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葉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面臨著許多新的課題。在學校工作中,班主任面臨的一個新的課題是指導家庭教育,而抓家庭又是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新途徑。因此,班主任不可避免地要掌握與家長交往、指導家庭教育的科學方法。從某種意義上說,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復雜。在家庭教育指導中,應特別重視:對家長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指導,對家長家庭教育基本規定的指導以及每個家庭的“個性”特點。本人多年從事小學班主任工作,在工作中得到一些經驗,與家長交流和溝通是提高學生學習水平,培養學生如何做人的關鍵,為此,家訪成為我與家長溝通的主要手段。
一、家訪也要備課
如今學生在校的時間少了,自由的時間多了,活動空間也大了,很多學生缺乏自制能力。在缺少教師與家長的監護下,很容易誤入歧途,班主任就應該抓緊時間經常到學生家去家訪。每次家訪前,班主任要認真備課:此次家訪要達到什么目的?如何達到這個目的?對此次家訪成功與否,要做到心中有數。家訪前,班主任要對家訪的學生在校表現、各科學習、興趣愛好、習慣都了如指掌,以便家訪時信手拈來,提高家訪的實效。家訪要提前預約,必須與學生家長約定好家訪的時間,切不可盲目造訪,以免學生家長可能不在家,浪費時間和精力不說,還大大影響教師的情緒。家訪的時間要把握好,最好選擇學生放學或雙休日,這樣學生也可以在場,家訪的效果會更好,大家可以坐下來一起討論,讓家長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教師要把握好時間,恰到好處,不宜過長,以免耽誤家長的工作,家訪的內容應多種多樣,家庭情況困難的、取得進步的、發現學生有問題的等都可以家訪,許多大問題、大矛盾可以在家訪中化解,取得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促進學生進步。因此,家訪這一課一定要備好。
二、家訪要注意語言藝術
成功的家訪首先是能讓家長接納你,信任你。因此,第一次見面的講話就顯得非常重要。(1)語言要委婉。說話委婉是指在不便于直接說出本意的時候,抱著尊重對方的態度,采用同義代替、模糊語言等方法,含蓄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本意。例如,在農村小學,很多家長文化水平不高,孩子的學習基礎又不好,在小學高年級的學習就顯得非常吃力,班主任為此家訪時,應該避開“差”字,改用“學習方法不得當”“基礎不扎實”等字眼,以免傷害家長及孩子的自尊。(2)語言要靈活。語言靈活是指說話人根據不同對象、不同場合,確定自己的談話內容和談話方式,并且在情況突然變化時能迅速調整說話的內容與方式。例如,我班一女生經常遲到,作業拖交,成績下降。為此,我進行家訪時,準備好好批評一下父母對孩子的關心不夠,誰知到她家一看,原來是單親家庭,父親離家,母親長期生病,該女生要做大量家務,才導致經常遲到。這時,我就抓住時機說:“這種女兒多貼母親的心啊,長大一定是個能干的女孩子。”然后分析孩子的近來成績并幫助該生調整做家務和做作業的時間,制定一個最佳的時間分配表。同時,動員全班同學為該生捐款,幫她解決生活中的困難。這樣一來,家長也知道了孩子在校的表現,該生在同學們的幫助下也提高了成績。(3)語言要幽默。幽默的談話不但能吸引聽者的注意力,而且能與聽者建立親密的關系,消除見面時的陌生與尷尬。有一男生,因讀書較晚,成績不理想,等他上到六年級,已經有初中生那么高,早熟,經常追求本班的女同學,既影響他人,又害了自己。家訪時,我見到家長的頭一句話:“你不用為你孩子的終身大事操心,但你一定要為他的學習成績操心。”輕松的語言,道出了老師家訪的來意,也爭取到家長積極配合,共同提高孩子對早戀、對學習的認識。家訪時老師一定要注意斟酌語言,千萬不可因失言導致失禮。
三、學校要重視家訪
因近幾年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訊工具的普及,導致有些教師不家訪,有事打個電話、發個微信,在電話中不注意語氣、語調,經常用教訓學生的口氣教訓家長。這種做法影響教師和家長對學生的教育效果,家長也反感這種做法,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激化。改變這種現象的方法,就是要教師親自來到學生家中,表明自己的誠意,大家做到平等對待。沒有居高臨下的作風,家長才愿意把心里話、真心話對老師說。教師也能掌握學生的第一手資料,教育學生時才能一針見血,切中要害,讓學生心服口服,不冤枉學生。
具體做法:(1)學校要求班主任對學生有計劃地進行家訪,上報計劃,要有明確的目的,家訪的宗旨是:多報喜,巧報憂,每學期放假前進行家訪,指導家長考慮和安排學生的假期計劃。(2)學校要經常組織家長到學校來參加學校的一些活動,請家長聽課,召開家長座談會,請家長給學校提意見和建議。(3)舉辦教育座談會,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心理、生理特點,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也可以請個別家長介紹自己的育兒經驗,幫助大家共同提高。
總之,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提高全體學生的素質,要靠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努力,如果學校是前沿教育陣地,那么家庭就是后方補給線,家長和教師就是這條戰線上的運輸兵,為學生的健康成長而努力奮斗!
編輯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