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術作為義務教育階段一門必修的藝術教育基礎性課,通過向學生傳授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當前中學美術教育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重視不足,教學模式陳舊,學生缺乏學習熱情和主動性等。中學生正處于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美術教育可以幫助學生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的審美和人格,因此要認識美術教育作用,完善美術教學師資和資源,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從而真正讓學生在美術教學中得到啟迪和成長。
關鍵詞:中學美術;現狀;問題;策略
一、中學美術教育現狀
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來越高,審美能力和審美需求也在提升,近年來,我國大力推行素質教育,中學美術教育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學校的開課率、專職專業教師、基礎教具、專業科室等都得到了提升。一般來說,城市和發達地區的鎮村學校較為規范,而偏遠和欠發達地區的鎮村學校,作為美育重要途徑的美術課,不被重視的情況依然普遍存在,特別是課業繁重的中學階段,現狀依然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
方面。
1.教育觀念落后,對美術教育重視不足
由于升學等各方面的壓力,部分學校對美術教育的認識不夠,沒有意識到美術教育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人文精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作為“副科中的副科”,美術課程安排較為隨意,在絕大多數學校,每個班級一周只有一節美術課;初一、初二開設美術課,初三取消;期末考試前一個月,取消美術課;語、數、外等主課占用美術課等。同時,學校對美術教育的管理和評價也較隨意,美術教師提升、成長的機會很少。
2.學生對美術的興趣不斷缺失
美術無用論讓多數家長認為唯一的出路是學好文化課,美術作為孩子的課余興趣,隨便畫畫可以,但絕對不能影響主課。“美術無用論”使孩子喪失了學習美術的興趣和積極性,放棄美術課程學習,在美術課上不聽課,做數學題、讀英語、看小說,不能在美術教學中汲取營養。
3.教學模式單一,效果不好
由于各界對美術學習的輕視,加上課時有限,很多美術教師在教學時只能側重于理論知識的講解,方法簡單,死搬教材,忽視了學生間的差異性,激發不了學生學習美術的熱情和主動性,“填鴨式教學”的結果是學生只會“依葫蘆畫瓢”,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熱情便蕩然無存。
4.重視技能訓練,缺乏人文素養的提升
中學美術課程就是教導學生如何鑒賞美,明白什么是美,告訴學生如何創造美,怎樣表達美[1],在課程中,讓學生“洗眼睛、洗耳朵”,受到美的熏陶。優秀的美術作品往往與社會政治、人文歷史、自然科學都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如果僅僅重視技能的訓練,忽略對人文素養的提升,就不能深刻理解和表達美,美育的效果就無法實現。
二、加強中學美術教育的策略
1.充分認識中學美術教育的重要性
美術教育是實施全面素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通過藝術手段達到教育目的,對啟迪學生審美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的發展,促進學生健全人格具有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重視中學美術教育,首先教育部門應該加大對偏遠和欠發達地區鎮村學校的經費投入,加強美術教學的基礎設施建設;其次學校要認真執行國家的美術教育政策,擺正美術課的位置;再次要引導家長和學生了解美術學習的重要性,了解其對其他學科的學習有積極作用,并對今后的生活也有重要作用。
2.重視美術教師的成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是教學的實施者,教學效果與教師自身素養密不可分。要加強美術教師的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教師的質量和數量[2];重視美術教師的專業成長,采用短期輪訓、中長期進修等多種方式,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加強交流,讓先進地區的優秀教師定期到偏遠地區進行教學和教研指導,同時選派偏遠地區有一定基礎和經驗的老師到先進學校進行學習鍛煉。
3.采取多種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的興趣
良好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把興趣教學滲透到美術教育當中,可以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及創造能力,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學生是“喜新厭舊”的,美術課堂上一成不變的繪畫會使學生的興趣匱乏,要采取多種教學模式。
一是充分利用當地的文化資源,組織參觀美術館、博物館等,在實地參觀中認識美術,理解美術與自然、社會的關系。二是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營造生動的課堂氛圍,是學生能夠觀其形、聞其聲,動靜融為一體,充分調動學生通過各種觀感學習。三是利用各種材質,同樣是用筆用紙張的繪畫,可以把畫的內容剪下來,進行拼貼,也可以改變常用的繪畫形式,也可在一次性的杯子、紙盤或石頭上進行繪畫,利用身邊最簡單的材料做出獨特的美術作品。四是與其他學科聯合教學,在賞析作品時,可以綜合語文、歷史、地理等學科知識,引導學生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五是在教學大綱規定的常規課之外,開設國畫、書法、動漫、設計等多樣化的選修課程,處理好知識、技能、修養和創造的關系。六是組織作品展示,在每學期布置一類作業,期末把學生的作品都展示出來,讓全校師生都能看到他們的作品,提升他們的信心和對美術的興趣。
中學生正處于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同時課業負擔很大,往往會有很大壓力,而美術學習有助于發展學生的全面思維,有助于培養學生健康、豐富的感情世界,有助于加強德育,以美輔德。教育管理部門、學校、老師、家長和學生應著眼未來,讓美術幫助學生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的審美和人格。
參考文獻:
[1]陸陽.美術課與美育:對中學美術教育的思考[J].科教文匯,2017(1):130-131.
[2]汪容,廖全明.武陵山區中學美術教育的現狀、問題及對策芻議[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12,28(6):7-10.
作者簡介:李健,1990年12月,男,山東萊蕪人,大學本科,中學二級教師,中學美術教育。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