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仕卷
摘 要:初中生已初步養成了道德和法治素養,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使道德與法治教學效果不斷提高。教師要激發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興趣,可以有效地利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從而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教學效果。主要論述了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利用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具體措施,從而為相關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模式;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
初中生對于道德與法治課堂內容缺乏學習興趣,也不愿意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這主要是因為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模式存在問題,教師一味地灌輸知識,無法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無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初中教師應該結合道德與法治教學大綱,在教學當中利用生活化案例,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認識道德與法治內容,使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一、利用生活化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的核心元素就是教學內容,要想使用生活化教學模式,教師首先要實現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實現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并不是要大幅度地更改教學內容,而是要聯系教學中心和學生的學習生活,通過學習過程的生活化聯系,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識。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友誼的天空》這一單元的時候,教師利用切入點實現課文內容的生活化設計,可以以“我最好的朋友”為主題開展課堂討論會。教師可以提前設置問題,例如“和大家介紹一下你眼中的朋友”“你眼中朋友的意義是什么”等,大家討論之后,教師可以通過生活當中的反例引導學生理解“朋友”的真實意義,教師可以問學生:“如果你的好朋友考試作弊或要求你幫助作弊,你應該怎么辦?”通過案例或者故事讓學生直觀地看待這些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形式討論問題,并且在課堂上分享自己的觀點,教師可以客觀地評價學生的觀點。此外在學生的自由討論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各種生活案例,適當地補充和解答學生的觀點和疑問,讓學生可以真正地理解“朋友”的含義,通過朋友更好地認識自己,并且可以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
初中道德與法治內容大多來源于實際生活,但是教材當中很多案例都沒有結合初中生的實際生活,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創設生活化情境,例如,在學習“網絡交往新時空”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排演有關網絡交往的情景劇,讓學生自己演繹有關網絡交往的典型事件。通過生動活潑的表演,可以使學生重視網絡交往的安全性。實現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掌握道德與法治的知識。
二、開展生活化的課外實踐活動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當中,課外生活化實踐活動是非常重要的環節,通過課外生活化實踐活動可以將課內知識延伸到課外,強化學生理解知識。可以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社會調查、參觀訪問、赴敬老院獻愛心、研究性學習等有意義的實踐活動,把學習置于社會生活中,有利于學生梳理課堂上學到的知識。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命的思考》這一單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烈士陵園等,幫助學生了解英雄人物的事跡,感受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并且在內心深處開始敬畏生命。通過這種實踐活動豐富課程學習內容,幫助學生深入思考生命的價值,可以獲得在課本上得不到的獨特的體會。
三、構建自學體系,強化情感體驗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目標就是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他們的應用能力。要想實現這些目標,教師應該以生活為基礎,結合教學內容,幫助學生進行各種類型的生活化創作,建立自主學習體系,引導學生深入地思考和探究,強化情感體驗,幫助學生掌握道德與法治的相關知識,提高學以致用的能力,進而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做情緒情感的主人》這一單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各種類型的案例描述主題,如真實案例、文學作品、小說、小品等。在這個過程中要及時評價具體的情緒表達方式和效果。引導學生以“情緒”為主題,在課堂上進行各種類型的思考創作,教師要鼓勵學生自由發揮,不能給予過多的暗示和規定。創作完成后,讓學生分享自己的創作成果,并引導其他學生討論其中的觀點和價值觀,使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個人的情緒習慣,懂得在面對各種事情的時候都要做到理性、客觀,提高了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發展了良好素質。
四、布置生活化的課后作業
學生通過課后作業,可以鞏固學到的知識,從而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識。課后作業并不一定是傳統的紙質作業,教師可以布置生活化的課后作業,讓學生可以在生活實踐當中靈活地利用學到的知識來指導自己的言行。例如,在學習了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親情之愛》這一課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放學后幫父母洗腳,去看望爺爺奶奶等。讓學生和家人親密相處,感受家人之間的愛意。這種形式的課后作業不會讓學生感到負擔,他們完成這些作業還可以獲得滿足感,同時也加強了對于學生的德育,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綜上所述,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學生的日常生活案例和生活化場景,讓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真正回歸我們的生活,實現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吳佳佳.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7,3(7):240.
[2]安華鋒.活動教學在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實踐初探[J].學周刊,2017(27):29-30.
?誗編輯 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