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佩斯
摘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互聯網上升為國家戰略,借助互聯網推動農村發展已成熱潮,應運而生的便是農村電商。但由于農村電商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因而對于農村電商人才的培養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針對目前的培養現狀,嘗試對農村電商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研究,進而提出培養策略。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ternet +" era, the Internet has become a national strategy, and the use of the Internet to promote rural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n upsurge. At the historic moment, rural e-commerce has emerged. However, becaus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cultivation of rural electric merchants. This paper aims at the current training status, tries to study the rural electric merchant training model, and then puts forward training strategies.
關鍵詞:農村電商;人才培養;模式
Key words: rural e-commerce;talent training;model
中圖分類號:F27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18-0071-02
0 引言
自2015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來,商務部、中央網信辦和發展改革委三部門印發《電子商務“十三五”發展規劃》(2016年12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功能的若干意見》(2017年2月),其中明確提出“推進農村電商發展,推動線上線下互動發展,支持農產品電商平臺和鄉村電商服務站點建設。”可見國家對農村電商的高度重視。農村電商是指利用網絡化、數字化和信息化等電子商務技術手段,為農民或者農產品經營主體在互聯網上進行農產品及服務的宣傳、銷售以及支付等相應的服務過程[1]。在這個過程中,人才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培養農村電商人才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通過培養農村電商人才,讓其能夠快速的與崗位接軌從而更好的服務社會,在此基調上提出的人才培養模式更具實踐意義。所以無論是理論層面還是實踐層面,農村電視的人才培養模式都有其研究的價值與意義。
1 農村電商人才培養現狀
1.1 農村電商課程體系不完善
電子商務專業自2001年全國設立以來對于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基本完善,但農村電商課程還比較零散,構不成體系,或者存在著電商課程未能和農產品及服務有機地緊密結合[2]。比如:《電子商務圖片制作與美化》中教授“制作寶貝詳情頁面”時,教師也會選擇大家比較熟悉的服裝、鞋子、包等來分析這些產品的目標客戶、提煉產品賣點,制作精美的店招和推廣頁面,鮮有選擇大米、麥子、干筍等這些常見農產品做分析對象,使得學生對農產品的電商推廣要領比較陌生[3]。再者農村電商課程體系設置與實際需求脫節,實用度不夠,從而導致農村電商專業的畢業生很難開展農村電子商務的相關業務。
1.2 農村電商專業教師匱乏
現今學校農村電商專業的教師普遍呈現這樣一種情況:電商專業或農業相關專業的教師承擔著農村電商的專業教學任務。相繼出現的結果就是電商專業教師由于缺乏系統、科學的農業方面的知識,重商務輕農業,故而在教學中很難傳授關于農產品方面的電商技巧。農業相關專業的教師對電商知識與技能又缺乏一定的了解與深入,就會造成教學中重農業輕商務,這也影響了農村電商人才的培養。這造成了教師知識結構的不合理,缺乏兼具農業知識、電商知識一體化的專業農村電商教師作為農村電商人才培養指導的源泉,因此在實際教育過程中無法將農業知識與電子商務技能有效結合,從而影響了人才培養的效果[4]。
1.3 農村電商學生主動學習意愿不強
職業院校的學生一般都呈現這樣的特點,一是來自農村的學生,由于一直生活在農村,接觸農產品比較頻繁,更渴望去大城市學習新奇的內容,因此對于農村電商專業的選擇就會下意識的避開。二是來自城鎮的學生,成長過程中與農產品缺乏交集,加上對于農村的刻板印象,更不愿意投身于農村事業。基于這樣一些特點,學生缺乏回到農村創業的動機,所以主動學習農村電商知識的意愿不夠強烈。再者,現階段農村電商整個體系還不夠完善,處于發芽階段,未發展完全,這就導致部分學校教學條件、配套設施、實訓場地等相對偏低,由此,學生也不愿意主動選擇主動學習。
2 農村電商人才培養對策
2.1 明確農村電商人才培養的目標
于一只盲目航行的船來說,所有的風都是逆風,對于這艘承載著職業學校學生的船來說,明確農村電商人才培養的目標,是首為必要的。
一方面,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明確提出農村電商人才的培養目標,規定通過培養后的人才質量標準,筆者認為培養出來的農村電商人才應該要達到可以獨立在各大涉農電商平臺進行農產品的管理、銷售、運營等工作的標準。然后根據培養目標和質量標準制定實施農村電商人才培養活動的具體方案。在人才培養方案、目標確定的總體框架下,細化出階段性目標,突出不同發展階段的重點,從而讓學生得到專業系統的培養。
另一方面,確立農村電商人才培養創新性的教育目標。因為時代在不斷發展,社會在不斷進步,市場的信息瞬息萬變,對農村電商人才要求也在不斷變化,只有具備創新能力的電商人才才能在社會浪潮中站穩腳跟,因此,學校必須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性為目標。
2.2 完善農村電商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如果說目標是這艘農村電商人才培養大船行駛的方向,那課程體系就是這艘船的骨架。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模式中最具基礎性的核心部分,任何一個教學理念的實現都需通過課程這一載體來完成。一個完整的課程體系是良好實現教育目標的基本保障和手段,為了更好地實現農村電商人才培養的目標,完善課程體系刻不容緩。
據調查顯示,涉農電商企業對于人才需求主要體現在四類崗位上:營銷類崗位、商務管理類崗位、運營策劃類崗位和技術類崗位。營銷類崗位注重網絡營銷、客戶關系管理、美工設計三種技能;運營策劃類崗位對項目策劃與執行、組織規劃、信息資源管理三項技能最為關注;技術類崗位對庫存管理、財會工作、在線采購三項技能的關注度顯著高于其它技能。故而農村電商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就可以根據企業所需崗位的所需技能進行設置,促使課程與崗位進行無縫對接。
其實不難發現,剛剛所提及的更多是從電商技能方面而言,因而在此基礎上,我們要讓技能與農業有機銜接起來,以農產品知識為核心,以電商技能為導向,用“農業+技能”模式設置課程,通過學習課程讓他們能夠自如的對農產品進行網上銷售與推廣,對農村電商項目能進行組織與規劃,可以獨立的在各大農業電商平臺進行農產品物流與運營工作等。比如,營銷類崗位的技能需求是網絡營銷,那開設的課程就可以是《農產品電商運營》《農業商務網站建設》等。在開設農村電商課程過程中,學校要注意加強與農產品電商平臺,農產品企業園等涉農企業的合作,以便不斷的更新與完善農村電商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2.3 加強農村電商師資隊伍建設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師資是影響農村電商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一環。打造一支農業理論豐富、電商技能強勁的師資隊伍,已然迫在眉睫,師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農村電商相關課程的教學質量,也決定著農村電商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路徑的選擇[5]。筆者嘗試從以下兩個維度來加強農村電商師資隊伍建設:
首先,核心培養專業帶頭人。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抓住“關鍵少數”發揮表率作用。農村電商的專業帶頭人或者骨干教師即是這關鍵少數,要抓住,要培養,要把標桿立起來。學校要抓住這些在專業知識、實踐教學、創新能力等方面都較好的骨干教師,把其培養成專業帶頭人。建立針對性的培養機制,跟隨名師學習或者企業訪學或者進修深造等,讓其能夠掌握關于農村電商領域的前沿知識;建立專門性的培養基金和“農村電商工作室”用于實踐活動、教師培訓、研究調查等方面的需要,為專業帶頭人提供良好的教學科研環境,使之處于專業建設的氛圍之中。
其次,著重培養雙師雙能型的教師隊伍。雙師雙能型教師的本質是同時具備農業理論專業知識和電商實踐能力。一方面從理論入手,邀請農村電商領域的大牛對教師進行農村電商專業知識的培訓,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專業培訓,定期進行考核,提高教師的專業理論水平。以領軍人才為龍頭,定期召開人才培養工作專題研討會,以便更好的對農村電商人才進行培養。另一方面從實踐入手,強調在實踐中成長。提供實操平臺,讓每位教師都可以參與涉農企業真實電子商務項目運營,進行頂崗實踐或者項目開發,從而提升教師的實踐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了解企業現所需農村電商人才的標準與要求,讓專業內容更好地與崗位接軌。以上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著手很好的彌補了電商專業與農業專業教師的不足,加強了師資隊伍的建設。
3 結語
在當前電商扶貧事業的蓬勃發展下,農村電商人才需求量極大,其培養策略并無現存完整的模式可以借鑒,本文依據對農村電商人才培養的現狀分析,有針對性的提出了明確農村電商人才培養的目標,完善農村電商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加強農村電商師資隊伍建設三條培養路徑,也許研究的不夠深入,但如果能夠為職業學校改革提供一些思路和啟發,也就達到了研究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邱雷鳴,童紅斌.高職院校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2):112-115.
[2]曹翔,杜榮良.高職農村電商人才的培養模式探究[J].中國商論,2015(25):190-192.
[3]曾玲.湖南高職院校農村電商人才培養問題研究[J].中國商論,2017(22):189-190.
[4]楊大蓉.職業院校農村電子商務實用人才孵化模式研究[J].商業經濟,2013(23):125-128.
[5]錢俊,蔣良駿.村園企校協同培育農村電商人才的機制研究[J].中國商論,2017(04):191-192.