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學忠
摘 要: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對于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教學而言,多樣化教學的開展不僅有助于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還有利于課堂教學趣味性的提高,使學生更加真切地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進而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提升,實現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從而為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關鍵詞:小學語文;多樣化教學;多媒體;氛圍;情境
為了確保能夠提高小學中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水平,教師需要正確把握小學中高年級的語文教學特點,充分發揮自身的教學指導作用和教學輔助作用,使學生能夠在語文學習中養成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注重活力語文課堂構建的同時,也要注重語文課程教學的開放性。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多樣化教學方法則發揮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它既影響著“因材施教”教學理念的切實落實,又有助于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從而為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
一、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促進課堂趣味性的提升
隨著中小學課堂越來越廣泛地運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其教學輔助作用日益凸顯,而在小學中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一方面有利于課堂趣味性的增加,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學情境的構建,使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教學情感。首先,教師需要對多媒體技術的教學價值予以充分認識,并對其教學觀念進行轉變,由此提高多媒體技術的利用效率。其次,為了能夠促進教師多媒體使用技能的提高,教師應對各種專業培訓活動進行積極參與。僅僅只是制作或者在課堂教學中放映多媒體幻燈片已經不能滿足當代教育教學所提出的要求,教師還應與時俱進,學習并掌握展示站臺、各種軟件等先進多媒體教學技術,而這些都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提升自己,進而將其課堂教學構建得更為精彩。最后,教師不僅需要認識到多媒體技術的優勢,也應對多媒體技術的弊端有所了解,以此為導向靈活地將其運用至課堂教學中,注重“趨利避害”的運用原則。換言之,多媒體技術就像是一把雙刃劍,倘若不能夠對其進行合理、有效運用,那么會在一定程度上束縛課堂教學的開展,甚至會出現畫蛇添足的教學成效。因此,教師需要不斷熟練掌握多媒體的使用技術,最大化發揮多媒體技術的教學價值。比如,在開展《懷念母親》這一教學內容時,為了使學生與課文之間的距離得以拉近,教師可以將作者季羨林的相關介紹以及文章寫作背景等內容融入多媒體課件的制作當中,通過大屏幕對其課件內容進行呈現,進而使學生對課文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和理解。對于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而言,他們的語文基礎能力相對已經具備,可以通過借助教學資料自主進行語文學習,加之多媒體不僅具有容量大的特點,還具有效率高的特點,將這種教學方法應用至小學中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能夠推動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
二、將多樣化教學手段靈活運用至課堂教學中
受新課程改革的影響,課堂教學不僅局限于傳統教師教授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學生自學意識和自學能力的培養。對于小學中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教師需要對其課堂導入環節予以充分重視,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對教學內容進行學習,學生的主動探究意識能夠在這種教學方式的引導下得到有效調動。比如,在開展《金色的魚鉤》這一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導入環節運用問題引導教學方式:這篇文章主要是圍繞什么事進行描述的?為什么“魚鉤”會是“金色的”?作者主要是想通過“金色的魚鉤”表達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同學們對于這篇文章有什么自己的感悟?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先對文章進行通讀,再結合問題對文章進行思考,接著再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對問題進行進一步探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大膽表述自己的觀點,并及時對學生的看法與觀點予以肯定,最后再總結學生所思考的結果。學生在這種方式下開展語文課堂學習,既能夠對文章主旨有更加深入的體會,即“團結友愛、勇于獻身”的崇高品質,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使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得到進一步培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切實落實取長補短的教學理念,促進學生整體共同進步。另外,將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靈活運用至小學中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能夠有效促進教學氛圍的和諧構建,使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在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中得到全面提升。
總而言之,在小學中高年級語文課堂中開展多樣化教學,既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及學習心理,又有利于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樂趣和魅力進行感知,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對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摸索和發現,由此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提升。除此之外,語文教師還應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結合存在于語文教學中的問題針對性地進行補充和完善,使學生的實際語文學習需求得到滿足,促進學生學習空間的開拓,從而為學生日后更好地開展語文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邵文慶.實現小學語文多樣化教學的措施探討[J].新課程導學(七年級上旬),2015(3):52.
[2]蔡麗芳.小學語文多樣化教學的方法與途徑[J].教師博覽,2015(3).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