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及素質教育的提出,對于學生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個學科教學也把學生創新力及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成了主要的教學目標,特別是在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必須要對其進行足夠的重視。因此,本文主要對小學閱讀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模式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創造思維
一、 引言
閱讀這項活動具有極強的自主色彩,其所擁有的認識都是不同的,因此在對同一篇文章進行閱讀時,每個人都會出現不同的解讀,是沒有標準限定的。閱讀所具有的特點,也就要求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不能限制學生思維,要重視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效培養。
二、 精心設計教學問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學生只有產生疑問,才能夠進行創造,往往新的想法及創意出現的源頭就是質疑。學生在進行閱讀學習的時候也是一樣的,只有當其能夠自主的提出問題,才能夠積極地對問題進行分析,并獲得新的啟發與認識。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的過程中,就要對與文章緊密相關的問題進行精心的設計,使學生能夠自主的進行思考,并對問題進行探究分析,從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并在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的同時,實現對于學生語文思維能力的思考。比如在對《給予是快樂的》這篇文章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對以下問題進行設計:“同學們,你們覺得什么是快樂的?”很多學生可能回答“有爸爸媽媽的愛是快樂的、有玩具是快樂的、讀書時快樂的、和伙伴玩耍時快樂的。”那么,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文章閱讀,并提問“作者認為的快樂是什么?”這樣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就會在文章中尋找教師問題的答案,并進行有效的解決。這樣的閱讀過程也使得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文章的內涵知識,也對其思維進行了有效的培養與鍛煉,充分的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 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性
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重視到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性,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重要性,對民主課堂進行有效的創建。還需要對學生當前的學習情況進行充分的考慮,并對具有針對性有效的學習方法進行有效的選擇。具體來說,就是要在尊重學生的同時,發揮出自身所具有的指導性作用,充分了解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開展教學工作,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提升教學效率。比如在對《把鐵路修道拉塞去》這篇文章進行學習時,教師要先讓學生對文本進行閱讀,之后再向學生提出問題,使其發表自身對于文章的看法,之后教師再將文章的主旨內容進行描述,加深學生的印象,使學生明白在鐵路的修建過程中,遭遇了多少困難,從而對學生的堅強意志進行培養。
四、 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行培養
孔子作為儒家文化的代表,也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其曾經明確地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能夠善于發展學生的優點,通過利用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方法,對學生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具體來說,就是要在日常教學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充分的觀察和分析學生,利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積極應用激勵措施,構建一個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則要鼓勵學生積極地發表自身的想法,若有觀點不同的學生也要鼓勵其發表。只有使學生在一個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其創新能力才能夠得到更好的培養,從而使得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升。比如:在對《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這篇課文進行教學時,教師要首先要求學生將自己對文章的看法充分地表達出來,一定會有很多的學生表達各種觀點。同時,也會有學生提出疑問:為什么“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成了文章的題目呢?這時,教師就需要先夸獎學生的勇氣和創新性的想法,并要求學生將此問題作為本次閱讀教學的主要問題,要求學生分小組進行反復的閱讀與討論。在討論結束后,教師可以再次提問同樣的學生:你們找到問題的答案了嗎?學生可能會說,因為這是文章就想要表達的內容。也可能有別的同學回答出別的答案,教師再對其加以總結。這樣學生在此次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不僅深刻地掌握了文章的主旨內容,更是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充分地激發了學習興趣,這對于其今后的學習生活有著重要的促進意義。
五、 加強對于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對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特別是對于一些有著再創造空間的課文,要充分地發揮出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進行反復的創造。比如,在對《軍犬黑子》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若你是課文中的那位訓導員,你會怎么做?這樣學生的想象力和發散性思維就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再比如,在對《賣火柴的小女孩》進行教學時,可以要求學生在學習完文章以后,對文章進行續寫。并在下節課跟學生分享最具創意的文章。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就使得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得到了充分的提升與培養,對于教學效率的提升也有重要的意義與作用。我們要明白,在小學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有很多的方法都能夠對學生的發散思維進行培養,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應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從而使學生實現全面的發展進步。
六、 總結
綜上所述,小學時期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在此階段必須要重視對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因此,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就必須要通過多種教學方式的有效應用,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與思維能力,從而為其今后的學習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世棟.閱讀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途徑與對策[J].中學語文,2017(33):107-109.
[2]李燕楠.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7(46):100.
[3]楊志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甘肅教育,2017(21):51.
作者簡介:姚盛楠,山東省淄博市,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公園新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