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艷紅
【摘要】思品課是小學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課程之一,能夠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進而促進其全面發展。小學思品課主要通過課堂主題活動的方式達到教育的目的。因此,本文主要以設計生動有趣的主題活動思路為主體并進行探討,旨在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加深其對教學內容的印象,進而培養其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關鍵詞】小學 思品課 主題活動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2-0074-01
一、引言
思品課是小學教育體系的必備課程,能夠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從小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但傳統的思品課時常出現模式古板僵化、內容無趣等情形。因此不斷深入的新課程改革對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提出了堅持“生本理念”的新要求;此外,教師還應該歸還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通過教育模式的活化進而提高教育的質量。其中主題活動是思品課的主要教學形式,可使學生在主題的討論、觀察或調查過程中獲得直接經驗,豐富其知識和情感的積累并提升其實踐的能力。因此,本文探討了通過設計主題活動加強對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得其全面發展。
二、主題活動的設計方法
1.活動內容新穎有趣
在思品課上,創建合理的情景,營造積極向上的活動氛圍,引用新穎的課程內容,利用有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首先以問句或者圖片以及視頻的導入形式吸引學生,使得其有想要進入學習的好奇心,然后設計一系列可以引誘學生躍躍欲試的有獎競猜或者過關游戲的環節,環環相扣,使得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中來。
2.活動素材充分展現地域文化特色
生活習慣和地域的差異使得主題活動的設計應該充分利用當地的優勢資源和特色文化,根據源于生活的材料設計主題活動,讓思想品德教育回歸于生活是思品課的基本理念。根據《課標》要求,教學內容應該“符合國情和地區實際,從本校本班實際出發”。例如,可以在主題活動的某些環節中加入本地的一些知名道德故事,讓學生了解當地各類代表人物并激勵學生能夠以其為榜樣,努力奮斗并向其看齊。同時,在活動過程中充分引入當地以及全國不同的民俗文化,豐富他們的文化意識,以優秀文化為基礎來塑造他們的人生品格以及價值觀的養成。
3.活動難度等級具有階梯性
具有一定挑戰性的主題活動能夠激發學生參與其中的熱情并提高其參與的積極性。但對于不同的學生需要設計不同難度等級的主題活動。因此,可以將主題活動劃分為不同的板塊,如“爬樓梯”般循序漸進地誘導學生思考不同板塊的活動內容,只有通過了上一模塊的學生才能進入下一個模塊的挑戰,由此可以激發學生們的斗志,也便于課程的開展。此外,還可在活動過程中準備驚喜來提高一些膽小或害羞學生的參與度;對于較高難度的模塊也可以通過分組的形式解決,增加團隊意識的同時也可以集思廣益,進而激發每個學生的潛能。在課堂上,教師也應該引導學生勇于嘗試新事物,敢于挑戰有難度的活動,樹立能夠努力做好的勇氣,也能夠在活動中收獲快樂。
4.活動形式豐富多樣
形式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可以讓小學生從不同的視角看事物,也可以充分展示不同學生的擅長點,培養每位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點;在主題活動中培養孩子學會“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活動的形式主要包括討論、實際操作、觀賞、講故事、情景對話、做游戲和扮演不同角色。培養學生在活動中能夠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看法并學會分享。如手工制作可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并將激發學生的創新發散思維;講故事可以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也可以讓學生之間更好的了解彼此等。
5.活動具有實踐性
思品課的主題活動可以促進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并優化自我教育,進而使得學生和教師和諧融合,提高學生在思品課上的參與性、實踐能力、團隊合作意識以及整體的積極性,不斷增強課程教育成效。設計的主題活動應該做到真正讓學生自己動腦思考,動手實踐,可以將學生參與活動的過程拍成照片或視頻永久保存于檔案中,這也是學生今后的一筆精神財富。也可以在課下收集學生對于主體活動的意見或者建議,提升學生的自主性并提高課程的參與度。主題活動不僅僅局限于教室內,還可以是室外的參觀,讓學生們走出課堂,走向自然,培養其善于發現美和認識美。
6.活動具有影響價值
主題活動的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需要不斷推進其發展。因此,主題活動側重于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的培養,培養每位學生道德行為習慣。教師在課堂上應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活動體驗、直觀感受、相關的知識儲備和相應的生活經驗。教師應該能夠傾聽每位學生的想法,善于觀察并捕捉每位學生的表情,合理應對活動中美麗的“意外”,展現別樣的課堂風采。
7.活動具有總結環節
主題活動的主體是每一位學生。因此,在每次活動結束時每個學生應該有自己的總結,培養學生的總結與反思意識,學會整理在活動中的得與失,讓學生能夠全神貫注的投入到主題活動中去,增加參與度和效果性的同時也可以為下次的主題活動開展提出建議與設計思路,老師們需充分聽取和考慮學生們的想法和興趣所在,這能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給予其更好的活動激勵,讓他們產生對思品課程的喜愛,便于活動進一步的完善以及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總結
開展小學階段的思想品德教學需轉變灌輸式的教學觀念,加強學生對思品課的重視程度,提升學科地位。此外,教師還應引領學生參加多樣化的主題,了解不同領域的先進文化,提高學生求知欲的同時還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不同模式的主題活動使得有感染力的課堂達到入腦入心的教學目的。通過不同類型的主題活動教學可以提高小學生的參與度和代入感,進而充分開展思想品德教育。教師可以開展合理有趣的主題活動進而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實現小學思品課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祝陳蘭.小學品德課程中主題活動設計的研究[J].課程與教學,2014,01.
[2]駱瑞肖.淺談《品德與生活》的活動化教學[J].德育研究,2015,01.
[3]董全才.探討如何通過活動方式抓好小學思想品德教學[J].小學教育,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