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來
摘 要:班班通這一全新的教育輔助工具為教育教學帶來的沖擊是無比巨大的。科技與課堂的接軌,教師傳統教育手段的變化,無塵教學的實現,海量資源的收納,課堂效率的進一步提高……一系列由班班通引發的變革正在影響著新時期的老師和學生。
關鍵詞:班班通;變革;工具;實例
在國家建設“三通兩平臺”政策的主導下,“班班通”逐步走入課堂。2016年我們引進“和文通”H系列多媒體電視互動一體機(以下簡稱“班班通”)。在探索班班通如何應用于教學的過程中,通過不斷學習,突破從無到有的過程,找尋到一些班班通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的好方法。
一、班班通的認識
隨著班班通的發展,班班通早已經進入了多功能一體化的時代。如“和文通”H系列就具備電視電腦一體化、一鍵開關、操作簡易等特點。非常值得一談的是現在的班班通還具備雙系統,兼備Windows和Android雙系統的班班通既是一臺電腦,又是一部手機。
二、班班通帶來的變革
班班通帶來的變革是非常明顯的,它實現了無塵化教學,為教師和學生的健康帶來了福音。網絡的連接,豐富和拓寬了課堂教學資源。班班通設備既是強大的資源庫,更是一個資源儲存庫,教師可以通過班班通設備這個平臺系統創作課例、教案等。
三、強大的教學工具
電子白板(White Board)是傳統黑板的高度進階,實現了黑板界面的無限大效果。書寫色彩的多樣性,書寫插件的豐富性,資源插入的靈活性,和傳統黑板對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值得稱道的是現在配備的班班通系統中的PPT軟件與白板系統實現了有機的結合,可以直接在成型的PPT課件播放過程中加筆觸勾畫,功能上又強大不少。
四、微課程的制作和展示平臺
班班通設備兼備了一切電腦的操作功能,教師可以隨心所欲地在其上設計制作自己的微課(需自己加設鍵盤和鼠標)。然后再進一步通過班班通設備展示應用自己設計的微課或網絡微課,使課堂不再是一味枯燥的講授,變化多端的課堂增強了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
五、操作實例及注意事項
班班通為教育教學帶來了巨大的改變,但如果不在應用中摸索探究就等于空談,現在就應用中的一些實例分享如下:
1.粉筆的替代與突破
在班班通系統中能替代粉筆的工具很多,使用者可以采用電子白板(White Board)中的畫筆工具實現書寫展示的目的。畫筆工具還為使用者提供了不同的筆觸,如鉛筆、毛筆、排筆、功能筆等,完全可以替代粉筆開展教學。除了畫筆工具以外,(GAOKE)高科壁掛式展示臺的配套軟件Scanner System也配備了畫筆工具。如我在教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九課古詩《夜書所見》時,我嘗試了用不同顏色在電子白板上書寫古詩的教學,把“蕭蕭梧葉送賽聲”中的“蕭蕭”用藍灰色書寫,“梧葉”用橙色書寫,“送寒聲”用灰色書寫,學生一看就明白了朗讀中的停頓,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使用班班通進行備課操作
直接使用班班通設備進行備課,無論是在效率上,還是在操作應用上都非常適宜。就小學語文教學而言,在應用班班通進行備課時首先教師要先備課本,熟悉課文內容,備好環節目錄。其次是將需要應用到班班通設備的環節,通過班班通設備組合資源,以備教學活動中應用。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四課《小鹿的玫瑰花》時,我對課文內容進行了熟悉,其中的識寫字環節和指導閱讀部分,我運用了多媒體課件開展教學。在整合資源時,我通過“第1 PPT(http://www.1ppt.com)”網站找到了需要的課件。在生字教學中比較難的“méi玫、guī瑰、”等生字,我利用課件展示,指導讀準字音,帶著孩子們一起進行書空練習,通過PPT設置趣味識字游戲和組詞。在指導閱讀時,課文重點段落的展示和配圖的展示也利用班班通設備進行,在圖文并茂的展示中輔以教師的講解引導和學生的主動參與,學生對課文內容感知深刻,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3.使用班班通講題
將練習通過展示臺或者手機拍成照片,再放置到電子白板中進行批注講解。特別是作文教學中,同一個班級的學生可以看到其他人寫的作品,被展示的學生可以通過屏幕看到教師的點評和修改,實現直播分享的效果。
4.資源的收集利用
使用班班通設備還應特別注重資源的收集和利用,例如一些實用的網站如:老百曉在線、國家基礎教育資源網、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一師一優課平臺、漢字筆畫查詢網、第一PPT網等。同時一些視頻,音像網站,教師在平時要多注意留意和收集。
5.細節上的問題
細心的教師會發現,現在的網頁上廣告和兒童不宜的內容比較多。所以,不建議在課堂上直接查看網頁。同時,教師在使用時應盡量使用白板觸控筆,保護電子白板屏幕,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6.病毒防護與系統維護
針對電腦病毒的防護和系統維護,班班通設備使用了Ghost系統還原軟件和冰點還原軟件等。實施新的軟件安裝或系統設置后,盡量設置回冰點還原,這對于非專業計算機維護人員的教師來說是比較好的應對病毒手段。
“活動老,學到老!”教師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工程師更應深刻明白其中的道理。班班通作為一項功能強大的教學輔助,其功用之妙需教師不斷深入體會。
參考文獻:
[1]王馨,孟穎.“班班通”引發的課堂教學變革及可持續發展策略探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0(9):56-59.
[2]黃賢英.“班班通”讓農村教育踏上實實在在的改革路[J].發現(教育版),2016(4).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