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柳丁 胡一喬
摘要:家庭美德是社會道德體系的基礎層次,近年來,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女生入學比例逐年增加,高職女生既是現實家庭生活中的女兒又是未來家庭生活中的妻子、母親。為進一步加強高職女生家庭美德教育,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侵潤于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之中,引領高職女生家庭倫理價值取向,學院自2015年至2017年連續三年,面向大一女生展開的“對家庭美德和傳統文化認知調查”,本文以問卷分析結果為依據,對學院女生家庭美德現狀及反映出的主要問題和解決對策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高職女生;家庭美德;對策研究
一、研究背景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目前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女生入學比例呈現走高趨勢,她們既是現實家庭生活中的女兒又是未來家庭生活中的妻子、母親。“目前女大學生家庭美德教育被弱化。社會轉型所造成的學校功能、家庭結構的變化以及承載著厚重道德資源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斷裂,是家庭美德教育弱化的原因。”(1)因此,加強高職女生家庭美德教育,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侵潤于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之中,發揮經典的教化能量,引領高職女生家庭倫理價值取向,發揮女性在弘揚家庭美德方面的獨特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調查研究設計
(一)問卷設計及發放
本問卷的設計思路大致分為五個部分:對高職女大學生傳統文化認知和家庭美德教育現狀及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五個層面進行調查。傳統文化認知主要包括傳統文化經典學習和掌握情況;家庭美德教育主要包括父母、長幼、鄰里之間的關系;世界觀主要包括對女德及婚姻的初步認識情況;人生觀主要包括對女性自尊自愛自重情況;價值觀主要包括消費觀、金錢觀認識情況;最后廣泛征求在大一年級就讀的女性學生對提升自身傳統文化修養及家庭美德現狀的意見和建議。
(二)調查樣本
三年間累計發放問卷樣本3078份,收回問卷3047份,作廢問卷31份,有效問卷3047,有效率為98.9%。其中生源地為鄉村的2382人,占78.2%;來自縣城的376人,占12.3%;來自城市的289人,占9.5%。
三、學生家庭美德現狀及傳統文化認知分析
(一)總體情況
從整體上看,我院大一女生大部分來自于鄉村,有著淳樸的勤儉持家、珍視親情、和睦鄰里的遺風民情。調查顯示,56.8%的受訪者認為自己的家庭非常和諧;2456名受訪女生表示與鄰里間的關系是親密型、彼此互相幫助的;79.5%的女生表示自己花錢的時候考慮到父母親的辛苦并能夠節省日常開銷。與家庭美德相比,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認知現狀不容樂觀,569名受訪女生表示對傳統文化認知模糊;有少部分女生讀過《女論語》、《女孝經》、《女范捷錄》等相關女子教育類經典著作,這個數量僅占受訪女生的3%。不過,有52%的女生對傳統文化經典特別是女教經典有強烈的求知渴望,表示能夠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傳統文化學習。
(二)具體情況
1.家庭美德。調查表明,大多數女生認為自己的家庭是和諧的,少有矛盾沖突。其中,“非常和諧”所占比例為56.8%,“一般和諧,偶爾有矛盾沖突”所占比例為39.1%,“不和諧”所占比例為4.1%;在構成家庭和諧重要因素的選項中,有55.9%的受訪者認為是平等尊重,也有 31.6%選擇同甘共苦;有48.3%的女生計劃自己在大學期間做兼職,以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有81.2%的女生在高考之后的暑假幫助父母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情;在“跟父母吵架后,你會不會主動道歉”一題的調查中,有41.4%的受訪女生表示如果自己沒錯,不會主動向父母道歉。
2.傳統文化認知。調查顯示有1425人認為自己對傳統文化只是一般了解,18.7%的女生對傳統文化概念模糊;在儒家經典著作四書有哪些的問題回答中89.2%的學生回答正確,但對于您完整讀過哪一部傳統經典的回答中只有45人占8.6%的女生表示只讀過《論語》。在考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今社會中的價值時,有84.83%的女生認為仍占重要地位并有其巨大的影響力。
3.傳統文化傳播。在對傳統文化傳播渠道的調查中有52.3%女生表示是從課外書上接受的仁義忠孝等傳統美德教育;在分析當前大學生傳統文化意識淡薄的主要原因,有 72.4%的女生認為是沒有完善的教育體制;在如果學校組織傳統文化學習,你是否參加的問題考察中,有52%的同學表示會選擇積極參加,45.6%的女生持觀望態度。
4.世界觀方面。有88.4%的女生認為窈窕淑女的標準是端莊,只有0.9%的女生認為是性感;在對“一夜情”行為的調查中,有50.2%的女生堅決反對一夜情,不過有32.4%的女生也表示不反對一夜情,但自己不會那么做;在對“同樣是情人節,你會選擇過哪一種?”的回答中47.5%的女生會選擇中國的情人節,同時有34.3%會選擇兩個都過,也有452人則表示兩個都不過。
5.人生觀方面。大部分女生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只有8.2%的學生對婚前性行為持無所謂的觀點,有43.7%的女生認為不可以,要等到正式結婚;就目前社會閃婚閃離現象有48.7%女生不贊成,表示要慎重看待婚姻大事;在對女大學生夜不歸寢的現象調查中有92.8%的女生表示不會這樣做;就現代女性墮胎現象的看法有86.1%表示對女性身體損害很大,不會做。
6.價值觀方面。有54.3%的女生表示自己的家庭消費觀是量入而出,適度消費;28.7%的女生表示自己家庭的消費觀是勤儉持家,節約消費;對于服裝挑選有62.8%的女生認為自己會選擇大方得體的服裝。
四、學生對傳統文化需求分析
綜合學生給出的如何提升我院女生傳統文化認知及家庭美德教育的意見和建議,總體有如下幾點:(1)85.7%的女生認為原生家庭教育在自己品質修養形成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時也表達自身渴望得到傳統文化滋養的愿望;(2)91.52%的女生希望學院能夠通過網絡平臺、講座、論壇、校廣播站及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中提升自己的家庭美德修養;(3)67.29%的女生希望通過課堂選修課的方式讓更多的學生走進傳統文化,從而培養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
五、調查反映出的主要問題及解決對策
(一)課堂主渠道作用重點推進問題
盡管目前學院基礎部已經開設傳統文化相關選修課程,但還沒有形成“女大學生傳統美德”方面的系列教育課程。
解決對策:在學院尚未開設女大學生專題教育選修課之前,首先以學生處學生“端本正源”育人項目為載體,舉辦題為“主敬存誠,踐行經典”傳統文化研習班。同時,充分發揮大學生網絡自修優勢,在藍墨云班課程中分別開設《孝經》、《女論語》、《大學》等相關課程,結合學院翻轉課堂教育教學模式,師生共同探討、分享并結合自身學習實際借助經典的教化力量,使自身在經典中得到滋養,同時形成相應的系列傳統經典課程標準。
(二)講座用語與時俱進問題
傳統文化及家庭美德教育有其特有的語境,如果單純迎合學生喜好,過分利用網絡語言、流行語言講授,可能會失去傳統經典語句本身的教化能量。如果禁錮于經典本身的特有語境,則學生有可能聽不懂知識內容,這就需要教師加強經典研習,深刻領悟知識內容,做到理論上的融會貫通,語言上的通俗易懂,案例上的形象直觀,內容上的深入淺出。
解決對策:加強教師自身文化修養,充分運用學院多媒體資源,學習國內知名學者講座的風格和語言特點。
(三)家庭美德教育內容與時俱進
不容否認包括《女四書》在內關于女德的綱常禮教尚存有重男輕女、男尊女卑的觀點,如果錮守經典內容的傳授,無疑已經不再適應于當今社會的發展要求了,因此,我們在弘揚傳統文化的同時必須與時俱進,將傳統經典思想與我們的校訓、學風緊密結合起來,把握好揚棄。
解決對策:加強教師時事政治理論學習,將家庭美德教育融入新時代的道德要素,并與學生“三自”教育有效結合,著力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發展能力”。
(四)傳統文化主題活動少
有84.8%的女生希望通過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品牌活動來親近傳統文化。這既與高職學生知識結構、學習特點有關系,也與學院傳統文化傳播方式有關系。
解決途徑:組織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品牌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得到鍛煉及提升,結合實踐教學理念,使學生在活動中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增長學生傳統文化知識認知和提升家庭美德素質。
六、問卷調查的總結
從調查結果來看,我院大一女生原生家庭多處于鄉村,普遍具有民風淳樸誠實善良的優秀品質;就傳統文化認知現狀而言,學生的傳統經典掌握水平不容樂觀,女子教育方面的認知讓人尤為堪憂。黨的十九大報告著重指出“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激勵人們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于祖國、忠于人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脈相通,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超越升華。因此,培育與踐行核心價值觀,對廣大學生進行家庭美德教育,必須扎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為此,我們將以學院國家優質院校建設期學生管理、學風建設為契機,建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機制,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對高職女生家庭美德教育,使之懂得倫常之道,素位而行,在學習、生活中做好自己所應該做的事情,行好自己所應該行好的路,充分發揮女生在弘揚家庭美德中的獨特作用。
注釋:
(1)于光君·傳統文化與女大學生家庭美德教育[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14(5)p23
參考文獻:
[1]于光君.傳統文化與女大學生家庭美德教育[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14(5):23.
[2]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R].人民出版社,2017(10).
[3]張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選擇[J].蘭州大學學報,2018(3).
[4]于光君.傳統文化與女大學生家庭美德教育[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14(5).
[5]張麗平,徐年春.“思政”課家庭美德教育方法探討與思考[J].教改探討,2014(7).
(作者單位:王柳丁 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學生處;胡一喬 河北對外經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