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偉
摘 要:以初中學生早戀為核心,分析初中學生早戀的原因,針對初中學生早戀問題提出針對性措施,做好預防教育,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觀念,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并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幫助。
關鍵詞:初中學生;早戀,心理因素;疏導
早戀屬于青少年性心理的外在表現,表示沒有達到戀愛年齡而發生的戀愛,定義為不適時的失控行為,我國從法律法規層面上沒有具體規定戀愛年齡,但以人們習慣的生活自立程度、法定最低婚齡相差程度為參考標準,初中學生之間的戀愛可以定義為早戀。我國初中學生早戀現象較為普遍,低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每一所初中學校都會存在早戀現象,并引起社會、學校、家庭的廣泛關注。為了保證學生學習、生活以及今后發展,需多方配合預防初中學生早戀,排除早戀對學生的影響,保證學生健康成長。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探究初中學生早戀問題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
意義。
一、初中學生早戀的原因
(一)生理因素
性早熟是當前初中學生早戀的根本生理原因,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生理發育逐漸成熟,性意識也開始覺醒,這種生理方面的成熟,讓學生渴望和異性交往,并形成早戀心理。
(二)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是當前初中學生早戀的內在原因。一方面,學生對純真友情比較渴望,在經過長時間往來后,彼此產生情感,再加上對純真友情的渴望,校園里出現以“兄妹”稱呼的男女。另一方面,受競爭心理、炫耀心理以及從眾心理的影響,部分學生過多追求“漂亮”“帥”“有個性”的男女同學,凸顯其虛榮心理,再加上受環境影響,一些早戀學生影響著另一部分學生,造成早戀現象泛濫。
(三)社會因素
在信息時代下,環境更加開放化,學生很容易受外來文化或是社會風氣的影響,過于渴望和追求愛情,自我獨立意識增強,對愛情生活充滿幻想,形成早戀意識,導致早戀行為。同時,一些學生受家庭影響,包括得不到父母的關注,或是單親家庭,或是留守兒童,很容易向異性求助,相互安慰,進而形成早戀行為。
二、初中學生早戀教育對策
(一)加強生理衛生教育
參考青春期學生的心理變化和生理變化,學校和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青春期生理衛生教育,打破學生的性無知,降低學生對異性的好奇心和神秘感,使得學生消除性沖動意識,正確認識性成熟,并掌握基礎性知識,有利于學生正確看待早戀行為,達到預防效果。例如,教師在進行性教育時不要再羞答答地口難開,為了向初中學生傳播性知識,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教師可以開展以“親愛的,那是你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為主題的性教育活動,使學生獲得有關性行為的知識,掌握避孕的方法,消除學生在性發展和性行為中的焦慮和恐懼等種種不良情緒,促進身心健康,同時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與處理男女兩性關系,形成正確的性行為觀。第一環節,多媒體課件講述女性懷孕的整個過程,發放性行為測驗試卷,了解學生的性知識,并針對個別問題進行疏導,避免傷害;第二環節,情境表演,總結避孕方法;第三,教師播放關于少女流產的危害的視頻,引導青春期學生形成正確的性愛觀,一旦產生不良后果,不要逃避,要及時向家長和老師反映,尋求
幫助。
(二)心理咨詢疏導法
心理咨詢疏導法包括集體咨詢與個別咨詢,在實際開展中,教師要定期向學生進行集體咨詢疏導,組織性教育知識專題講
座,開展時要將男女分開教育,解決學生比較關心的問題,進而達到教育目的。而個別咨詢主要針對發生早戀的對象,教師發現學生早戀后,不要立即給予批評,而是采用個別咨詢疏導的方式,讓學生走出情感誤區,形成男女間的單純友情,幫助學生處理早戀問題,正確認識友情與愛情,進而促進學生健康發展。例如,我校初三一女生,活潑開朗,外貌較好,愛笑愛鬧的性格使她很快和周圍同學打成一片,和男生的關系也不錯。初二上學期她和班級一名男生傳出戀情,兩人同進同出,放學回家手牽手走路被老師看見過很多次,再三教育還是不行。針對這一情況,班主任老師設計了以下三個教育階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第一階段,以班集體為單位,討論早戀話題,以“早戀利大于弊”和“早戀弊大于利”為題讓全班學生進行辯論,通過一番激烈的辯論后,教師加以總結,明確愛情對于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的初中學生來說,是無法理解與承受的,讓學生正確地認識、理解并處理好這種“愛”。第二階段,組織班級作文,在辯論會結束后,讓學生以《我看早戀》為題寫一篇文章,明確她在這場辯論后的收獲和態度,為下一階段教育做鋪墊。第三階段,單獨談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使其珍惜時間將精力用在學習上,讓這份感情珍藏在心里,若真是有緣,等時機成熟再讓它開花結果。
(三)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
家長和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要認識到早戀其實是正常的心理需求,保護學生的自尊與情感,以獨立人格看待學生,遇到問題要及時溝通,善于引導和疏通,不要將大道理強加給學生。在性心理來臨時,家長和教師要加強溝通,及時對學生進行衛生指導和科學說明,幫助學生應對突如其來的心理變化,使得學生處理好人際關系。同時,要利用現代化信息手段,加強學生的性教育,其中主要涉及性生理知識,健康的性心理衛生,高尚的性道德、性倫理、性美學,抵制黃色信息對學生思想的侵害,預防網上的垃圾信息,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戀愛觀,預防早戀行為。
綜上所述,通過對初中學生早戀形成原因的分析,為了預防初中學生早戀行為,并對早戀學生進行教育,要從初中學生心理、生理以及社會環境等方面入手,排除傳統的強制性,剛柔并濟,進而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趙金玲.中學生早戀現象的心理分析與對策[J].新課程學習(中),2014(12):218.
[2]黃巨球.中學生早戀的原因及對策[J].南寧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7(4):56-59.
?誗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