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州
摘 要:多媒體手段給我們的課堂教學帶來了諸多亮點。但是,在使用方面,也存在著很多問題。對于小學數學課來說,怎樣化解這些問題呢?
關鍵詞:小學數學;多媒體;感染力
現在,每個班級都已經安裝有多媒體設備。這極大地優化了我們的教學方式,給我們教師帶來了更多的選擇。教學實踐證明,這確實給我們教學帶來了很大幫助。但是,平時教學中,我們也不難發現,很多教師在多媒體的使用方面,還存在著很多不盡如人意之處。為此,我們在平時教學實踐當中要多進行梳理,這對我們提升多媒體的運用水平幫助很大。下面,筆者就這方面來具體談談平時教學中的一些體會。
一、優化情境,增強直觀性
關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作為教師,沒有一個不重視的。每節課,激發學生興趣都是教師要首先考慮到的。而且從設計上也大都是以完美的標準為追求。的確,這樣做就抓住了事情的關鍵。作為一種情感狀態,興趣能夠很好地讓學生產生一種主動想做的力量。對于教學活動而言,就是對要學習的新知識產生一種親近的姿態,這就邁出了至為關鍵的一步。
如,教學“百分數的意義和讀寫”,筆者是這樣導入的:我們班級上周三參加了年級組的三場籃球比賽。作為班主任,我對我們班級的得分王甲同學的投籃情況進行了統計。請同學們看看我做的這張統計表(多媒體展示);學生看完統計表,并進行簡單的分析后,筆者提出問題,引導他們思考:我們要想知道這幾場比賽當中,甲同學在哪一場投籃更準一些,同學們你們認為該怎樣去進行比較呢?能說說理由嗎?問題拋出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然后,組內進行交流,交流后向全班匯報。這里要說明的是,學生提出的比較方法可能有好幾種,這就需要我們教師進一步引導。通過引導學生比較和交流,學生就能夠體會到要對這幾場甲同學投籃情況進行評價,應該考慮到在整體的基礎上進行評價,明白了這一點后,教師再用多媒體以飛入的方式將“投中次數占幾分之幾”一行文字顯示出來。
這樣的設計,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入手,能促使學生反復自問:“到底是哪一場球呢?”這樣,就將學生已經儲備的有關知識給調度出來,讓他們根據這些經驗進行思考。同時,多媒體手段的采用,將一定的材料清晰呈現出來,這既能夠增加直觀性,也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強化體驗,突破重難點
多媒體手段為何一出現就受到廣大師生的青睞?主要原因就在于它的神通廣大。事實上,課堂上采用多媒體手段,確實能夠給課堂教學帶來變化。比如,它能夠打破時空的局限,將看似不沾邊的一些事物或現象歸到一起;再比如,它能將一些抽象的數學概念形象的給表達出來……特別是,面對一些教學重點和難點,它都能夠一展它的風采。
在教學“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時,在讓學生畫出平行四邊形底邊上的高時,筆者是這樣操作的:第一步,放手,主要是要求學生獨立的用筆畫一畫,用手量一量;第二步,反饋交流,通過這一環節,教師要告訴學生,畫平行四邊形的高時,人們都是習慣上從一條邊的端點起,向其對邊畫垂線段,而這一垂線段一定要用虛線來表示,而且,還要盡量將高畫在該圖形的內部。這里要說明的是,這一步主要由教師來引導,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反饋和交流的質量。第三步,多媒體展示具體作畫過程,通過上述前兩個步驟,很多同學已經知道如何作畫了,但有部分學生可能還似是而非。這時,我們可以將作畫過程通過多媒體給展示出來,然后,指名學生在多媒體上進行演示。這樣,該學生畫得如何,畫得怎樣,全部無遺的展現在學生面前。這樣就有利于學生打破思維上的短路,讓他們輕松地掌握如何畫出平行四邊形底邊上高的要領,很輕松就突破了教學難點。
三、多維引導,培養創造力
事實上,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采用,在發展學生的思維方面作用也是非常明顯的。課堂上,采用多媒體手段,可以提高學生洞察力,這一點對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至關重要;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手段,將一定的知識點進行技術處理,將學生的思維朝向多向度進行引導。從而讓他們的思維沿著不同的路徑進行思考,可以讓學生盡可能多得獲取解決問題的方案。也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在教學“小小商店”時,筆者就通過多媒體手段設置了一個購物情境。在購物情境當中,筆者要求學生結合多媒體呈現的畫面,先在同位之間進行提問,爭取考到對方。經過一定時間后,引導學生在班內進行反饋。反饋后,筆者又指名學生到屏幕前進行操作。這個過程當中,對于學生的一些有價值的提問和屏幕前到位的操作,筆者也都會給予一定的鼓勵。
這樣的設計,借助多媒體手段創設商店場景、購物情境,讓他們互相提問,很好地激發了他們探索的欲望,特別是質疑方面的欲望。通過這樣的處理,教師將單一的學習過程變成了學生間彼此交流、共同探究的過程。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求異思維。
綜上所述,教學過程當中,多采用多媒體手段,確實能夠有效改變我們的課堂教學。不僅如此,它還可以帶給我們更多的意想不到的發現。所以,課堂教學實踐當中,我們要因地制宜的發揮其作用,我們的課堂才更具感染力。
參考文獻:
[1]肖桂娥.數學教學要重視首次感知[J].新課改教育研究,2007(4):76.
[2]李永萍.“對課堂教學中數學活動有效性的思考”[J].實踐新課程,2009(11):55.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