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 劉高軍 趙爾平
【摘要】針對機器學習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本文基于CDIO理念提出機器學習課程教學改革新思路。教學方法上,以案例驅動教學,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教學內容上,以實踐為主體,理論為輔助,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實踐模式上,以團隊為核心,培養學生溝通,協調與共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為培養大數據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CDIO 機器學習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2-0245-01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把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視人才工作[1]。大學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環節,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全面提高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大的時代意義。
2000年起,麻省理工學院和瑞典皇家工學院等四所世界一流大學,經過四年研究與探索,創立了CDIO工程教育新模式。CDIO代表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和運作(operate),它以項目(產品)研發到項目(產品)運行的生命周期為載體,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學習工程。該模式從工程基礎知識、個人能力、人際團隊能力和工程系統能力四個維度對學生進行培養,并為各維度設計培養目標,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2]。
機器學習是大數據分析的基礎課程,兼顧理論性和實踐操作性。熟練理解掌握機器學習對深入學習大數據技術有著重要意義。在機器學習的教學過程中,需強調理論、實踐和團隊相結合的原則,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和團隊協作的實踐動手能力。本文在分析機器學習教學問題的基礎上,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提出機器學習教學新思路。
一、機器學習課程教學現狀
教學方法上,缺乏師生互動,機器學習課程知識點較多,在規定的課時量下,傳授大量內容給學生容易造成“填鴨式”教學。教學過程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式學習,缺乏師生互動,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學習興趣低,聽課意愿不足,聽課效率差,難以達成既定的教學目標。
教學內容上,理論重于實踐,機器學習教材多側重于理論,其中概念、定義、公式推導多。存粹地進行理論教學,容易造成理論與實踐的脫節,且授課內容枯燥無味,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實踐模式上,團隊教學不足,教師側重于學生個體指導工作,缺乏團隊訓練,不利于學生溝通、協助能力的提高,項目設計多局限于書本內容,缺乏實際項目的熏陶。
二、CDIO模式下的課程教學改革
高校開設機器學習課程,需要結合學生實際水平,教學過程應以案例驅動教學、實踐為主體,團隊為核心。幫助學生充分消化、吸收機器學習知識,全面提高學生理論、實踐水平,培養團隊合作精神。結合CDIO 理念,針對機器學習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改進思考。
(一)教學方法上采用案例驅動式教學
教學方法的適應性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機器學習是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課程,教學目標在于使學生理解大數據處理的基本思想、概念,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因此,案例驅動的教學方法[3],可以提高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熱情,讓學生對機器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機器學習授課應從案例分析、求解入手,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出發點。教師應依據教學大綱,有針對性的設計合理難度的案例。案例中承載的問題,要符合學生的理解、接受能力,過難的問題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過于簡單的問題,容易使學生產生自滿情緒,影響后續教學工作的開展。教師應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并根據學生反饋情況,有針對性地實時調整介入程度。
以案例驅動課堂,將知識點有序的穿插在案例中進行講解,引導學生結合案例對知識點進行探索,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驅動教學始終以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教師負責引導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互動氛圍,提高教學質量。
(二)教學內容上強調實踐主體性
常見的機器學習教材側重于理論,其中概念、定義、公式推導多,容易使初學者產生為難情緒。教材可選用案例驅動類教材,如《集體編程智慧》,該類教材從案例出發,理論、知識點為案例服務,有利于達成“以實踐為主體、理論為實踐服務”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內容圍繞案例中具體問題展開,對公式推導、變形等理論問題進行精簡,非核心問題選講,重視算法的具體應用,引導學生理解掌握算法應用場景和應用技巧,發現問題及時指導。針對機器學習而言,精簡其基礎理論中,誤差范圍公式、支持向量機公式、拉格朗日條件、KKT條件、對偶問題變形等理論推導教學內容;譜聚類、密度聚類、層次聚類、基于混合高斯模型的聚類等按實際情況選講;強調機器學習各類算法的應用方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理解算法內涵,建立微信輔導群,密切關注學生學習進展,積極幫助學生解決實踐中遇到的各種困難。
(三)實踐模式上以實際項目為依托,強調團隊合作精神
CDIO理論以項目(產品)研發到項目(產品)運行的生命周期為載體,為工程教學模擬真實的項目(產品)開發流程。教師對實際開發項目(產品)作出適量簡化,保留與算法理解具有緊密關聯的核心問題,在保證核心問題正確解決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嘗試非核心問題[4]。項目完成后,撰寫實踐報告,鞏固實踐心得體會。
項目交由團隊開發,團隊由學生自由組合,自行推選團隊負責人,總體負責項目分工,開發進度,人員協調,技術攻關等工作。教師實時關注團隊開發進度,以團隊為單位進行指導,引導解決開發中遇到的問題,并針對各團隊的共性問題,集中進行解答[5]。
三、結束語
機器學習是大數據分析的入門課程,具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和強實踐性。理解掌握機器學習理論,對進一步學習和深入研究大數據具有重要意義。針對機器學習教學中常見的問題,本文依據CDIO理論提出案例驅動教學下,以實踐為核心、理論為輔助,側重團隊開發的機器學習教學新思路,助力大數據人才培養。
參考文獻:
[1]新華社 創新引領發展 建設科技強國.
[2]克勞雷(美)等,顧佩華, 沈民奮, 陸小華譯, 重新認識工程教育:國際CDIO培養模式與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趙輝,李萬龍,鄭山紅,張麗娟.“項目導向案例驅動”的軟件工程教學模式.計算機教育,2012(10), 89-92.
[4]顧學雍.聯結理論與實踐的CDIO——清華大學創新性工程教育的探索.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9(1), 11-23.
[5]董晨,李繼芳,楊慶,金冉.團隊合作結合競賽式教學法的實踐與探索, 浙江省高校計算機教學研究會2008年學術年會,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