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階段是學生心理發育的關鍵時期,很多學生都先后進入青春期,在這個階段,學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農村初中生很多為留守兒童,他們的心理問題更加嚴重。作為一位農村初中班主任,應該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及時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疏導,進而改善初中生的心理問題,促進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農村學生;初中生;班主任;工作效應
現階段,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對人才的多樣化需求逐漸加強,但是激烈的競爭也對人們造成了嚴重的壓力。初中階段的學生閱歷逐漸增加,他們的思維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這就使得初中生的身心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隨著升學壓力的逐漸加強,初中生的心理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作為農村初中班主任老師,筆者覺得應該加強在日常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 心理健康教育在農村初中班主任工作中開展的重要意義
在廣大農村,初中生的家長普遍都是農民,他們受教育程度不高,家長對學生的學習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這就使得初中生心理出現問題時得不到及時的開解。同時,農村家庭的經濟負擔比較重,很多家長選擇外出到城市打工,這就使得很多學生變成了無人監護的留守狀態,這些學生平時很少得到家庭的愛,使得他們的心理出現了一定的問題,這些心理問題反映在學習中,就會使學生的學習變得不積極,他們也會更加孤僻和恐懼,如果初中生的心理問題不能得到及時解決,就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造成嚴重影響,進而也會對學校的教育工作造成嚴重的影響。作為農村初中班主任,應該重視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狀態,一旦學生有嚴重的心理問題,就需要開展心理健康輔導,有效地解決學生在人際交往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因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成為農村初中班主任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 心理健康教育在農村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途徑
(一) 加強親子溝通訓練
初中階段的學生普遍進入青春期,這個階段的孩子們出現了一定的逆反心理。在這個階段,學生的自我意識不斷加強,他們在心理上認為自己已經是成年人,并在生活中強烈地渴望獨立,不愿意接受父母的照顧和老師的訓誡。但是他們的經濟實力要求他們不能過早的獨立,他們在經濟上依然依賴父母,這就出現了一定的矛盾關系,這種矛盾關系若是不能得到有效的解決,學生就會出現嚴重的逆反心理。在這個過程中,農村的父母可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作為班主任,應該幫助家長與學生之間緩和親子關系。筆者會在自己的班上召開一次以“相互理解”為主題的親子訓練班會,鼓勵學生在紙上將真實的自我展示出來,并表達出他們對父母的愛,這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學生與父母之間的那道無形的障礙,也就能夠有效地緩解學生的心理問題。
(二) 重建和諧師生關系
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初中生進入青春期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他們想和老師進行一次平等的交流,這就需要班主任教師重塑師生關系,將學生當作朋友,讓學生與自己進行平等的對話,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能夠敞開心扉說出自己心中的煩惱,也能夠學會與人分享,避免造成初中生的孤僻性格。對于農村初中生而言,由于家庭的原因,他們有些話羞于開口,使得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可以傾訴的對象,只能沉迷于網吧,長此以往就形成了網癮。因此,班主任教師應該成為學生心里話的傾聽者,讓學生信任老師,將自己心里的話說給老師聽,這樣既改善了師生關系,又能夠讓班主任對學生的基本情況有一個了解,進而能夠更好地針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 尊重學生差異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初中生成長到一定階段,他們的自我意識迅速膨脹,以為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因此,教師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也應該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可以找個別學生單獨進行談話,并制定有針對性的訓練方法,這就能夠幫助學生消除眼前的困惑,解決當前遇到的難題。初中階段有很多學生在考試之前會出現考前焦慮的情況,班主任應該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了解學生產生焦慮心情的原因,讓學生明白這只是一次普通的測試,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對于出現厭學問題的學生,作為班主任也應該事先了解情況,看學生出現厭學情緒的原因是什么,是否是由于家庭教育不及時造成的,或者是由于學生自身的智力因素導致的。如果是前者,班主任應該及時進行家訪或者是與學生的家長進行溝通,做家長的思想工作,如果是后者,作為班主任應該多鼓勵學生,讓他們認識到自己就是一道獨特的風景,幫助學生重塑信心,也讓他們更加自信地進行學習。
(四) 借助學科教育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農村初中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實際上是不能離開科任老師的配合的。所以,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班主任教師可以對教材與教師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及時針對學生的心理問題與各科教師進行溝通,并能夠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學科教育之間的聯系,在學科教育中不斷對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滲透。例如,筆者與歷史老師進行溝通,歷史老師在課堂上利用教材中的英雄事跡對學生進行鼓舞,為學生塑造了良好的榜樣,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科教育相結合,就能夠積極培養學生的性格品質,進而有效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三、 結語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在農村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為了更好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進行了論述,希望能夠對各位有所幫助,也能幫助學生及時調整心理問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馮靈元.淺談農村初中班主任工作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新課程(下),2017(08):250.
[2]文星.農村初中班主任專業發展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2.
[3]謝生慧.班主任工作之心理健康教育[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漢字文化卷)[C].2015:2.
[4]李瑩.初中班主任與學生的情商培養[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6.
[5]彭侃.做好農村初中班主任的幾點思考與認識[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7(01):24-25.
作者簡介:
張霞生,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靖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