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豐
摘要:博物館建設的目的是對一些典藏、征集、研究和成列人類和自然文化遺產進行欣賞、教育、研究的場所,它屬于開放性、非營利性的社會發展服務機構。虛擬技術就是利用計算機、三維數據技術等,將博物館成列的各種物質展現出來。本文將會針對博物館特點,分析虛擬技術在博物館中的應用。
關鍵詞:博物館;虛擬技術;展示設計;應用研究
博物館是保存文化歷史的場所,它是優秀文化和精神物質聚集地,能給廣大市民提供了解歷史的窗口。博物館可以讓人們感受到歷史文化的魅力,影響新時代人們的精神文明。隨著經濟時代的變革,我國博物館建設規模不斷擴大,而且逐漸融入了數字技術,通過虛擬技術將各種歷史文化展示出來。但是,如何更好的利用虛擬技術進行博物館事業管理是目前人們比較關注的話題。
一、虛擬技術的概述
虛擬技術簡稱為VR,就是利用計算機實現人機交互功能,具有很好的構想性、交互性、沉浸性特征。它是利用虛擬顯示軟件將編輯的三維數據轉入到程序中,在經過系統處理這些信息就可以直觀的展示給人們,有一種進入虛擬世界的感覺,該技術具有可視、可感、可知的效果。虛擬技術不受地域的影響,它能夠將現實景物更好的展現在人們面前,同時也能將現實無法拆卸的事物進行更加直觀的剖析,讓人們更好的了解事物的本質。
將虛擬技術使用在博物館中,可以將博物館中的建筑和展品以數字方式進行展示和保準,同時也能修復一些古建筑展品。虛擬技術在教學、經濟等方面得到廣泛使用,博物館建設利用虛擬技術,可以提高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充分滿足游客的展覽需求。
二、虛擬技術在博物館中的應用
(一)虛擬技術在文物保護上的應用
使用虛擬技術可以更好的保護博物館歷史悠久的珍貴收藏品。隨著物理收藏藝術品技術的完善,人們對藝術品的需求不斷提高。所以,在進行藝術品收藏過程中,要仔細考慮收藏品使用技術、用料等差別,這樣才能保證藝術品的價值。
在博物館很多藝術品都是經歷了很長的歷史而保留下來的,有些文物已經出現剝落、脫色、脆化等情況,而且經過人工修復也無法長期展示和研究。利用虛擬技術,可以通過數字影響技術中的模式識別、圖像處理、測量和傳感、音響處理、微電子、語音處理、人工智能、仿真等技術將這些文物展示給人們。利用3D建模技術可以達到實物再現的效果,而且通過計算機可以提供視覺、聽覺、嗅覺等三維的實物效果,虛擬技術可以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虛擬技術,就是將實物影像進行修復,之后進行檢驗,在利用視圖技術進行計算,從而達到多角度展示文物的目的,這樣就可以代替實物進行展覽,從而使實物可以在嚴密的環境下得到保存,進而延長實物的壽命。
(二)虛擬技術提供多種藝術品展示方式
我國各種博物館保存的文物達到了100多萬件,而且因為展柜占用的空間,還有將文物存放在展柜中,更是影響觀眾的欣賞。虛擬時就會可以通過視頻、三維技術等以各類影像方式將文物成品展示出來,而且通過與終端連接,可以將文物的重量、原貌等展示出來,還能進行縮小、放大和宣傳操作。虛擬技術的使用,拉近了觀眾與藏品的距離,而且也能加深人們對藝術品的理解力,提高人們觀賞歷史文物的興趣。利用虛擬技術,可以充分挖掘歷史文物的價值和原貌,比如:圓明園、阿房宮等被湮沒的歷史建筑,也可以利用虛擬技術進行修復。
(三)建立數據庫實現文物信息分享
通過虛擬技術可以建立各種藝術品信息的數據庫,包括管理流程規范,這樣也有利于信息的分享。比如:法國的數字博物館中盧浮宮、澳大利亞數字博物館等,這些國外建設的博物館藝術品信息管理系統都值得借鑒。建立藝術品信息數據庫,主要是將藝術相關的影像、圖片、文字等儲存到數據庫中,而且可以記錄一些文物古跡現狀,對一些受損藝術品進行跟蹤檢測,從而指導藝術品的虛擬修復,可以對實際修復情況進行模擬和預測,這樣可以避免人工修復給文物造成的損壞。建立藝術品信息數據庫,可以實現與世界各地的人們進行信息共享,通過安裝藝術品檢索機,實現藝術品簡介和位置的查詢。
三、結語
將虛擬技術使用到博物館中,可以提高歷史文物展示的藝術效果,而且能夠解決展品和展覽空間的問題,利用虛擬和三維技術給人們提供一個真實的、直觀的藝術展品。虛擬技術的使用,可以更好的保護歷史文物,同時能夠充分滿足觀眾對展品觀賞的需求,加強中外文化的交流,更大程度上發揮文物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大海.從博物館的作為論其價值[J].上海文博論叢,2008(04).
[2]黃志杰.虛擬現實技術在文物博物行業中的作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21).
[3]吳向東.論虛擬現實技術在博物館的應用[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08(07).
(作者單位:梧州市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