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郭蓉 李永霞
摘要:自信心是指一種積極的自我評價和對自我的可定,期望受到他人、集體和社會認可的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是促使人積極向上的動力源泉和取得成功的重要的心理因素和基石。良好的自信心可以促使幼兒形成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同時樂于交往新的朋友,勇于表現自己,敢于克服困難,嘗試各種不同的新鮮事物。但在實際的幼兒園教育過程中,依然存在著許多過于沉默、自卑缺乏自信心的幼兒,這需要幼兒教師對其及時正確的引導,幫助幼兒建立起自信心。本文主要就幼兒教育中自信心培養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僅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教育;自信心;培養
引言:
伴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人們愈發的重視孩子的學前教育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幼兒時期作為孩子成長的重要階段,其教育狀況對孩子未來的成長和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幼兒教育中的自信心培養對孩子的心理發展狀況和性格的后天形成有著直接影響。幼兒的心理世界簡單敏感同時又復雜多變,這對于教師而言是一個充滿難度的挑戰。作為幼兒教師應當根據幼兒的成長狀況及時的調整和完善教育方式。
一、自信心對幼兒成長的重要性
今天的幼兒將是21世紀的主人,時代對未來人才的需要是學前教育不可回避的挑戰。只有具有自信心和其他良好心理素質的人,才可能適應社會的發展。自信心對一個人一生的發展所起的作用,無論在智力上還是在體力上,或是在處事能力上,都有著基石性的支持作用。“成就事業的人,只不過比別人多了一份自信和決心而已”。信心就像人的能力催化劑,將人的一切潛能都調動起來,將各部分的功能推到最佳狀態,在自信中獲取成功。在幼兒時期,自我意識逐步形成,不斷發展,是自信心形成的關鍵時期,培養幼兒自信而且自強不息,無疑會對孩子的人生發展帶來很大的益處,可見自信心對孩子的成長是多么重要。
二、幼兒自信心不足的原因
由于年齡和交往能力的限制,大多數幼兒都存在自信心不足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對父母的依賴性較強,不敢和其他小朋友玩,不敢進入新環境。通過對幼兒的觀察和分析發現,導致自信不足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家庭生活環境單一,有的生活在單親家庭中,有的是父母忙于事業打拼,與孩子接觸較少,由爺爺奶奶負責養育,行為得不到承認和恰當的指導,缺少語言交流的機會,語言表達能力差。
2、父母對孩子過于溺愛,孩子自理能力較弱,動手能力差,形成膽小怕事、優柔寡斷的個性。
3、在專制家庭中,父母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對孩子的所作所為采取不信任的態度。長此以往,孩子做事無主見,事事依賴父母,不敢親自嘗試和探索。
4、教育要求整齊劃一,使得許多能力強的幼兒經常不能達到設定的目標,缺乏成功的體驗而經常體味挫折感,從而抹殺了自信心的形成。因此,培養優化的自信心顯得更加重要。
三、幼兒教育中培養幼兒自信心的策略
1、教師要及時的轉變教學理念,重視幼兒的自信心培養
受到傳統教育文化氛圍的影響,我國的教育強調“嚴師出高徒”,實行嚴格的教育方式,發現孩子的缺點并幫助其改正,但是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人們更加重視素質教育模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促進孩子綜合素質的提升和全面發展。因此,教師要及時的轉變教學理念,將孩子放到平等的地位,保護孩子的自尊自信心,幫助孩子養成積極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和性格。只有養成良好的自信心,才可以幫助孩子勇于表現自己,相信自己并支持自己取得成功。例如:在實際教育過程中,教師可以和缺乏自信的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幫助孩子敞開心扉,了解孩子缺乏自信和自卑沉默的原因并積極尋求解決的方案,最終幫助幼兒建立自信心。
2、采用激勵教學模式,合理運用鼓勵性教學用語
幼兒的自信心正處于初步形成的朦朧階段,極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如教師的不恰當評價和教學用語以及其他孩子的言論,都屬于影響幼兒自信心建立的外部因素,從而導致幼兒的自信心破裂和自尊心受創。“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根據相關調查研究顯示,在激勵和表揚的情況下,人的自身潛力發揮可以達到平時的2至3倍。因此教師應當注重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的保護,營造出良好的幼兒園教育范圍和班內的積極向上的樂觀氛圍。同時采用激勵教學模式,合理運用鼓勵性教學用語,積極鼓勵孩子,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自信心。
例如:在幼兒園的日常教育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孩子的表現及時的予以積極向上的表揚和鼓勵,在室內的墻壁上制作“幼兒花園”,將每個孩子的頭像和名字劃分出一片“花園”,在完成活動后為孩子頒發一枚小紅花,并且將墻上對應的“花園”中畫上一朵花,鼓勵孩子積極參與集體性活動。
3、注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讓幼兒獲得社會歸屬感
幼兒老師要注重幼兒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有的幼兒由于年齡特點的限制,往往缺乏解決矛盾的方法和技能,通常以傷害別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而這正是導致他們受挫的重要原因之一。老師可以采用相應的管理模式,比如自主生活管理模式,通過幼兒之間的相互學習,相互提醒,相互監督,共同維護幼兒園的秩序。在這個過程中針對幼兒產生的問題,老師要以愛為基礎,如微笑、點頭、親撫及親切的語言,讓他們感到安全,對老師產生信任。再委婉指出他們的缺點或錯誤,讓幼兒自然地接受。最后以信任或期望態度結束,相信幼兒以后一定能做得更好。這樣孩子就會產生被尊重、被喜愛的感覺,就會逐漸學會自己去尋找同伴,學會友好的與人相處。
結語:
綜上所述,自信心是幼兒成長和發展的動力,對孩子的一生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幼兒是孩子學習知識與技能、發展與培養努力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孩子自信心培養的重要階段。幼兒教師在幼兒教育的同時,要把對幼兒自信心的培養作為一個重要的目標來抓,運用各種方法幫助幼兒培養自信心,為孩子的將來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賈耀芳.解析幼兒教育中幼兒自信心的培養途徑[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11):50-50
[2]姜海鳳.幼兒教育中幼兒自信心的培養探討[J].中華少年,2017(27):258-259
[3]汪小麗.探究幼兒教育中幼兒自信心的培養[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7(18):17-17
[4]朱文靜.探究幼兒教育中幼兒自信心的培養[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06):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