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虎,劉丹
摘要:森林構成了地球完整的陸地生態系統,它對于地球環境的保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也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合理舒適的生態環境,讓人類文明得以不斷進步與發展。因此,對于森林生態環境的保護非常重要,而維護生態環境的關鍵就是加強對林業資源的保護。近年來,隨著森林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與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人們開始不斷探索生態環境修復與保護的措施。目前,在生態環境的保護問題上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措施。本文針對目前我國生態環境的現狀進行了分析,旨在理清林業生態修復與環境保護間的關系,為實現我國林業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可行性措施。
關鍵詞:生態環境;林業修復;關系
中圖分類號: X171.4;F326.2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8.12.053
科技的進步在帶動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使人與自然的關系進一步惡化,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被破壞,各種生態問題層出不窮,并且近年來環境問題呈現出全球化,嚴重影響了人類的生存質量以及身體健康狀況。
1我國林業生態環境現狀
林業作為一種可再生資源,自我修復能力極強,如果將林業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與利用,林業將為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作出非常重要的貢獻,但不難發現,隨著我國社會進一步發展,在經濟取得發展的同時,我國的林業資源遭到嚴重破壞,生態環境也日益惡化。例如沙塵天氣、霧霾、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大氣污染等生態環境問題層出不窮。長期以來,我國追求經濟的進步,對自然資源進行了掠奪式的開發,導致我國森林環境日益惡化,森林資源嚴重減少。
2 我國林業發展中的不足
林業社會效益的體現是能夠為人類創造良好、舒適的生存環境,為人類的休閑娛樂提供生態保障,并且能給人類的生產生活創造出優秀的林木產品。林業的生態效益則體現在對于氣候的調節、沙土的防固以及水土的保護等方面。我國針對目前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針對林業資源遭到嚴重破壞的現狀以及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等已制定了相關的政策法規,對于林區工作人員的行為規范也做出了嚴格的管制。但是受各方面影響,我國林業資源的生態效益與環境效益未能完全發揮出來,在林區保護工作中,也經常出現濫砍亂伐、監督管理力度欠缺、護林基礎設施薄弱等現象。我國林業保護意識的淡薄,嚴重制約了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另外,據相關部門調查顯示,我國林業工作人員僅有25%的職工具有專業的素質與合格的林業知識,并且大部分林業工作人員也只會簡單的林業操作技能。我國林業資源的整體素質偏低,與發達國家的林業工作人員水平具有相當大的差距。在我國的林業修復過程中,使用先進科學技術進行林業修復工作的概率也很低,也極少使用先進的修復設備,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制約著我國林業資源的健康發展。
3林業生態修復措施
3.1優化產業結構,合理發展林業
目前在我國林業環境中,存在著低效防護林所占比重過大,人均森林占有量極低的現象,因此,進行林業修復的關鍵是對林業產業的優化升級。改變傳統的林業利用模式,尋找林業資源的最大利用率。就我國林業發展現狀來看,對于林業產業的優化升級,應在社會的三大產業間尋求平衡。對于第一產業來說,加大經濟林與次生林的發展,縮短林業生長周期,提高林業資源利用效率。對于第二產業,加大對于林業生產的科研力度,應用先進的生產技術,讓林業資源得到合理充分的應用。對于第三產業來說,大力推行綠色旅游產業與生態產業,提高林業的資源利用率,優化林業結構,大力推行林區旅游與花卉的培養,使林業能夠朝多元化方向發展,提高林業資源的利用效率。
3.2充分發揮林業效益
充分發揮林業資源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實現資源的自我修復與再生,是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充分體現。面對我國林業環境受到嚴重破壞的現象,使用傳統的修復方式,已不能達到資源再生的需求,因此必須以先進的林業修復科學技術為支撐,充分發揮科技優勢,做好“科技興林、科技護林”等各項政策的落實工作,加大對于科學技術的使用,完善林業開發與修護方式,加大林業生態修復的強度與成效,實現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3.3優化林業生態系統
對于林業生態進行修復,能夠有效達到改善生態環境,減少水土流失,防止洪澇等自然災害的發生。人們只注重社會經濟的發展,只看到林業帶給人類的經濟效益,卻忽視了林業的生態效益。要想實現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優化林業生態系統,合理、科學的開發林業資源,注重林業資源的修護,改善自然生態環境。
4結語
實現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與生態環境的保護,是進行林業生態修復的最終目的。尊重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林業的生態修復與環境保護息息相關,環環相扣,進行林業資源的修復對環境保護有著重要的作用;而重視環境保護,又是有效進行林業生態修復的前提。
參考文獻
[1]麥海森.林業生態修復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探討[J].綠色科技,2017,(04):29-30.
[2]郭會玲.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背景下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創新——以法律制度創新為視角[J].林業經濟,2017,39(01):8-12.
[3]徐興海.生態修復的重要意義及有效措施[J].中國農業信息,2015,(11):81.
[4]盧彩訓,宋秋平.林業生態修復與環境保護的關系[J].科技視界,2013,(27):341,331.
作者簡介:李虎,本科學歷,研究方向:環境資源利用與保護;劉丹,本科學歷,研究方向:食品科學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