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鵬飛
摘要:經濟活動分析是工程管理的一個重要過程,定期的進行經濟活動可以發現和暴露工程管理所存在的各種問題,也可以體現項目管理中階段性盈虧狀況,是改善、提升、優化項目管理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促進項目良性、健康、穩定發展。本文結合多年項目管理經驗及實踐,總結出通過加強合同管理,逐步提升經濟活動分析的過程與質量,旨在交流心得,探討和學習,共同提高工程管理理論水平,致力于新時代社會主義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輝煌。
Abstract: Economic activity analysis is an important process of project management. Regular economic activities can discover and expose various problems in project management. It can also reflect the staged profit and loss in project management. It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improve, upgrade and optimize project management, and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benign,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project. This article combines many years of project management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sums up the process and quality of economic activity analysis through the strengthening of contract management, and aims to exchange ideas, explore and learn, and jointly improve the theoretical level of project management, committed to achieving new brilliance in socialist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era.
關鍵詞:經濟活動分析;合同管理;項目管理
Key words: economic activity analysis;contract management;project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TU72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16-0078-03
0 引言
工程項目有專業之分,但管理卻是相像相通的。針對項目管理過程中經濟活動分析中存在的時效性差,數據的邏輯性、準確率不高,分析起不到查找問題的作用,存在問題所采取的措施不足,偏差環節糾偏不理想五個方面的問題,項目應以合同管理為中心,以經濟活動分析為平臺,擴大合同的認識,加深合同的理解,深刻挖掘每個人的悟性及判斷力,充分發揮系統間的各自作用及共同作用,從而解決問題、改進管理、提升盈利,服務于項目建設及發展。
1 通過加強合同管理,提高工作時效性
時效性是連續開展工作的前提,如何確保各自節點內工作的按時保質完成,對項目的分析乃至管理起著決定性作用。項目可以通過收方與成本費用在合同管理方面的加強,確保分析的過程得以順利進行。
1.1 收方管理。這個環節的時效性在整個工作開展中占有重要意義,提報的及時性與準確性將直接影響后續工作的開展,為此項目可以通過以勞務合同清單為平臺進行收方管理,分別體現合同、本月、本年、開累數量,重點是將以往現場收方的模式逐步轉向通過合同管理來進行收方計價的方式。過程中以合同關系及測量、試驗等合格報驗資料為主,現場外觀質量為輔的模式來確定當期完成量,同時對當期所附附件的完整性、計算單的準確性要提出更高要求,從源頭保證經濟活動分析的意義。通過這一機制,才能使合同雙方在完成與扣罰數量的認可上變得更加科學有效。
1.2 成本費用的確認。通過以合同及預算分解為基礎,建立項目內部相互間的費用確認單來約束部門間工作的嚴謹性,確保成本的準確連續,避免花多倍時間核實各期的數據,杜絕不必要的工作浪費,從而提高工作的效率。這中間,勞務、材料結算中的合同審批與管理是重點,為此項目規定以每個季度的第一個月為節點,進行一個季度計劃所完成內容的編制、審批工作,將因結算所導致的成本費用歸集滯后的現象逐步消除。
2 通過拆解工序管理,提高數據的邏輯性與準確率
數據的邏輯性及準確率建立在對工作內容有充分的理解能力以及分析時間充分的基礎上,以此為核心從以下方面開展工作。
2.1 邏輯性方面。項目責任預算以工序為最小單元進行編制,勢必造成每一項目名稱下有多項數據的情況存在。填制及分析在沒有現場施工概念及編制預算的經驗下將很難保證某一清單收入與成本對應的完整性,就可能直接導致為了填數據而填數據的情況發生,這樣將不能起到很好的分析效果。數據雜、項目工序多、現場工作經驗相對薄弱是造成數據理解能力與邏輯性差的主要原因。
項目最小單元的工序控制是過程合同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施工作業的邏輯關系劃分清楚并充分了解,是確保數據邏輯性的基礎。為此,項目通過每周一次的現場集體學習,來提高相關人員對現場作業環境的充分認識,保證事物本身的真實性,減少量價不相匹配的情況發生,即使出現單一項目收支不同步造成分析錯誤的情況發生,也能及時予以修正。總之,只有先將項目施工的邏輯順序搞清楚才能將數據的邏輯關系搞清楚。
2.2 準確率方面。以往表格數據填制完成后隨即進入分析的模式,由于時間的不充分導致未能進行嚴格審查、推敲相互間的關系,導致個別數據不具體、不準確。為此,項目通過將編制完成的各種表格數據進行相互簽字確認的措施,從中規范并解決部門間所要的數據目的性不強的情況。在加強自身開展工作及所要結果的同時,使得相關部門所完成的數據更加有針對性,并通過發現每一處數據錯誤進行相互扣罰的考核機制,來輔助提升各自責任感,以此來保證數據的準確性。
3 通過提升自身能力,確保分析過程的質量
項目通過以下4個方面的工作逐步提高系統建設,借用分析平臺提高自我,在提高自我的同時提升分析質量。
3.1 明確思路,確保分析主題
項目始終堅持以月缺季補的思想為開展工作的提綱,避免過程中出現較大思路變化,而直接影響分析的質量。為此,項目通過相互間灌輸當期既定思路,確保開展的工作不偏離主題,并且不間斷的聽取相互間的進展匯報,確保工作思路的延續性,同時隨著過程的推進及思路的逐步打開,使之有好的不同想法及改進方法可以在主題不變的情況下隨時進行更新。
3.2 強化工作開展的目的性
工作開展的目的是思路延續要達到的結果,期間如果沒有進行有效的目的性梳理與強化,自然而然的就會導致分析結果達不到預期效果。項目通過在管理人員中間所形成的一套機制,促使班子成員、各部門負責人及部員在開展工作的意圖及目的性上始終保持高度一致,避免目的性不強而走彎路、效率低下,發生事倍功半的情況,產生不盡人意的結果。通過這個環節,提高了每個人綜合理解事物的能力,達到了科學合理、有效工作的初心。
3.3 加強工作統籌,提高自我安排工作能力
工作開展的統籌性是確保目的實現的根本保障。主責人駕馭能力不強的話,將不能起到很好的主導帶頭作用,期間會任由輔助部門自行開展,那么執行力不僅差,而且造成作用力分解,從執行時間及效果上講都會影響分析質量。
為此,項目通過形象的實物實例,就如何提高相關部門的統籌能力進行引導,來滿足精細化管理所要求的核心理念。項目明確規定,工作中主責部門及成員首先要安排需其他部門配合的事宜,明確做什么、如何做、達到什么效果,然后再行安排自身能獨立完成的工作,并通過過程相互督促,確保在同樣的時間內完成所需要的不同內容。另外,在過程中要積極提升各自的主觀能動性,達不到既定要求的,堅決不放過,這個環節就需班子成員進行強有力的協調,避免部門間強弱不均,能力差距大所,發展不平衡所帶來的工作滯后影響。通過班子成員的統籌協調,從根本上解決主觀能動性差,工作不自覺、安排不主動的問題,最大程度消除工作能力強弱不均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3.4 提高自我化解矛盾的能力。
化解矛盾的能力是更好完成工作的根本保障。任何一項工作的部署及推進總有意圖不明確、數據關系不合邏輯、前后分析不統一所導致的真實性欠佳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因每個人的能力強弱不同,從而化解矛盾的方式、方法以及產生的效果也不盡相同。為此,項目通過從思路、專業、基礎三個層次分別劃定了班子成員、部門負責人、員工矛盾處理的范圍,做到各負其責、各行其是,使工作進行到何種程度、存在的問題一目了然,解決問題的責任歸屬感不斷加強。
通過以上工作的開展,真正使分析一環扣一環,不再使其成為一個部門、具體幾個人的事,只有在戰略上取得改觀,方能在戰術行動上上變的更為輕松。這一理念是項目部用于經營活動分析始終堅持的一條主線,將信息量很大的報表通過條理的梳理變的不那么復雜、條理清楚,從中化解數據關系給分析所帶來的干擾與困惑。
4 通過分析存在的突出問題,采取相應措施予以解決
將找出敏感與突出問題視為分析的一個興奮點,采取相應措施予以更好的改正,并從中不斷發掘分析工作所帶來的樂趣。基于此,分別從以下4方面予以開展工作。
4.1 工程數量的完成同進度是否同步匹配
工程數量的真實性對項目的分析及經營起著決定性作用,為此,項目首先通過采用以施工圖、變更為平臺進行數量的連續累加編制,保證對外計量與對內驗工的原則性及連續性趨于一致,始終準確反應項目整體情況,避免因只計算當月或某階段的數據,經過日積月累給項目后期帶來較大的數據變化。其次,收支數量的計算原則要保持一致,并且始終貫穿于項目全過程。分項工程計量單、收方單所附附件要完整(包括施工圖大樣及測量資料),確保計算過程的準確性、真實性。通過工程、工經人員對相應附件資料的審查,將數量存在的真正偏差予以找出,真實體現項目合同管理的價值。
4.2 施工組織所導致的工序銜接是否同勞務結算相匹配
項目現場施工組織的好壞除影響進度外,同時還對勞務管理及成本產生直接影響。如何將合同所含工序內容體現在現場施工中,同時現場的勞務組織又不違背合同關系,是該環節重點要找出的分析點。
首先,項目通過開工前合同工序內容與組織方案的一對一銜接,對其中保持一致以及存在明顯錯誤或與現場不相符的工序做出修正,同時形成相關記錄并簽字確認,在此基礎上完成勞務合同的簽訂以及對現場管理人員的合同技術交底。其次,在勞務管理中受工期要求、外界等各種因素對施工進度的影響,個別項目很難全部按照最小單元進行組織,很多時候可能需要2至3家隊伍同時對某一分項工程進行共同施工。當期勞務結算如出現類似情況,就會形成部分費用的重合,項目通過加大組織協調力度,確保最小單元的完整性以利于上下間的對應分析。同時,對確實需拆分工序的,根據現場分工的不同確定相應主體,將次工序施工的一方歸集在主體方進行組織管理。另外加強現場負責人對合同執行及工序組織的考核力度,充分發揮施組工序管理對收入與勞務成本產生的決定性作用。
4.3 材料的實際消耗同數量的實際完成是否同步
該環節重點體現在應支數量的準確性以及輔助料的采購使用上,沒有基準或基準不準確勢必影響當期分析的準確度,對于項目也就不能起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的作用,有可能在后期造成更大的材料虧損。為此,項目將物資的結算納入同勞務同步的管理模式,通過以完成—計劃—合同—結算—發票的串聯關系將物資主要信息反應在這條主軸線上。通過每個月的結算審批管理,相關部門就其中存在的合同與勞務是否同步、實際完成與計劃提報是否一致、材料的實際支出同賬面成本的發生是否一致、輔助材料的發生同勞務是否有重復的情況發生等5個方面問題進行重點審核,確保項目后期整體分析的效果。
4.4 合同外發生的項目同收入是否匹配
合同外工程是分析當中最難處理的一環,主要原因就是發生與處理的時間不能很好統一,給分析不同程度上造成了一定困難。為此項目采取合同外變更審批的方式規范并處理類似事項,盡量保證合同外收入與成本的一致性。通過該機制的約束,盡量減少合同外項目的發生,同時對的確已經發生的,以季度為單位最大程度的給予及時解決,真實反映收入與成本的實際情況。
分析所采取的措施,考驗部門的自身建設和系統間的聯動性,更考驗班子成員的指揮協調能力。通過部門執行、班子協調的機制,使部門的職責不僅僅停留在原有基礎上,要適應不同領導的持續統籌能力。當然班子成員在分管的工作上也不能停留在局部,要在所轄的領域內帶領所轄的人員確保工作的開展并達到最好效果,簡單的講就是系統的建設是絕對獨立的,但系統作用的發揮是相對獨立的,只有如此才能造就相互間壓力,將存在的問題予以一一找出,也只有找出問題才能更好的通過相應措施予以改正。
5 通過各級建設,糾正偏差,更好地完成經濟活動分析
經濟活動分析需要通過不斷地完善修正,方能逐漸總結和發現更好的工作方式,結合項目實際及個人理解,對在分析中所遇到的偏差進行如下補充,可以達到更好的為經濟活動所服務的顯著效果。
5.1 補強思想出現的偏差
想法不統一,勢必就會造成工作進展困難、效率低下、效果不佳的情況發生,因此該部分的補充尤為重要。為此項目引入看似空洞的意識形態管理理念,真正發揮其對一個項目所產生的實質作用。通過日常工作思路管理、想法交流,將項目管理通過理論與實際的雙重引導,使員工都明白項目本身在潛意識下對一個人,一個單位的重要性;在開展工作的各項步驟中,思想境界能有一定的提升,對不同工作內容及要求有自己的判斷,以此糾偏開展過程中的不利因素,確保思想一致,有序的開展各自工作。
5.2 補強工作出現的偏差
加強對上期分析存在問題的重視程度,拓展存在問題對項目可能會帶來的風險,加強認識與總結,不斷提高每期經濟分析的效果,服務于項目。另外,隨著分析的不斷推進,工作策略要得以改進。首先由班子成員對上期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各自分管,組織相關人員進行重點消化,此時的工作既需要嚴謹又需要細心,不能停留在表面,要深層次的剖析問題的根源,制定杜絕同類問題重復出現的措施。班子成員如沒有這個決心以及親力親為的做法,那么其中存在的問題還是解決不好,問題發現的少自然而然就解決的少,那么結果可能是同種問題再次出現。其次在工作上總體把握循序漸進、步步為營的策略,項目開展之前所提的想法會隨著工程的推進、時間的延續而逐步弱化,歸集原因還是有內容太繁雜、短時間內難以接受的情況。為此項目吸取經驗,將好的想法一點點予以實施,保證新鮮感的同時又能取得顯著效果。
經營活動分析是項目管理的重要手段,以合同為前提,以經濟活動分析為平臺發現管理漏洞,改進項目管理方式方法具有重要意義。作為項目管理者應加強合同的認識,注重經濟活動分析,不可流于形式,逐漸把經濟活動分析發展成為項目管理文化,讓職工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從經營管理方面去提高項目盈利能力,更好的服務于項目,服務于企業。
6 結束語
以上是我在衡陽市政項目建設管理過程中查找自身問題并不斷改進、強化的幾個方面,在此作經驗交流。這只是一家之言,具體項目還需要依據實際工程特點及差異進行內化,希望通過心得分享對相關領域工程管理有所裨益,共同提高項目經營能力和盈利水平。
參考文獻:
[1]楊靜,崔海燕.加強合同管理,合理控制工程造價[J].價值工程,2011(05).
[2]王烈波,羅茂.施工企業經濟活動分析[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5(17).
[3]何麗蓉.淺談施工項目經濟活動分析[J].交通財會,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