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俊波

“龔老師,您女兒成績很優秀,各方面表現都還不錯,就是有一點,老師們反映她回答問題的聲音很小,其實她每次答得都很好。估計是膽量不足,有點害怕在公眾場合發言。”好幾次班主任跟我說到這個問題。我與女兒談了幾次,效果依然不理想。
“怎么辦呢?”正當我絞盡腦汁卻無計可施時,妻子對我說,不如假期給女兒報個演講的培訓班吧!說不定可以讓女兒的膽子大一些。當我把這個想法告訴女兒時,我的話還沒說完,她就用一句“不喜歡!”打斷了我。我十分生氣,正準備呵斥她幾句,妻子連連向我眨眼,我便沒再說什么。
“你什么意思啊?”女兒走后,我趕緊問道。妻子說“你呀!真是聰明一世,糊涂一時。女兒的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跟你一樣,一個字:犟!像剛才這樣說下去,肯定沒結果!咱們不如去問問演講的輔導老師,把女兒的情況跟她說說,說不定人家有辦法呢!”
在演講輔導培訓班,老師仔細地詢問了女兒的興趣、愛好、性格等方面的情況,然后笑著說:“您女兒很優秀,說服她參加應該沒有大的問題。”當天晚上,輔導老師來到家里時,女兒正在看書,我笑著說:“萌萌,這是上次給你說的輔導班的王老師,來,認識一下!”女兒放下書,禮貌地點了點頭,便繼續看書。
“嗯!在看沈石溪的動物小說,真是個愛學習的孩子,我也非常喜歡他的作品。”王老師看了一眼書名,熱情地說道。“王老師也喜歡沈石溪的小說,不是小孩子才喜歡看嗎?”女兒疑惑地問道。“當然不!有很多大人也喜歡!”王老師接著道,“學生時代,有一篇文章叫《斑羚飛渡》,我至今都記得老師上課朗讀的樣子,也就是從那時起,我知道了沈石溪,知道了他的作品。來!老師給你朗讀一段!”
說完,王老師拿起女兒旁邊的書,翻到《斑羚飛渡》這一節,朗讀道:“傷心崖是戛洛山上的一座山峰,像被一把利斧從中間剖開,從山底下的流沙河抬頭往上看,宛如一線天。……”這一刻,時間仿佛靜止了,連我都被王老師那聲情并茂、揮灑自如的語言、動作和神情所打動,側目看女兒,發現她一副驚訝、羨慕的表情,我知道自己和妻子的計劃成功了,然后趁熱打鐵地說:“萌萌,你看!王老師將你喜歡的文章朗讀得多好啊!咱們報個這樣的班,怎么樣?”聽了我的話,女兒沉默著。
“萌萌,是不是覺得自己膽小,不敢參加啊!其實,老師告訴你,以前老師像你這樣大的時候,比你膽還小,看見陌生人就跑了,說話時從來不敢大聲,更不敢在人多的地方講話,但是老師后來通過訓練,戰勝了自己。你來看,這是老師手機里參加各種演講比賽、朗讀比賽的照片。”女兒用心地看著,臉上露出欽佩的表情,看完后,她輕聲地問道:“王老師,我真的可以嗎?”“當然,只要你愿意嘗試,一定行!”“好!我參加!”女兒語氣堅定地說道。
時間一天天過去,每次問女兒學得怎么樣,她總是一臉神秘,只說到時候你就知道了。不過,通過女兒日常的表現,我還是看出她比以前自信多了,我與妻子心里竊喜不已。更讓我驚喜的是,不久后,班主任打電話告訴我,女兒參加學校“中華魂”演講比賽選拔賽,獲得第一名,將代表學校參加縣里比賽。還告訴我,女兒現在在課堂上越來越積極大膽了。
其實,膽小是許多孩子成長過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作為家長,要善于放手,因勢利導,從孩子的興趣人手,讓孩子樹立自信心,有意識地培養和鍛煉,鼓勵孩子大膽嘗試一些“不喜歡”“不愿意”做的事情,讓孩子在成長中變得更加勇敢、自信和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