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永鋼
摘 要:影響作業設施與實施的因素很多,重點體現在教師的作業設計能力、作業設計質量、學校對作業的管理實施以及學生能力方面的因素等,這些因素處理得是否得當,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作業的有效設計和實施,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
關鍵詞:作業設計;實施;因素
我們一直認為關于學生的作業,一般是指課后鞏固練習。通過研究學習發現關于作業的認識我們一直處于誤區。從作業的角度看,我們可以把學生自主學習的任務理解為自學作業,課堂鞏固練習理解為課堂作業。為挖掘影響作業設計與實施的一些因素及各因素對于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我們針對作業進行了深入研究。
一、教師作業設計能力問題
不同的老師設計作業的能力存在不同的差異,我們通過對教師設計的作業題目本身、對教師的作業設計能力做了調查,結果發現,年輕教師教學熱情高,但經驗不足,直接影響到作業設計能力不足;中青年教師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也處于精力比較充沛的時期,在作業設計的能力上處于最佳發展期,作業設計質量相對來說較高。但是當我們通過教師在設計作業時需要系統地思考一系列的相關問題對教師的作業設計能力進行調查時,發現教師作業設計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1.作業量大,但不重視作業質量,重復性作業太多
據調查,七、八年級學生作業日平均量在2小時以上,九年級作業日平均量在4小時以上,周末和節假日作業更多,學生的課業負擔過重,作業數量大,但質量低,作業質與量的這種巨大反差形成了明顯的負面效應。
2.作業形式單一,不能激發學生寫作業興趣
教師布置作業隨意性大,沒有精心準備,形式單一,幾乎全是抄寫、日記和練習題,作業僅僅被看作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
3.作業設計無層次
教師布置的作業不能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布置合適的作業,導致“優生不優、差生更差”,甚至出現抄襲、應付、拖欠、不訂正作業、不做作業等現象。
二、教師作業設計質量問題
教師作業設計質量問題的研究主要是通過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讓學生根據自己對作業的感受與完成情況作出判斷。調查結果發現:
1.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對作業設計滿意度明顯偏低
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感到作業難做、作業量大,認為作業類型不夠豐富??梢?,教師布置作業時單純地面向全體,而不關注差異,這種作業設計形式對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適應性明顯不夠,這種作業現狀對于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也造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2.趣味性強的作業普遍被學生所喜歡
作業的趣味性有賴于作業的呈現方式,作業的呈現不能局限于文字,可以是言語的、圖片的,也可以是實物的、觀察的、操作的和體驗的,可以是一次調查活動,也可以是觀看一段視頻。例如,在講授七年級歷史《秦漢時期的文化》后,設置以“我愛家鄉”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作業,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搜集如“家鄉的特產”“家鄉的名勝古跡”“家鄉的風俗習慣”“家鄉的今昔變化”“家鄉的地方語言”等專題資料,搜集完成后以小組形式進行匯報展示。在作業講評的匯報課上,同學們的答案精彩紛呈?!凹亦l的特產”實踐小組的成果有:道口燒雞,老廟牛肉,萬古羊肉鹵,牛屯燒餅,常莊掛面;“家鄉的名勝古跡”實踐小組的成果有:滑縣民俗博物院,大運河,明福寺塔,歐陽書院,瓦崗寨景區等。這樣的作業完成形式,改變了以往作業的單一、枯燥,不再把作業重點放在機械的抄抄寫寫上,學生的作業興趣、積極性也就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綜合能力得以增強。
3.難度適當的作業學生容易接受
作業的難度應該隨學生的年齡和能力水平的變化而發生相應的變化。教師布置作業時應面向全體,考慮學生的學習水平、智力以及個性發展的差異,將難度控制在適當的水平上,讓全體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并取得高成功率。例如,教師講完《改革開放》一課后,要求學生以“改革開放與農村社會生活”為題,自辦手抄報,展示改革開放前后農村社會生活發生的變化。讓學生圍繞衣、食、住、用、行五個方面進行家庭采訪或社會調查,收集改革開放前后人們生活方式變化的第一手資料,如以前的糧票、布票、郵票等購物票證以及反映人民生活面貌的照片、報刊、實物等。面談采訪一些長輩,將他們對改革開放前后農村社會生活發生變化的感言記錄下來。這一做法很好地考慮了學生的實際,使學生很容易接受,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三、學校管理也影響作業的設計與實施
我們針對幾所學校的管理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幾乎所有的學校都將作業的批改作為作業管理的重心,不僅作業數量要求明確,而且注意檢查,每學期檢查兩次,檢查時主要關注有沒有批改、有沒有批改日期、作文有沒有批語,而對于批改質量這個關鍵性問題,幾乎沒有給予重視。學校對于作業時間、作業總時間、書面作業時間混淆不清,在作業設計要求上,有的學校在檢查教師教案時要求教師教案書寫有作業布置這一環節,一部分學校對于作業設計甚至完全沒有任何要求。
四、學生方面的因素也影響作業的設計與實施
由于升學的壓力,大多數學生的態度是端正的,那些沒有難度的作業,例如,摘抄、背誦之類的作業,即使枯燥他們大都也會認真完成并獲得成就感。但部分學生由于眼界較為狹窄,閱歷少,見解淺。一見有點思維容量、探究性的作業,他們就顯得力不從心,他們對自己的信心不足,缺乏表現自己的勇氣,需要當眾發言的作業,如,演講、講故事、詩歌朗誦等,僅是極少部分同學展示自己的舞臺,有的班級甚至一個學生也不參加,這些都會影響到教師作業的設計與實施。
以上各種因素,都加劇了初中作業的設計與實施產生了一系列嚴重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我們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并能正確看待,進而深挖影響作業設計與實施的關鍵因素,有效把握解決作業問題的關鍵。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