,海南車險業務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6.7%,增速同比提高2.37個百分點,占財產險業務保費收入比例的三分之二。2017年,海南財產險公司費用率有所上升,部分險種費用率偏高,造成承保業務出現虧損。2017年,家財險綜合費用率上升,并且家財險賠付率與費用率出現嚴重倒掛,整體承保處于虧損狀態;責任險綜合費用率居高不下,全年綜合費用率略有提高,該險種整體也出現承保虧損。
在當前新形勢下,海南人身險業務發展面臨著供需失衡的結構性問題挑戰。目前,城鄉居民對人身保險產品的需求正從保障需求為主向保障和儲蓄快速轉變,從家屬保障向自我保障逐步轉移,健康保障和養老儲蓄等多元化、個性化需求顯著增多。然而人身險公司大而不強、產品多而不優的問題仍比較突出,主流產品供給與客戶需求的趨勢錯位的矛盾較為明顯,主要表現為人身險產品不能很好地適應市場需求變化,客觀上也導致了產品退保情況增多。2017年,海南中短存續期產品進入退保高峰期,造成退保規模大幅攀升,人身險公司退保壓力明顯加大,全年退保金總額和綜合退保率同比均提高。
首先,海南農業生產規模普遍較小,大部分農戶仍處于自給自足的狀態,并且有豐富的農業生產經驗,且能抵抗一定的風險,對農業保險的好處了解不夠,因此對保險的認識仍然不足,參保意愿也難以提高;其次,海南農業保險產品供給有限,農戶的保費承擔能力和財政的承受能力還不強,現有的農業保險保障程度不能滿足農戶多樣化的風險保障需求;第三,保險公司基層服務能力不足,在農業保險覆蓋面持續擴大的同時,海南農業保險的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并未能同步跟進,由于成本控制難度較大,一些保險公司對設立農村基層服務網點的積極性不高,基層網點和人員遠不能滿足農業保險服務需求。
一是要緊緊圍繞海南經濟建設中心任務,加快推進重點領域業務發展,因地制宜推進財產險產品和服務創新,大力發展企業財產保險、工程保險和責任保險等非車險業務,為實體經濟穩定運行提供風險保障,充分發揮保險業的經濟補償作用。二是財產險公司應及時調整經營思路,轉變以往單一的盈利模式,將經營管理重點放到自身的核心業務及承保業務上來,注重風險管理和風險保障的核心價值,提高承保盈利能力和抗金融風險能力。三是部分中小型財產險公司更應該注重差異化競爭戰略,擴大優勢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及盈利空間,形成核心競爭力,從而有效降低產品經營成本。
一是要扎實推進人身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改革創新為動力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以互聯網等新科技為支撐,進一步走集約化、內涵式發展道路,以滿足個人及其家庭保障與財富管理需求為抓手解決基本的社會保障缺口。二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快調整完善人身險業務產品結構,增強產品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同時創新產品供給,用供給推動潛在需求向現實需求轉變,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更優質、更便宜和更適銷對路的人身險產品。三是針對當前退保壓力較大的客觀現實,人身險公司應加快完善風險防范與應急管理體系,做好退保風險的監測評估工作,繼續落實好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將金融風險化解于萌芽狀態。
一是多渠道加強農業保險宣傳力度,做好農業保險政策、地方財稅補貼政策和金融支持政策的銜接,提高農業保險政策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協同性,落實農業保險的惠民措施,讓農戶切實感受到農業保險帶來的好處;二是從當地農戶的需求出發,因地制宜創新農業保險產品,不斷豐富農業保險產品品種,滿足不同農業生產經營者的差異化需求;三是著力提高基層農業保險服務的質量和效率,鼓勵保險公司探索服務農業經濟發展的新手段、新路徑和新模式,支持引導保險機構加大對農業保險的投入,切實滿足農戶的多層次投保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