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菁蓮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世紀小學,廣東佛山 528300)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和道德觀念都沒有完全形成。教師要在教學中給學生做好德育知識教育工作,讓學生的身心健康得到良好的發展[1]。在傳統的小學德育教學工作的開展中,教師總是把德育教學與政治教育看作同一項任務,把德育教學變成了政治教育,使學生的德育教學不能得到有效的開展,學生對政治教育也不感興趣。教師要正確地認識德育教育和政治教育,把這兩項教學工作清楚地分開。同時,教師要利用有趣的教學素材開展授課,在教學課堂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并且,要重視學生的道德修養,認真地探究德育工作的開展,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還要幫助學生塑造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的性格,讓學生成為一名品學兼優的小學生。
在我國現階段的教學理念下,國家非常注重教育工作的實施,教師也針對自己學生的狀態為他們營造了不同的教學環境,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信念,讓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以及人生觀念[2]。在傳統的小學德育教學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很多教師在德育教學工作中存在著功利主義傾向。在思想政治和道德知識的教學中,更加注重書本教育和口頭教育,并沒有實施到學生的實踐活動中;在生活中學生并不能高效地體現出來,學生也不能正確地理解怎樣才能做一個高素質的小學生。這樣的授課形式過于注重表象,不能真正地落實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所以,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授課思想,為學生創設有趣的教學環境,在其授課中感染學生,讓學生可以正確地了解德育知識;并且要做到以身作則,從而提高學生自身的道德修養。
例如,在《教師,一個光榮的名字》這一主題班會的開展過程中,教師首先要確定自己主題班會開展的目的。通過本次主題班會的開展,要讓學生具有感念師恩的情懷,為學生設計教學環境,體會主題班會的氛圍。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動手能力,為學生安排制作賀卡的活動。教師可以告訴學生:“沒有學生的教師節是殘缺的,所以,在今天這個特別的節日里選擇和學生一起過,一起制作賀卡送給每一位教你們的老師,帶著真誠去為教師寫上祝福。”在賀卡的制作過程中教師不能強求學生制作,盡量鼓勵學生完成。只有學生發自內心地制作,才能真正達到本次班會的目的;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播放音樂,然后,為學生朗讀感恩教師的詩篇,讓學生懂得教師的辛苦,體會教師對學生的良苦用心。最后,為學生安排“老師我想對您說”的環節,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一種自由開放的班會氛圍,讓學生大膽地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達到教師開展主題班會的目的。通過這樣主題班會的開展,學生能夠深刻地理解教師要表達的意思;并且,通過教師為學生安排的教學環境,可以讓學生更加輕松快樂地投入班會中,正確地理解師生之情,體會教師工作的辛苦,學會感恩教師。
在小學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課本知識的講解,更要注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在小學的道德教學工作中,教師一定不能忽視這堂課程的安排,共同重視小學教育工作的開展和課本知識的講解。在傳統的小學德育教學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教師不能深入地為學生講解德育教育知識、為學生安排的德育內容過于形式化,使學生不能高度重視起德育學習。在德育工作的開展中,教師不能為學生精心地準備教學內容,每周一次的德育課很多情況下變成了教師組織學生上自習。這樣的授課方式使學生并不能深刻地體會到德育教學的意義,從而失去了學習的動力。所以,教師要本著對教育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為學生安排德育課程。
例如,在進行《祖國媽媽我愛您》這一課程的講解時,首先教師要確定自己的教學目的,通過本次課程的安排,讓小學生可以初步地了解我們的祖國母親。教師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組織學生展示自己對祖國母親的愛,并且可以激發學生對祖國母親的熱愛之情。教師一定要明白,對于小學生來說,對祖國的熱愛是要從小培養的,一定是長期教育和熏陶出來的。教師一定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讓學生了解祖國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學生是祖國未來的花朵,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要注重學生的道德素養。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不能局限學生的思想,要幫助學生拓展知識量;并且要加強學校與外部環境溝通,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在傳統的小學德育教學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教師不能為學生開展實踐任務,在開展德育教學活動中,不能讓學生親身去體驗,因而不能達到教師想要的授課效果。所以,教師在德育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要加強學校與外部環境的溝通。
例如,進行《美的行為,美的心靈》一課的講解時,教師首先要確定自己的教學目的,通過本節課的講解,培養學生美的行為和美的心靈;并且,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可以在主題活動的開展中為學生準備《小學生行為規范》、小品《課間十分鐘》、多媒體圖片、小品劇《隔墻的呻吟》和歌劇等主題素材讓學生進行欣賞;還可以為學生安排實踐活動,在生活中怎樣去運用自己好的行為習慣,并且發現生活中的美。此外,教師還可以在主題活動中為學生引入其他學校學生的小故事,讓學生吸取優點,培養學生愛護公物和遵守交通規則,做一個好公民,盡學生該盡的責任,盡可能地維護我們的社會。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可以高效地培養學生的優良品德。教師在準備教學素材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親身感受,并且讓學生可以早日成為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做一名高素質的小學生。
總而言之,在當今小學生德育教學工作中,教師一定要注重自己開展活動的方式,小學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行為舉止。當學生出現不文明的現象和語言表達時,教師一定要及時對他們進行教育和引導。教師在德育活動的開展中,盡量為學生準備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更開心地接受活動主體內容,從中獲取知識。教師要與學生進行及時溝通,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從而明確應該如何對學生進行道德素質的培養;對自己的教學工作也要進行反思,提高自己的工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