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階段,對于學生而言,擁有合格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有效地提升學習效率,培養學習思維能力,從而更好地掌握知識。因此,教師應該重視學生自主學習以及探索能力的提升,改變固有教學策略,創新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提升能力。而學案導學教學模式能夠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對于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著不可忽視的意義,理應受到教師的重視。本文從注重引導、進行設計學案等幾個方面淺要論述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開展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策略,以期為廣大教師提供建議。
關鍵詞:高中化學;學案導學;應用策略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教育事業也取得了極大的進步,單單追求學生知識水平的提升已不能滿足學生成長為人才的需要,培養學生各項能力,幫助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已成為社會各方面的共識。高中階段,學生學習任務繁重,擁有合格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極大程度提升學生學習效率,更好地掌握知識。而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合理開展學案導學教學法,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興趣,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教師應該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重視學案導學在課堂教學中的開展,幫助學生打下結實的知識基礎。
一、 注重引導,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高中階段,學生學習任務繁重,學生往往疲于完成各項學習任務,很難對新穎的教學方法產生較為濃厚的興趣。因此,教師在開展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時,應該注重學案中引導環節的優化,提升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例如,在學習《金屬及其化合物》,教師便可以這樣設計:大家都知道,金屬在平時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比如鐵、銅、鋁等金屬,我們的生活用品都能發現它們的影子,那么,這些金屬以及與他們相關的化合物到底具有什么樣的性質,才能夠被人們利用呢?下面讓我們通過學案來進行學習。這樣通過學生熟悉的事物進行引導,能夠極大程度提升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進行學案學習,從而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當然,除了在學案中加入導入環節,教師在課堂教學開始前也應該適當進行引導,確保學生能夠快速進入學習狀態,跟上教師的教學節奏,獲得更好地學習效果。
二、 精心設計學案,明確學習目標
高中階段,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和相關學習意識,因此,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理應成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重點。因此,教師在進行學案導學時,應該進行設計學案,明確學習目標,幫助學生制定短期內的學習計劃,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提升自身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相關意識。例如,教師在設計學案時,首先應該表明教學目標,本節課的重點以及難點、基礎知識的總結等,這樣能讓學生在第一時間認識到本節課學習的重點,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而在學案后半部分,教師則可以設計鞏固練習、拓展遷移以及我的疑問等化解,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并能適當進行拓展,同時也能夠引導學生將自身疑問提出來,積極完善自身。這樣既能夠幫助學生以較好的態度進行學案學習,同時也能夠保障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并能夠引導學生查漏補缺,完善自身。
三、 重視合作探究,提升學生能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各個領域的分化越來越精細,同時精通于每個領域顯然是不現實的,因此,對于一個人才而言,不但需要具備過硬的專業素質,以此來提升自身的競爭能力,同時也應該具有合格的合作能力,在完成跨領域的任務時能夠積極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目標。因此,教師在開展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時,應該注重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幫助學生為日后的發展攢下資本。例如,教師在設計學案時可以加入合作探究環節,引導學生同他人進行合作,完成學習任務。例如,在學《元素周期律》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預習,并合作進行探究,探討元素周期律具有哪些性質和特點,并總結出來時。學生在進行探究時,常常先自行探究,總結出一部分規律,然后與他人交流,互相補充,最終趨于完善。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同時也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合作能力與意識。
四、 注重學案評價,引導學生完善自身
高中階段,對于學生而言,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對于提升學生總體成績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對于學生日后的學習與發展也有著積極的意義。因此,教師在開展學案導學時,應該注重對學生的評價工作,幫助學生完善自身,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例如,在學生完成學案的練習環節后,教師便可以進行批改,然后根據成績來進行評價,對于成績不夠好的學生,教師不能一味地進行批評,挫傷學生自信心,影響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而是應該積極鼓勵,引導學生查找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不足與錯誤,并尋求解決辦法,完善自身。而對于成績好的學生,教師應該積極表揚與鼓勵,使學生獲得極大程度地滿足感,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獲得進步。
五、 適當拓展,拓展學生知識面
高中階段,學生具有相當成熟的學習能力,在教學中僅僅注重教材知識的教學顯然不能夠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注重適當拓展,拓展學生的知識儲量,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例如,教師在進行學案教學時,便可以在學案上設計拓展環節或者知識遷移環節,引導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后積極發散思維,嘗試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拓展,解決問題。當然,教師應該注意拓展環節對于學生的難度,不能過于簡單,起不到應有的效果,也不能過于困難,挫傷學生積極性,影響學生學習效果。而對于部分拓展題目,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合作進行探究,與他人積極進行合作,互相交流,一起進步。
六、 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化學課堂上合理開展學案導學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興趣,提升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以及探索的意識,幫助學生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為日后的學習以及發展提供資本。教學實踐表明,高中階段,學生學習任務繁重,教師在開展教學策略時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教師應該具有足夠的耐心,改變傳統教學策略,將提升學生各項能力,培養學生綜合素養作為教學中的重點,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劉桂森.學案導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6(7).
[2]宋凡凡.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D].南京師范大學,2015.
作者簡介:廖炳炎,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河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