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永紅
摘要:小組合作教學是新課改下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作為一名英語教師,一定要認識到小組合作教學的重要性,通過小組合作教學法的運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組合作;優勢;自主性;表達能力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性,成為了課堂教學的重要要求。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師,要想實現新課標的要求就要積極尋求教學對策,讓每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當中。實踐表明,小組合作教學法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小組合作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
小組學習以合作為手段,將學生個體間的競爭轉為小組間的競爭。學生在合作中既要張揚個性、發揮長處,出色完成自己的任務;又要考慮與其他組員的銜接,顧全合作的大局。合作學習的過程既是學生間優勢互補、共同進步的過程,也是人際交往的過程。
第一,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改善課堂學習氛圍。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負責授課講解,然而只有一部分同學能跟上老師的思路,與教師互動。小組合作教學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任務的完成中,都能將自己的想法及時表達出來,有效地活躍了課堂學習的氛圍。例如外語教學中閱讀的材料中,有很多優秀的情景劇,可以通過小組合作角色扮演的方式將其再現出來,既能夠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又能夠活躍課堂氣氛。這種學習形式有效的改善了學習氛圍,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學習效率。
自主學習是小組合作學習的起點和終點。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目標導向的教學方式,教師以小組總體表現為依據確定成績。每個小組都在合作開始時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生與小組互相依存、緊密相連,學生不再是孤獨的求學者。在與組員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時,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厭倦情緒減弱,學習的自主性提高。另外不同水平的學生在合作中能夠集思廣益、取長補短。為提高小組成員之間的互補性,在進行分組時教師應當注意分組的平衡性,將不同自學水平、學習成績、動手能力、性格特點的學生加以組合,使不同類型的學生都有機會在小組中發揮其獨特的優勢。這也有利于培養不同類型學生之間的互相尊重,完善學生的人格。
第三,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培養學生的交際及表達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分組的方式為學生提供各種學習、交流機會,從而達到教學的最優化,在合作中學生的交際能力及表達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中學生已經具有比較強烈的自我意識,但是由于很多學生是獨生子女,在家庭教育中很少體現出良好的克制、合作、諒解、交流的特點,因此性格發展容易走極端,小組合作學習恰恰將這種性格、人格培養寓于教學過程。
第四,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教學相長是教育的基本規律。在小組合作教學中,教師作為組織者無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教學設計階段,教師要判斷哪些學習任務要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給學生布置,小組中每個人的任務如何分配;在教學執行階段,教師既要控制學習進度,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防止出現“走過場”的現象,又要及時組織學生總結所學,評價小組表現。這些都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增強教師創新教學的意識。以中學外語課程教學為例,很多學習內容都是與現實的社會環境以及其他學科的知識聯系在一起,才能讓同學們開闊視野、與時俱進。所以組織小組學生進行討論是很好的學習方法。例如,在學習power一詞時,該詞的多義性給學生提供了很大的討論空間。從其原始義項“力”,到抽象的“力量”、“權力”等,逐步拓展開來,可以將外語教學與學生在物理學課程中學習的“力”的概念聯系起來,還可以結合培根的名言knowledge is power來討論知識與力量、權力等在現代社會中的密切結合,由此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通過教師準備材料,同學們各抒己見,積極討論,師生的視野和思路都變寬。教師在嘗試新的教學方式的過程中,教學能力也相應的得到提高。
二、中學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基本模式
第一,引入競爭模式。
英語學習過程中字、詞、句、語法詞匯的訓練都可以采用小組競爭的方式,把“紅旗”高高地插在勝利小組的圖表上,使整個小組都有了獲勝的愉悅感。由于學習者的競爭關系,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會全神貫注,使學習效果比較顯著,所以,在平時的訓練學習中,小組成員一旦明確學習任務之后,自覺性強的一定會督促學習自覺性差的同學,幾次三番以后,自覺性明顯提高,因為他覺得總是自己影響小組有些不勝重負,小組同學的鼓勵、督促、埋怨都成了每個人的催化劑,這樣協作小組彼此之間競爭式的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進步的面開始擴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借助角色扮演增強理解力。
我在英語教學中還大量運用了角色扮演的方式,只要能演的,我們就分小組嘗試,每個學生都有角色,有時盡管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角色,學生也會傾力演出。這樣既提高了學生閱讀文本的興趣,又在表演中反復琢磨劇本提高了孩子們的理解能力,尤其是在相互的磨合當中,他們感受到對方同學身上許多優秀的品質,這樣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自身各方面的素養。
第三,學生“設計”共同學習。
在綜合性學習當中,我們引進了“伙伴”“設計”的模式。比如關于“美國”的學習,我們根據班級的八個小組,與學生一起設計了八個環節,每個小組負責一個話題,當他們得到自己的任務后,組員們先討論設計,定好自己小組的目標和計劃,小組長及時地分了工,比如關于“美國的地理”,組長要求組員每個同學至少要比較清楚的了解美國的一個州的地理特點,然后碰頭協調,他們便開始分頭搜集資料,通過多種途徑完成任務。后來在“綜合性學習”匯報課上,學生是“八仙過海,各顯其能”,有的小組多位成員一起用電腦給大家展示他們搜集的圖片和影像資料,并附上合理的解說,興奮之情、成功之感油然而生。通過豐富的實踐活動,他們用小組協作的方式在合作當中拓展了學習的形式和渠道,提高了人際交際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組織策劃能力,互助合作能力等,使學生們最大限度地挖掘了自身存在的潛力。
小組合作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法在最大的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大大提高,課堂教學也取得了明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