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茂輝
摘 要:近些年來由于種種原因,農村留守兒童逐漸增多。這些農村留守兒童的父母都在外地務工,管教兒童的時間和精力較少,因而教育兒童的重任就落在了學校的肩上。學校要積極引導和幫助農村留守兒童學好知識,同時還要培養農村留守兒童向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促使他們形成優秀的思想道德品質。
關鍵詞:農村小學;留守兒童;思想教育
所謂“留守兒童”,指父母雙方流動到其他地區,且很少回家,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的兒童。這些留守兒童與父母相伴的時間較少,大部分是由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看管,祖輩們的思想比較傳統,因此這些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脫節,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得不到父母的有效關心和幫助,同時這些留守兒童給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提出了嚴峻的考驗,留守兒童的管理和教育日益成為農村學校的一個重要課題,如何提高留守兒童的思想品質,如何加強留守兒童的思想道德教育,成為我們德育工作者需要認真解決的問題。
一、通過思想品德教學,培養留守兒童高尚的道德品質
小學思想品德教學在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對于完善學生人格、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德育工作者可以通過思想品德的教學來調動學生的高尚情感,加深學生對德育知識的理解,從而達到提高學生道德品質的目標。
例如,在教學《春天的故事》時,這節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改革開放給我國帶來的巨大變化。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歌曲《春天的故事》來促使學生展開課文內容的學習。歌詞中唱到的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地聚起座座金山……學生首先會被優美的音樂所吸引,接著他們就會被歌詞內容所震撼,進而他們就會帶著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來學習課文,同時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展現一些大廈建設工地、工廠車間等大批工人辛勞工作的情景,讓學生們感知城市的變遷、社會的發展都離不開這大批農民工,他們是社會發展的基石,而這千千萬萬的農民工就是我們留守兒童的父母們。從而讓留守兒童深刻感受到他們的父母的艱辛以及對我國的經濟建設帶來的巨大成就,激發留守兒童的自豪感、存在感。
例如,在教學《品格的試金石》時,這部分的內容主要是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來促使學生學習如何堅持誠信,引導學生通過調查、體驗、合作、交流等途徑來認識誠信的重要性,使學生真正懂得要做一個有誠信的人。教學這節知識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來展示一個失去誠信的行為,比如一個人在消費的過程中使用假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假如你就是錄像中收到假幣的那個人,會有什么感受,你會怎樣處理假幣?通過這個情境提問,使學生體驗受到欺騙的感受,使學生明白誠信的重要性。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講述他們閱讀過課文后的讀后感,比如,教材中的《刻骨銘心的一課》的閱讀材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相互交流以下問題:你有對父母撒過謊嗎?你們覺得對父母撒謊會帶來什么?我們可多提問留守兒童,因為我們在家訪中發現許多留守兒童對父母常有撒謊的行為。因父母不在身邊,電話里沒做作業也說做好了。學生的觀點在很大程度上就代表了他們的思維過程。自由討論的過程中,學生表達自己對誠信的認識,傾聽其他學生對誠信的認識,他們對誠信的認知能力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當然,思想品德教材中的每一節內容,對學生而言都是一次高尚品質熏陶的過程。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思想品德教材中的每一個知識點,通過多媒體課件,通過小組交流,通過典型歌曲,增長留守兒童的見識,增強留守兒童努力學習的信心,使得他們成長為一個正能量滿滿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才。
二、通過實踐活動,提高留守兒童的道德素養
道德教育并非是單純地傳授知識,能夠促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踐行良好德育行為的教育才是一種高效的德育。如何促使學生在德育素養的形成過程中做到知行統一,是我們德育工作者需要認真思考的。也就是說學生不僅要明白哪些是好的德育行為,還要在實際生活中踐行出較高的德育行為。尤其是針對留守兒童,在引導他們將良好的道德認知進行實踐的過程中,教師應多引導留守兒童進行一些實踐活動。
例如,教師可以在班級中組織學生進行“讓父母放心,做獨立的小主人”的主題活動。比如教師可以引導留守兒童講述一些他們自立自強的行為事跡,然后在班級中進行公開公平的選舉活動,看看哪個學生是最讓父母放心的小主人。這個主題活動不僅會對留守兒童進行正確的價值引導,更會在留守兒童的心理留下“自立自強”的烙印,這種觀念會使他們終身受益。
例如,教師可以引導留守兒童給他們出門在外的父母送去祝福。留守兒童的父母雖然出門在外,但是父母的心里時刻都惦記著他們的子女,可是有些子女卻不理解父母的行為,而且因為長時間的分離,使得留守兒童與父母的感情有點生疏。教師可以讓學生詢問一下他們父母的工作內容,然后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他們父母的工作內容,使學生感知父母的不易,并對父母送去祝福。祝福可以是一封信,可以是一個小視頻,可以是一句簡單的“爸爸媽媽,我想你們了”。無論什么樣的祝福,對于父母而言都是最大的安慰。
總而言之,農村學校的德育工作者要為留守兒童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通過多種形式促使他們擁有較高的德育素養。
參考文獻:
[1]淺析農村留守兒童道德教育問題及解決途徑[J].中華少年,2017(4).
[2]牟叢叢.對農村留守兒童道德教育問題成因的研究綜述[J].亞太教育,2016(34).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