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群華
摘 要:小學階段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小學階段開設品德與社會教學是對小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求任課教師在教學中深入探究教材,積極將教材內容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聯系起來,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到教學中,促使學生能更好地學習品德與社會課程,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主要闡述了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到品德與社會教學中的意義,以及怎樣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品德與社會;教學方法
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的開設,是為了引導學生認識社會、了解社會,通過教學和引導,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使得學生以積極的態度去參與社會、適應社會,從一點一滴中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和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得學生成為一個遵紀守法的合格公民。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到品德與社會教學中的意義
1.有利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
就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對事物的判斷力較弱,明辨是非的能力缺乏,不懂得如何面對生活中的誘惑和糟粕。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小給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培養,不僅可以提高學生了解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還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引導學生以積極正確的態度面對人生、面對生活中的機遇與挑戰。
2.有利于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社會的和諧發展離不開社會秩序的有條不紊。而小學生作為社會主義社會未來的接班人,則應當從小養成遵紀守法、遵守規則等良好的行為習慣。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到品德與社會教學中,加深學生對規則、對法律的認識,增強學生遵守法律法規、生活規則的自覺性,引導學生從學習和生活的點點滴滴中養成遵守規則、遵紀守法的良好行為習慣。
二、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方法策略
1.情景式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注意力不易集中,在教學課堂中容易開小差、被其他食物所吸引,利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對此,運用情景式教學,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教學內容有機整合起來,進行情景化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教學知識。例如,在講解《我不耍賴皮》這一節內容時,詢問學生:你們喜歡做游戲嗎?你們在游戲中遇到什么樣的事情會導致游戲做不下去呢?咱們來看看書上的小朋友發生了什么好嗎?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第28頁,并結合自己平時做游戲的過程,同學之間、師生之間進行交流,分析其中的原因。老師給學生解釋一下“規則”,引導學生讀一讀,體會其中的道理,明白規則在生活中的必要性,體會“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意義。通過情景式的教學,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教學內容有效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更好地學習規則的重要性,并通過學習使學生在生活中自覺遵守規則,共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文明社會。
2.生活化教學,加深學生理解
在小學階段的教育教學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和品德與社會的教學內容較為抽象,學生不容易理解其真正含義,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來源于社會生活,品德與社會的教學內容又比較貼近生活。因此,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到教學內容中,進行生活化教學,利用生活中各種各樣有形或無形的“規則”,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規則、認識規則,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將生活中的資源有效利用起來,促使學生在生活中認識規則、學習規則、遵守規則。例如,在《我不耍賴皮》“規則的發現”教學中,詢問學生:生活處處有規則,你知道的規則有哪些呢?引導學生觀察教材圖畫,并回憶在圖書館閱讀書刊時有什么規則?出去景區游玩時要遵守什么規則等,也可以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畫,讀懂圖意后自行編制規則,以此加深學生對規則的理解。同時組織學生討論學校中的規則,引導學生將找到的規則填在教材第30頁,以此加深學生的理解。通過生活化教學,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好地滲透到品德與社會教學中,加深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教學內容的理解,促使學生在后續的生活和學習中更好地了解規則、遵守規則,更好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同構建一個人人遵紀守法的法治、和諧社會。
總之,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思想觀念的重要時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需要不斷地尋找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使之更好地滲透到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知識,從而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行為習慣,構建社會主義文明、法治、和諧社會。
參考文獻:
[1]羅玉梅.在小學品德課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幾點做法[J].基礎教育論壇,2015(1):58.
[2]張全地.略論思品課堂教學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6(9):130-131.
[3]楊云.在品德與社會課堂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基礎教育研究,2015(22):44.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