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文
摘要:“和諧”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價值目標,構建和諧社會是我國自古以來的崇高社會理想,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珍貴財富,是我們社會進步、民族振興的重要動力源泉。金庸在他的小說作品中塑造了豐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和諧思想也貫穿始終。
關鍵詞:金庸小說;和諧思想
一、人與自然的和諧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金庸小說被譽為“成人的童話”。在金庸筆下,除了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自然之美也得以完美呈現,書中的各位大俠義士的足跡跨越了無數風景名勝:英雄馳騁在神州大地,縱橫于錦繡河山,東渡滔滔滄海,西登巍巍昆侖,南至大理夷疆,北達羅剎域外。同時,他也借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相互映襯,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感染力。書中也涉及了我國眾多名山大川,如湖南岳陽的洞庭湖、浙江舟山群島的桃花島、山東泰安的泰山、山西忻州的雁門關、湖北十堰的武當山、河南登封的嵩山、陜西華陰的華山、浙江杭州的錢塘潮、四川樂山的峨眉山、山西渾源的恒山等,這些自然風光描述有時是為了助推故事情節發展,有時又對刻畫主人公的內心世界起到了很好的襯托作用。
除此之外,金庸小說中還別具匠心地描寫到一些動物和富有靈性的“寵物”。這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讓充滿著爭斗、仇殺的武俠世界里多了一絲溫情和感動。如《天龍八部》中的閃電貂,拯救段譽和鐘靈于危難之時;《神雕俠侶》中的神雕,見證了楊過和小龍女的曠世戀情?!渡涞裼⑿蹅鳌分泄傅暮寡獙汃R,與俠之大者的楊過堪稱絕配。
二、民族與民族的和諧
金庸1994年10月27日在北大演講時,在回答學生“小說中寫的民族心理與文化是否有關?”的提問時,曾鮮明的指出:“我認為對歷史上的“異族統治”應當換一種看法。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都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痹诮鹩沟氖撞啃≌f《書劍恩仇錄》中,最美的女主人公香香公主是回族人。在其最后一部小說《鹿鼎記》中,韋小寶的母親是妓女。韋小寶到底是什么族人誰也不知道。再如《白馬嘯西風》,漢族女子愛上哈薩克族男人。最讓人感動的英雄是《天龍八部》的主角喬峰,他是契丹人,愛他的阿朱和阿紫都是漢人。金庸表示,他之所以這么寫,就是為了表達各民族團結和睦的關系。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時勢造英雄。金庸常把其塑造的故事放置在社會動蕩不安、民族矛盾激化、朝代更迭的亂世之下。《天龍八部》的背景是北宋,《神雕俠侶》、《射雕英雄傳》是在宋末元初,《倚天屠龍記》選擇在元末明初,金庸為了肯定漢族和少數民族的相互平等,鼓勵化解民族仇恨,宣傳民族和諧的思想。如《天龍八部》中,蕭峰在宋遼兩族人相互殘殺中悟到天下蒼生的苦難,使他超越了狹隘的民族觀,將天下蒼生的苦難納入自己的視野,用氣壯山河的一死,換取了宋遼數十年的太平。
小說《白馬嘯西風》塑造了很多無事的悲劇,彌漫著一股深沉的細膩、委婉。從人與人的單相思到民族與民族的單相思,小說中的人物幾乎都有一段痛苦而難忘的愛情,如李文秀對蘇普,馬家俊對李文秀,桑斯爾對阿曼。在小說中,李文秀是瓦耳拉齊的徒弟更是救命恩人,可是瓦耳拉齊仍然為了自己的私利而意欲取李文秀的性命,而李文秀卻還在心中感念師傅的好。讀到此處,善與惡立分。這部小說雖然沒有打打殺殺的大場面,卻揭示了一個深沉的話題,——“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歡”,不僅僅是人與人,還有民族與民族,文化與文化,都不能強加給對方,而是要尋求和諧共榮之路。一定程度上,我們也可以從中悟出,當前世界某些國家的“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是不得人心的。只有求同存異、互相尊重、和平共處,才能構建和諧安寧、共繁榮同發展的美好世界。
三、人與人的和諧
和諧思想自古至今都是我們中華民族所倡導的價值追求和目標。如孔子在《論語·子路》中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談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碑斚?,普通老百姓的家中也喜歡用“家和萬事興”的字畫或者匾額來表達對和諧的期盼。在金庸小說中,他圍繞“公平、自由、正義”描繪了眾多感人故事情節和場面。體現了金庸對自己作品價值的追求,在藝術上取得了很高成就,成為金庸俠義思想中最富有浪漫精神的部分。
與其說《笑傲江湖》是一部武俠小說,不如說是一部政治小說。書中的明爭暗斗,最終都歸于毀滅。《射雕英雄傳》中,金庸在明線中塑造了郭靖這樣為國為民的大俠,也在暗線中塑造了“只識彎弓射大雕”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在小說結尾時,年老的成吉思汗回顧自己的戎馬生涯,躊躇滿志地認為他建造了世界最大的蒙古帝國,沒有哪個英雄和自己相比。郭靖認為,開拓疆土固然有功,但依靠武力征服、讓天下生靈涂炭的人不一定是英雄。什么是英雄?這里做了最深入的探討——所謂英雄,必須是為民造福、愛護百姓的人。金庸借郭靖之口表達出對人類生命偉大同情的和諧思想才是俠義思想的真正主題。
參考文獻:
[1]馬福群.金庸小說俠義觀對傳統俠文化的繼承與超越[J].勞動保障世界(理論版),2013(09):246-247.
[2]艾楊柳.論金庸小說中的和諧精神[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1):120-123.
[3]田智祥.金庸武俠小說的現實指涉與理想人格建構[J].廣西社會科學,2005(02):113-115..
[4]郝軍海.論金庸武俠小說的民族國家意識[D].河北師范大學,2011.
(作者單位:景德鎮陶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