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秋萍
摘 要:一個優秀的小學班主任,就是一個偉大的杰出藝術家,但與其他的藝術家又有所區別,因為班主任的“作品”不是靜止的沒有生命力的“作品”,而是一個個充滿活力、有思想、有創造力的孩子。班主任工作的成就對學生、對學校、對社會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班主任必須要有愛心和責任心。而播撒愛心是小學班主任工作中一門獨特的藝術,需要班主任用心去設計。
關鍵詞:管理藝術;播撒愛心;創建;優秀班級
“無規矩,不成方圓。”在班級管理中,我們必須自始至終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營造和諧的班級氣氛,以“嚴中有愛,愛中必嚴”為原則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學生將來步入社會,無論身處何地,從事何種工作,都免不了要受到規則的約束,如果沒有“規則”意識就容易犯錯。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如果對學生缺少愛心,一味地嚴格要求,學生就很容易走向極端。因此,作為班主任,必須勤于了解學生,善于播撒愛心。然而播撒愛心也要講究方法藝術,要把愛心融于規則之中,才能教育好學生,管理好班級體。
小學生心智還不成熟,比較脆弱,遇到困難容易退卻。然而老師的關愛,可使他們有勇氣去戰勝困難。特別是那些“問題學生”,他們平時更多的是受到批評,最缺乏別人的理解及老師的關愛。所以,班主任要關愛學生,欣賞學生,做學生的伯樂,給其成功感。
當今的社會誘惑太多,思想還未成熟的學生在這個物欲橫流、網絡游戲繁雜的社會很難經得起各種誘惑的考驗,大多數學生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著一些不文明、不規范甚至比較惡劣的行為,作為班主任必須要求學生嚴守規則,也就是在學習、生活等方面嚴格要求學生。班主任可以通過“以身作則”“賞識點贊”“規章控制”“環境陶冶”等方法來幫助學生掃除不文明、不規范、惡劣等不良的行為,以促使學生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行為習慣。但是嚴中必須要有愛,愛就是在生活、思想方面關心愛護學生,學生就會因班主任的愛而變得自尊自愛,也會主動去關愛他人。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班級的管理建設中不斷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以促進學生的個人社會化,真正成為社會所需求的優秀人才。
班主任教育學生,管理班級,最重要的是要用心,要有愛。班級要和諧,班級要團結,班級要優秀,班主任必須用真誠的愛去營造,去創造。這就需要班主任常常深入班級,走進學生的內心與生活,發現學生的個性與差異,了解學生的需缺。在課堂教學中,抑或與學生談心時,作為班主任的我們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因此說話要貼切、中肯,情真意誠,句句話語沁透著班主任的拳拳愛心,點點真情,以啟迪學生的心靈,激起學生心靈深處愛的浪花,讓學生懂得愛自己、愛別人、愛班級。總之,班主任要真正做到與學生同甘共苦,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能快樂、健康地成長。班主任的愛心魅力無限,力量無窮,只有勤于播撒愛心,才能促進班級和諧、師生關系和諧,才能收獲教育的碩果。
班主任要堅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的教育方法,既要時時嚴格要求學生,也要處處關心愛護學生。如每天和學生一起出操鍛煉,課后多到班級去看一看,聊一聊。這些舉動看似微乎其微,但學生必能感受到班主任在用心、用愛去關心愛護他們,他們自然就會與老師一起創建團結、向上的優秀班集體。
幾十年的教育工作使我深深認識到,一個立志為教育事業做貢獻的人,關心愛護學生才是其教育事業成功的基礎。只有播撒愛心,方能成就學生的創造之美、生命之高。班主任播撒一顆愛心,學生就可以讓春天的花朵更艷麗多彩,讓夏天的綠蔭更繁茂濃郁,讓秋天的果實更豐碩喜人,讓冬天的飛雪更純潔飄逸。班級管理中有了“愛心”,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也將會發現我們所從事的是一項多么幸福快樂、神奇美妙的事業。
總之,播撒愛心是一種態度,一種響應課改呼聲的最好的教育藝術。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播撒愛心的目的就是要培養一個有良好班風學風的班集體,一個紀律嚴明、團結友愛、奮發向上的優秀班集體,更是為了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培養學生的榮譽感與責任感。播撒愛心可以成就學生的品質之美,成就學生的人生之高,把學生培養成對國家、社會有用之人。把愛心播撒在教育這塊平凡而孕育著無限生機的沃土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獻,讓學生開心,讓家長滿意,讓班級優秀,讓教育無悔。
參考文獻:
[1]魏曉娜.如何管理優秀班級[J].時代農機,2016,43(9):137+139.
[2]韋美英.淺談優秀班級的團隊合作精神特征[J].教育觀察(中下旬刊),2015,4(8):24-25.
[3]張德生.淺談優秀班級的創建[J].考試周刊,2012(93):190.
編輯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