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體育教學的快速發展,中學體育教學也發生了重大變革,然而目前中學體育教學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了中學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本文運用文獻資料、訪談法,對影響初中體育課堂教學因素進行分析,探討初中體育課堂教學因素的提升策略,為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提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初中體育;課堂教學;影響因素
一、 初中體育課堂教學影響因素的分析
1. 體育教師影響因素分析
體育教師是教學當中的主導,起著引導和幫助的作用。目前在調查中得知,錦州市區的初中體育教師面對著許多問題,急需幫助。
體育教學常規實施不夠理想。體育教學常規一般包括課前常規,課中常規和課后常規。
課前常規包括提前制定學期教學計劃,備課,編寫教案,提前到達上課場地,布置與檢查場地器材。然而,現在很多體育教師都不能做到上課提前到達教學場地,幫助學生準備場地器材。教案編寫幾十年不變,教學設計簡單,教學方法陳舊,能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根據初中學生年齡特點進行教學設計,而且教學設計環節環環相扣,富有創新的體育教師占少部分。
課中常規包括集合,檢查上課人數,檢查學生著裝,提出安全要求,安排見習生,上課。然而,由于組織教學上方法不靈活,創新少,沒有特色。課堂教學不活躍,調動不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很多見習生沒有被具體安排任務,大部分見習生都是在一旁看著其他學生練習,或者回班級。安全教育開展不普及,中學生安全意識還是比較淡薄,所以需要體育教師每節體育課都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講解體育安全的重要性。
課后常規包括回收器材,進行課后小結,及時了解學生的意見。現在,很多體育教師往往忽略了課后小結的重要性,只有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的反饋信息,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并為以后修改教案提供參考。以便于在以后的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實施補償措施。
2. 學生方面的影響因素的分析
學生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題,有以下問題會影響到整體的教學質量。
第一,學生在課堂中出現的注意力不集中、遲到、頂撞教師等行為都會影響課堂教學,降低了教學質量。現在很多初中生都是獨生子女,容易出現父母及雙方老人的溺愛,孩子嬌生慣養,家長不注重禮儀道德的培養,孩子就容易出現不懂禮貌,不尊重他人的行為問題。
其次是學生對于體育課堂中的學習目的仍處于朦朧狀態。體育課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保持健康的體魄,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有助于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然而,很多體育教師上課時帶領學生跑兩圈,做完伸展運動之后就讓學生自由活動,學生對體育課沒有明確的鍛煉目標,也沒有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3. 課堂教學設施條件的影響因素的分析
第一,體育課器材設施。
錦州市區初中學校的操場和其他體育設施的完善能夠一定程度上保證體育教學的進行,而且很多中學建有室內體育館,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體育館使用率非常低,因為它需要長期的人力物力和經費的支出,為了節省,直接禁止使用,只有進行文藝匯演,或者教師有體育比賽的時候才使用。
第二,體育課時的保障情況。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體育課被擠占的現象仍然時有發生。在遇到陰雨天氣的時候,體育教師不上了直接讓學生回班級上自習;或者在臨近各種考試的時候,體育課被占用時常發生。在錦州市區的初中,幾乎全部學校是每周兩課時的體育課,均未達到新課標的要求和標準。所以有必要增加體育課的課時量。
二、 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
1. 加強體育教師課堂常規實施力度
加強體育課堂常規,就是保障在體育課堂中促使教學活動能夠順利、有效地進行。教師的課前準備是一次完整教學活動的開始,充分做好課前準備,是上好體育課的先決條件。而一份好的教案通常是高質量課堂教學的保證。授課前編寫好切實、有效、可行的教案,能夠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條不紊地進行課堂教學,順利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但是課前未寫教案就去上課的情況占有的比例很多,絕非個例,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現在很多中學體育教師缺少對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課堂枯燥乏味。
2. 加強體育教學中德育的滲透
中學生的情感富有沖動性,不善于自我控制,常感情用事,容易出現頂撞教師、做滑稽動作,及注意力分散等問題行為,這就需要體育教師了解中學生的心理發展的基本特征和心理規律,適時地鼓勵,做正確的引導、評價及啟發,要加強集體主義精神,加強團隊合作意識,互助互愛,熱愛班集體,并滲透到體育教學每個環節中。
3. 增加體育課時,保障體育場館的使用率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中強調初中每周3課時的體育課。所以要保證體育課的正常開展,杜絕隨意占用體育課的情況,遇有風雪等惡劣的天氣時,應備有風雨教材,充分利用好體育課,不要讓體育課在體育老師的手里“丟失”。體育器材設施是完成體育教學任務,保證體育教學活動正常開展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學校體育場館首先要為本校日常體育教學工作服務,還要滿足運動隊訓練的需要,學生在課余時間舉行的體育競賽活動的需要。加強對我市初中體育館的管理,進一步提高體育場館的使用率,更好地發揮其為學生服務的功能。
三、 結論
本文從教師、學生、課堂教學設施條件等三個方面對初中體育課堂教學因素進行分析,初中課堂常規實施不夠理想,教師教法、手段單一,缺少變化;學生在課堂中出現的遲到、早退,注意力分散等問題行為,影響著課堂教學的進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學質量;在調查中,發現近幾年的體育課時被擠占的現象有所減少,但是不能說這種現象就已經徹底地杜絕了。通過加強課堂常規實施力度,建立健全課堂常規制度,建立體育課堂機制,制止課堂問題行為,加強對教案編寫的監督與管理,來提高初中體育課堂的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
石秀麗,遼寧省錦州市,錦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體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