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和
摘 要 繼傳統的調幅廣播(AM)與調頻廣播(FM)之后,數字音頻廣播(DMB)逐漸成為我國調頻廣播的主流,數字化技術在調頻廣播發射系統中的運用依然成為未來趨勢。此外,為了提高廣播節目質量以及促進廣播形式向多元化發展,全面推動調頻廣播發射技術的創新則顯得尤為必要?;诖?,文章將主要針對當前數字化技術在調頻廣播發射系統中的運用現狀、優勢以及未來發展形勢展開分析。
關鍵詞 數字化技術;調頻廣播;發射系統;運用
中圖分類號 TP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14-0073-02
隨著數字化技術在近年來逐步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在針對調頻廣播發射技術研究方面應用了數字化技術,并且制定了相應的數字信號標準。通過數字化技術在調頻廣播發射系統中的運用,能夠顯著提升信號傳輸質量,同時發射功率僅僅是傳統廣播的50%~70%左右,大幅提升了經濟效益。因此,針對數字化技術在調頻廣播發射系統中的運用展開研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1 數字化技術在我國調頻廣播發射系統中的運用現狀
從當前我國調頻廣播發射系統的數字化進程來看,調頻機房廣播發射機已基本實現了全面數字化,但考慮到眾多用戶的接收終端(收音機)只能夠接收模擬信號,所以還需要在發射系統的信號處理部分進行數字與模擬的轉換,發射出模擬信號接收機可接收的模擬信號,之后在經過功率放大設備傳輸至天線進行發射[1]。
當前我國廣播機房中的信號主要由光纖完成數字信號的傳輸,其中調頻廣播發射系統則主要采用數字調頻激勵器對數字化進行接收與處理,采用數字化壓縮技術與處理技術,傳送出更高質量、穩定性以及糾錯能力的數字FM信號,同時在信號輸出方面也主要采用了數字復合立體聲數字信號系統,該套系統通過數字信號處理器(DPS)對應數字輸出(AES/EBU),利用DPS發出的立體聲復合信號對應立體聲編碼,從而確保左右聲道信號質量良好,全面提升分離度指標[2]。在對復合信號進行調制的過程中,可采用數字頻率器(DDS)技術去保證信號調制線型的良好性。以ORBAN2200音頻處理器在調頻廣播發射系統中的運用舉例,其主要通過DPS所產生的數字立體聲復合信號,經由激勵器進行處理,通過數模轉換器轉化為普通終端能夠接收的模擬信號,最后通過功放模塊的放大與天線的發射,實現調頻廣播信號的傳送,以上便是數字化技術在我國調頻廣播發射系統中的基本運用現狀。
2 數字化技術在調頻廣播發射系統中的運用優勢
廣播電臺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在收獲眾多忠實聽眾的同時,也在努力提升著廣播節目的質量與豐富廣播節目的形式,而這一目標可通過運用數字化技術得到良好實現。
2.1 抗干擾性強
調頻廣播發射系統所發出的信號在實際傳輸中容易遭受各方因素的影響,比如自然環境的雷電、工業生產等,很容易干擾模擬調頻信號[3]。通過數字化技術在調頻廣播發射系統中的運用,便能將限幅變化因素消除,并且能夠大幅縮小對信號的干擾程度,進而讓廣播發射過程中的調頻信號不受到相關因素的干擾。數字化技術的運用能夠有效降低接收器最終接收的噪聲,提升了聽眾對廣播節目的收聽質量。
2.2 信號穩定性強
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當下時期,在人口密度比較大的城區,電磁環境復雜,即使在廣播電視發射臺的播出機房同時有上百臺的設備在運轉,如果采用模擬信號的傳輸方式,電壓的波動、傳輸線路接觸不良、其他播出設備的臨頻干擾,都可能影響播出信號的質量,而數字信號就從根本上避免了這些不良因素的影響。
2.3 傳輸質量好
在調頻激勵器中運用數字化技術對其進行改造,能夠有效優化信號的傳輸質量,最為明顯的表現便是降低了信號傳輸中發出的噪音以及信號失真的現象,大大提升廣播節目的放送質量。此外,數字化的信號傳輸可大幅縮減同步工作時需要耗費的時間,以系統調試性能的提升去全面提高日常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時,將系統設計視作為設計主題,是設計方案改造的核心,也能夠讓調頻廣播發射系統具備更為多元的功能。由于調頻廣播電臺的頻帶偏寬,所以頻帶所受到的制約會比較大,也就能夠有效提升聲音信號在傳輸過程中的質量表現,使得聲音信號失真問題得到解決,這一點對于偏遠山區的聽眾而言,將會帶來更為良好的用戶體驗,收聽到更加清晰的廣播節目。
3 數字化技術在調頻廣播發射系統中的運用發展趨勢
3.1 持續不斷地更新
隨著科技水平的全面提升,數字化技術在近年來也得到了不斷的創新與完善,在調頻廣播發射系統中運用數字化技術,可實現降低發射功率與節約頻譜等目的,在今后有著良好的運用前景。然而從現狀來看,我國調頻廣播發射系統在數字化技術運用方面還需不斷完善與試驗,目前較發達國家相比,我們所掌握與研發的技術資料極為有限,加之起步時間較晚,所以今后要在加強數字化技術研發的同時,也應與國外更多的廣播企業展開深入合作,基于國內廣播行業的現狀去逐步培育數字化調頻廣播發射機技術[4]。
3.2 廣播內容與形式更為多元
在當前不斷發展變化的社會形勢當中,不同階層群體對于廣播節目與形式有著相異需求,通過數字化技術在調頻廣播發射系統中的運用,可帶給不同聽眾更佳的用戶體驗,傳播更為多元化的廣播內容與形式,進而吸引更多新用戶。在當前社會各領域行業當中,現代信息技術的普及運用使得人們的現實生活得到了極大便利,人們可結合自身實際與收聽習慣去選擇接收廣播節目的渠道,比如衛星、互聯網、手機App等,從中找到自己所想要的服務。
3.3 信號質量會更加穩定
隨著國際化DRM標準在國內廣播電臺中得到推廣應用,不管是從信號傳輸質量,還是信號抗干擾特性方面,運用數字化技術的發射機都帶來了更好的廣播節目質量,也使得當前國內市場中設備性能實際上要遠高于我國所制定的標準,而這一現狀不僅有利于產品國內市場競爭力的提升,也能夠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獲得更為良好的發展前景。此外,設備運轉的穩定性會大幅提升,其使用壽命也到了有效延長,更多輔助功能也得以呈現,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展進步,各類輔助功能也會全面增加,進而全面提升調頻廣播發射系統的工作效率。針對于國內眾多研發發射機的生產廠家而言,需要將目光聚焦于設備運行狀況方面,針對于運維技術專員而言,更要注重發射系統在運轉中的故障發生概率,而這些都是對廣播電視的安全播出極為重要的參考數據。所以,今后在數字化技術運用至調頻廣播發射系統的過程中,要不斷提升設備性能及穩定性,為用戶帶來更為良好的使用體驗。
3.4 智能化水平更高
對于運維技術專員來說,對于廣播信號傳輸效率要提高重視,廣播信號傳輸中所產生的能耗與最終經濟效益的產出存在較大聯系。而通過運用智能化的控制系統,便能對整個調頻廣播發射系統實現自動化管理,以發射系統設備工作效率的提升去實現能耗降低的目的。因此,針對今后的發射機研發工作,則需要朝著智能化的目標前進,以更多節能型產品替代能耗較高的設備器材[5]。此外,在今后數字化技術的運用發展中,還需加強對發射系統的自動化控制與實時在線監測,通過更多智能化操作系統便能夠實現這一目標,從而全面提高發射系統的運行穩定性。其中網絡技術在調頻廣播發射器中的推廣運用能夠提升發射系統的智能化水平,而集成技術的逐步完善也使得發射機向微型化發展,而這對于投入成本、運行維護、能源損耗而言都會帶來有利影響。
4 結論
綜上所述,調頻廣播發射系統中應用數字化技術是當前社會發展形勢所趨,調頻模擬廣播向數字化發展也符合時代潮流。傳統的模擬調頻廣播在節目信號傳播中存在信號失真、發射功率較大等弊端,而數字化技術的良好運用,不僅有效提升了廣播節目質量,還能夠實現多元化數據傳輸服務,有效促進了廣播行業的全面發展。當前,我國廣播發射臺基本上從發射機、微波傳輸系統、廣播電視光纖傳輸系統到電臺與電視臺的采編部門設備都已全面實現數字化,唯有部分接收終端還只能接收模擬信號,倘若這一現狀得到解決,勢必能夠促進我國廣播行業的巨大飛躍。
參考文獻
[1]徐會燕.數字化在調頻廣播發射機技術中的應用[J].無線互聯科技,2018,15(2):9-10.
[2]郭鍇.探討中央廣播電視節目無線數字化覆蓋工程地面數字電視發射系統[J].科技傳播,2017,9(9):31-32.
[3]朱慶.中央臺廣播節目數字化覆蓋發射系統技術研究[J].有線電視技術,2016(6):102-103,108.
[4]董慧頻,賈培榮.中央廣播電視節目無線數字化覆蓋工程[J].數字傳媒研究,2016,33(6):58-60.
[5]王昭俊.廣播發射電臺安防監控系統數字化[J].西部廣播電視,2016(8):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