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永東
【摘 要】目的:分析社區腫瘤高危人群參加篩查的必要性及影響因素。方法: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主體展開腫瘤早發現篩查工作,對本轄區不同年齡的居民進行問卷調查。結果:本次研究共調查1511人次,腫瘤高危人群定期篩查率為,其中年齡、月收入、及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定期篩查依從性也不同。結論:現代社會人群普遍健康意識不足,腫瘤高危人群定期篩查率較低,建議以健康教育為核心,采取相對應的手段提高篩查率和依從性,減少腫瘤帶來的危害。
【關鍵詞】腫瘤;高危人群;篩查;必要性和依從性;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R735.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5-281-01
我國癌癥患者平均五年生存率僅為30%左右,不到美國的一半,篩查發現晚成為主要原因。(中國工程院院士孫燕:在中國得了癌癥到國外治療其實是誤區。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國常見癌癥的治療水平并不遜色于美國。像食管癌、鼻咽癌、肝癌等,這些腫瘤在歐美國家比較少見,國外醫生的臨床經驗遠不及國內醫生豐富。腫瘤是指機體在各種致瘤細胞影響下,局部組織細胞增生形成的新生物,因此類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塊狀突起,也稱贅生物[1]。根據其對機體的危害程度,可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兩種臨床癥狀表現不同,良性腫瘤危害較小,大多不會擴大和轉移;惡性腫瘤繁衍迅速且危害大,如不及時控制會轉移至全身,復發率高,一旦轉移死亡率達到70%以上。所以只要發現體內出現腫塊或有異常,應立即就醫檢查[2]。本次研究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主體展開腫瘤早發現篩查工作,對本轄區不同年齡的居民進行問卷調查,現總結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某小區戶籍人口,年齡于27-75歲之間進行問卷調查,共調查1511人次,將問卷內容錄入腫瘤篩查信息系統后,根據評估標準分析,按照良性腫瘤病史、激素水平較高、惡性腫瘤家族史為主要危險因素之一的98例高危人群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中,惡性腫瘤包括21例患者,良性腫瘤包括35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有正常認知功能,并對本次研究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根據腫瘤高危人群定期篩查率較低為主題,邀請腫瘤科、超聲科專家及健康管理人員等探討制定腫瘤高危人群定期篩查依從性問卷調查表,具體內容如下:
1.調查需了解的情況:(1)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個人月收入、生活習慣等;(2)、定期篩查依從性:按照醫囑3個月內進行定期篩查的人群為有效篩查人群;(3)、依從性帶來的影響:包含對腫瘤正確的認識,了解腫瘤的危害性、導致腫瘤的病因、是否理解體驗報告并了解病情、是否清楚定期篩查的好處等項目。
2.調查方法主要為現場填寫問卷、網絡溝通和電話訪問3部分:(1)現場填寫問卷,在經過調查群體允許后發放問卷,被調查者自主自愿填寫,對部分不識字的人群可通過敘述,調查者幫助其填寫,填寫完畢后回收問卷;(2)網絡溝通填寫問卷:對于較為年輕的人群可由培訓后的專業人員通過網絡聯系完成問卷,但需注意溝通平臺,溝通過程完全保密;(3)電話訪問填寫問卷:部分人群由于個人原因不方便至現場填寫,可由培訓后的專業人員進行電話訪問,訪問前表明此次調查目的,并保護其隱私,填寫問卷。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患者的臨床基礎資料均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或是SPSS19.0處理,其中總有效率與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等計數資料用率(%)的形式表達,數據采取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并采取t檢驗,若p<0.05,則證明統計學意義存在。
2 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腫瘤高危人群定期篩查依從性較低,詳情見表1
3 討論
3.1 分析腫瘤高危人群定期篩查依從性的影響因素 從表1可以看出腫瘤高危人群定期篩查依從性較低,并沒有意識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重要性。本次研究分析,根據被調查者年齡、個人收入、受教育程度不同依從性也不同。
1.年齡:年齡越大的患者,對腫瘤的危害性和對定期篩查的認知較差,特別是退休后的患者,和社會接觸較少,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低,不理解定期篩查的重要性,因此應根據患者個人情況來制定合理的方案,提高腫瘤高位人群定期篩查的依從性。
2.個人收入:月收入較高的人群定期篩查依從性優于月收入低的人群,因篩查需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反復檢查,且檢查項目繁多,價格昂貴,給予月收入較低人群一定的壓力。目前,各大醫院以預防疾病為目的的體檢大多可以使用醫保卡,以及農村新農合醫療的配合,可有效提高腫瘤高危人群定期篩查的依從性。
3.受教育程度:有臨床報道顯示,受教育水平的影響對腫瘤及其他疾病危害性認知不足、不相信醫學科技,大部分人群缺乏定期體檢的觀念和疾病篩查的重要性,首次檢查無異常即放棄繼續檢查的念頭[3]。目前,惡性腫瘤已成為我國死亡率較高的常見疾病。惡性腫瘤也就是癌癥,通常較多人群認為癌癥是不治之癥,只要查出癌癥,就代表生命開始倒計時,導致大部分人談之色變[4]。所以,應加強這類人群對疾病定期篩查重要性的普及,詳細為其解釋體檢報告的內容,發病原因及結果、提高腫瘤高危人群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識。
綜上所述,應針對年齡大、收入和文化程度低的人群采用一系列干預措施,加強其對疾病的認知、改善不良的生活和飲食習慣、普及致癌因素的職業和環境、多宣教定期篩查的重要性和優點,提高患者體檢的滿意度和效率,促使其定期篩查,有助于早期發現癌癥,能最大限度預防癌癥,提高癌癥生存率。
參考文獻
[1] 鄒艷花,廖先珍,許可葵,石朝暉,朱松林,肖海帆.6400例城市肺癌高危人群篩查結果分析[J].實用預防醫學,2016,23(05):593-594.
[2] 李豐章,鄒南安,胡含明,巫啟恒,歐陽良.低劑量CT與4腫瘤標記物聯合檢測對肺癌高危人群篩查的研究[J].江西醫藥,2015,50(05):384-387.
[3] 阿爾達可·納汗. 烏魯木齊市部分地區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篩查依從性影響因素分析[D].新疆醫科大學,2015.
[4] 廖先珍,朱松林,鄒艷花,石朝暉,許可葵,史百高,劉景詩.10136名腫瘤高危人群臨床篩查結果分析[J].中國腫瘤,2014,23(03):196-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