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小蓉
【摘 要】 關于初中學生的習慣養成,作者一直對年級主任語重心長的一句話記憶深刻,一直奉為班級管理的核心思想:一個班級最重要的是習慣的養成,那么成績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這個習慣便是“干凈”和“安靜”!教育是一門藝術,一門春風化雨的智慧,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習慣,完善性格,這是他們自信健康快樂成長的開始。
【關鍵詞】 養成教育;中學;教學
關于初中學生的習慣養成,分享幾點個人的經驗與體會,不一定適用每一個新生班級,但對于我剛接的這個初一15班,確實行之有效。我記性一直很差,很多假期惡補的高明的班主任理念都記不真切了,卻對年級主任語重心長的一句話記憶深刻,并深以為然,一直奉為班級管理的核心思想:一個班級最重要是習慣的養成,那么成績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這個習慣便是“干凈”和“安靜”!
1. 首先,用“強權”。其實一直很羨慕能與學生打成一片甚至稱兄道弟的老師,無論是當科任老師還是做班主任,我似乎都很難做到。反思起來也許和我班主任管理的“專制”有關,在班級管理上雖然會放權班干部,但是遇到紀律、清潔等問題時,絕對唯我獨尊,沒有商量,而且變臉比翻書還快。接到15班第一天就跟學生們說,崔老師其實很講道理也不彎酸,只是千萬不要觸犯我的底線,“底線”就是課堂紀律,自習紀律,以及清潔衛生,否則后果嚴重。所以一開始在他們的周記和作文中就經常出現這樣的句子:千萬不要觸犯崔老師的底線……
2. 如果認為這樣就能“震懾”他們從此高枕無憂,那就太單純了,千萬不要高估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自制能力。所以暑假時,我就在前人的基礎上初步設置了嚴格的班級操行量化制度,重點是操行分與他們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涉及每周座位的編排,我們班上有10個學習小組,所以我與班干部一道將教室嚴格分成十個板塊,按照課堂效果與孩子的喜好將位置分成三六九等,每周五上午值周班長算出小組操行分,下午放學前小組根據名次到對應的位置,還有星期五下午放學前的清潔由最后一組做,這對于著急回家的人來說,真是太慘了。我不想騙大家說我們班孩子的榮譽感強是與生俱來的,其實我知道他們賣力掙操行分的動力有一部分來源于此,但我認為無可厚非,在乎難道不能說明進取心強?但是,也有個弊端,我們班座位每周變化非常大,甚至我經常都會找不到方向。當我深沉地站在門口,半響才意味深長地指名找誰時,其實我是真的在“找”人。
3. 班干部負責制,上學期是值周班干部負責管理紀律,但是逐漸發現有的班干部自律能力差,不能起好帶頭作用,上次月考沒有考好,我借題發揮,全班寫反思,清理出不適合管理紀律的干部,選出行為習慣良好且敢管的四名干部兼管紀律,并詳細分工,比如管理課間三分鐘的,比如專管6點半到7點半的,比如管理臨時自習的……所以月考過后,我們班的課堂紀律的確又有了大的提升。除此之外,定時召開班委會、小組長會、室長會、以及課代表會,我不定期參加,由負責組織會議的班干部向我報告各方面的情況,及時調整班規政策。
4. 適當示弱,我雖然專制,甚至不茍言笑,但不會讓孩子們覺得我力量強大,相反,我經常告訴他們,崔老師記性不好,你們要幫我記住什么什么事,不然我會忘;崔老師沒有收拾,經常丟東西,你們要把什么什么幫我收好,要幫我記住什么東西放在我辦公的什么位置;崔老師工作效率低,事情又多,你們做完作業要來幫我的忙。當然,其實這也是事實。我還會經常告訴他們,我是我們年級的班主任中年紀較大的,你們不要氣我哦!說真的,他們確實比較關愛我,班干部也好,課代表也好,生怕我不好好工作,經常提醒,或者干脆包辦代替。所以在他們看來歲數又大,毛病又多的崔老師居然會為了運動會上的自編操比賽多得5分,玩命學操,被感動得一塌糊涂,能量瞬間爆棚,一舉奪得四個團體一等獎,超水平的發揮超出我與所有家長的預料,我趁熱打鐵激勵他們,你們看,我早就說了,只要你們愿意,沒有做不到的事。一個集體榮譽感空前旺盛的班級沒有什么做不到。
5. 其實學生的習慣養成教育絕對不是孤立的,這和班級的方方面面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或者說班級氛圍也決定了政策執行的力度和可行度,所以有些事情也是不得不做,比如:
(1)以情感人。我們班的孩子進校時,挺不討人喜歡,要么高傲要么木訥,科任老師不止一次給我說,怎么15班的孩子在老師教育后,連個謝謝甚至老師再見都不說,在路上看見也經常愛理不理,其實我也感覺到了,心里也很不舒服。所以我跟他們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在家孝敬父母,在學校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根本,要懂得知恩圖報;抓住機會表揚科任老師以及自己,你看,趙老師孩子這么小,多么敬業,上次孩子生病去醫院都要跟我換了課才去,生怕耽誤了你們;你看隆老師為了給你們抽背,經常晚飯都不吃;你看崔老師自從當了你們班主任,經常幾天看不到孩子,好想她……語重心長地告訴他們:這個世界上只有老師和父母是絕對絕對只希望你們好,不想你們變壞的。經常說,反復說,直至他們瞞著我準備了兩個星期為我舉辦了一個盛大的生日會,讓我真切地感受到,孩子是最可愛的,孩子是需要教的,用真心必然能換來真情。
(2)借助專業力量。其實在這極其充實的大半年里,管理學生的過程中,經常會有無力感,也許是年齡差距,也許是時代的原因,也許是對青少年了解的斷層,當我覺得自己已經有不能把控的感覺時想到了借助專業力量,邀請了一個專業的心理醫生搞了一次心理體驗活動,希望幫助孩子建設積極陽光的心態,希望他們遇到問題不逃避不退縮,也從中發現了一些平時忽略的班級問題。
教育是一門藝術,一門春風化雨的智慧,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習慣,完善性格,這是他們自信健康快樂成長的開始!
【參考文獻】
[1] 王清群,付紅軍. 養成教育叢書之四 教育就是培養良好習慣[M]. 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2010.
[2] 蔡輝航. 小議初中生好習慣養成教育的培養[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2017(9).
[3] 陳慧娟. 淺議初中班級管理中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J]. 好家長,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